分享

保护阳气从保护肾气开始

 中医陈孝和 2021-08-26

人到40岁之后,阳气就会逐渐减少,人的脏腑功能就会随之下降,各项生理活动也会减弱,疾病接踵而来。但如果我们从年轻时就注意护阳,衰老进程就会被延缓;在老年如果能很好地保阳,就能少生病、不生病,让生命在健康快乐中自然地衰老。

如果要形容一个人从生到死的过程,我认为太极图是最好的概括:生为阳,死为阴,从阳到阴,从生到死

人出生后,阳气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增加,阴气则较弱;到中年以后,阳气开始变弱,阴气逐渐增加,人的生死的过程也就是阴阳消长的过程。 

人在年少时,体内阳气处在上升阶段,神经、肌肉、骨骼等也都处于最佳状态,这时应该以护阳为主。护阳就要摒弃当下种种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习惯,否则只会加速阳气的消耗,使自己提前进入衰老期,如嗜食生冷寒凉

当下很多年轻人喜欢喝凉的饮料,不管是冬天还是夏天,从户外回来,直接从冰箱里拿出饮料就喝,殊不知这样做会为将来埋下病根。我曾经看过一个40岁左右的患者,他肠胃功能不好就跟年轻时经常吃冷饮、喝冰饮料有关。

再比如女孩子爱美,夏天穿露脐、露背装,冬天穿短裙子,这样做会使阳气受损,阴寒之邪直折阳气,抑止阳气的生发之机,带来各种阳虚寒凝症状,如痛经、手脚冰冷甚至不孕。

另外,房事不宜过度,年轻人性欲旺盛,这无可非议,但应该有所节制,一般来说,以每周2~3次为宜,不能恣意放纵,以免耗精伤气。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年轻时不注意护阳,身体阳气已经很少,等上了年纪再想调理就很难了。

人到中年,体内阳气下降,这时再单纯的护阳显然不行了,需要开始保阳。首先,保护阳气应从保护肾气开始。

中医认为,肾气是人体阳气的来源,阳气之本在于肾。想要保护肾气,就要做好腰部保暖,尤其是冬天,一定不能让腰部受凉,另外保持足部的温度也是很重要的。

其次,注意生活细节。中年人的身体脏腑和各个组织器官功能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减弱,这时应该注意不做激烈的运动,不过度紧张、劳累,避免大量出汗,不吃过寒性的食物、药物,保持平和心态,不大喜大悲。

最后,驱逐阴毒,给阳气足够空间。根据太极图显示,人过中年后,阳气就开始减弱,阴气开始增加,这个阴气也叫阴毒,是生命垃圾,这时我们就应该排毒祛阴,让阳气有足够的空间。

人到了一定年龄,体内会有水毒、湿毒、痰毒、脂毒、瘀毒、气毒六种毒素。

驱水毒,多吃健脾利水的食物,比如丝瓜、冬瓜、核桃、薏苡仁等;

驱湿毒,则要学会化湿,可以多吃各种豆类,还可以用党参、白术炖肉,或者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藿香正气水、藿香正气丸;

祛痰毒,可以吃萝卜、冬瓜、无花果、紫菜、罗汉果、青菜;驱脂毒,就要降血脂,可以多吃燕麦、豆类、大蒜、洋葱、苹果;

驱瘀毒,可以多吃绿豆、蘑菇、猴头菇、木耳、金针菇、油菜等;驱气毒,要常在清晨做深呼吸,吸入户外清新的空气,把肺里边的毒和浊气呼出去。 

阳气的盛衰直接决定着生命的强弱。虽然生老病死是谁也无法改变的,但是最起码我们可以在生命的各个阶段积极补阳、护阳,提高生命质量,延长有效寿命。

人的正常机体运转、工作、运动、情绪变化、修复创伤等各项活动都是需要消耗阳气的,如果只出不进,身体终究有一天会垮掉。保持充足阳气的方法其实很简单,那就是晒太阳。

中医认为,养生要和天时相应。养阳也一样,要和春夏秋冬四时阴阳相结合。春夏是阳长阴消阶段,秋冬是阴长阳消时期,所以一年之中,最佳的养阳时间就是春天和夏天,这段时间,我们可以借助天之阳气,长自身之阳气。那,天之阳气在哪里呢?在太阳。太阳是最纯粹的阳气来源,所以想要借助天之阳气,就要多晒太阳。

最后再来回答一下网友的提问。

问:你好陈老师,我今年54岁,这几天膝盖有些酸痛,晚上睡觉的时候,膝盖会莫名其妙的一阵一阵不舒服,请问应该怎样解决这一问题? 

答:治疗膝盖疼痛有一个很简单的小妙招,那就是在软硬适当的床上练习跪着走路,每次5分钟,这个方法帮助很多患者摆脱了膝盖疼痛的困扰,最快的只用了3天的时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