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午月养生解

 云深易医 2022-11-04 发布于江苏

阴历的五月,以地支记月法即为午月。

“午月一阴生”,这说明时序进入午月后,阴气开始滋生。这个从“午”的本义中也有很形象的体现。《说文解字》中对“午”的解释为:“ 啎 也。五月,阴气午逆阳,冒地而出。”这意思就是说,午有仵逆之意,即指阴气仵逆阳气,而逆上以冒地而出。

本来阴阳之气各有其性,即阳者轻清温煦,易上升;阴者重浊湿凉,易下降。而今时令进入午月以后,阳气出尽,全部升到地表以上,这给了本来沉降在地下的阴气以逆上的空间与时机,于是阴气不降反升,逆出地表,而侵占阳气上升后所留下的空间。

既然午月是阴气萌动逆上之时,那么这个时节就会带有阴气萌动逆上的一个特点。如何主动遵循时令转换并避免这个阴气带来的对人体负面影响,就是这一个时节的养生大法。

我们可以闭起眼睛试想一下午月是一个怎么样的画面:阳气尽出,聚于地表之上,其势强盛至极,所以五月气温开始升高,人们开始有炎热之感;同时,地下寒湿之气也开始滋生,从地下萌动逆出,所以五月光照不足之处易生潮湿霉变;而在阴气逆上的顶部,由于其与已完全升起的的阳气相续接交融,抟结而成湿热。又湿又热,在水汽充沛的南方就更加明显。

所以五月到来后,民间有“晒龙衣”的传统风俗,其原因就是五月后潮湿加重,衣被容易受潮霉变的缘故。

而“天人合一”,我们的体内也同样会受到外界相同的影响,或湿重,或湿热相抟。湿重为毒,热重为毒,湿热重更为毒。所以古人将阴历五月称为“毒五月”。

明白了午月的特性,养生就不会走入误区了。

午月应该怎么养生?我的观点,还是向自然学习,向生活学习,向民间的风俗学习。这些都是最直观的知识,最活的知识。

那就是我们的体内,也要及时的“晒龙衣”。

现代人恰恰相反,一看天气热了,雪糕、冷饮、冷茶、冰激淋,等等大吃特吃,空调昼夜不停,使室内凉气逼人。这一套组合降温拳下来,就相当于对阳光下正晒着的衣物上,淋上些冷水吗?衣服温度是降下来了,但反而更潮湿了,后面马上霉变,这衣服就算是彻底毁坏了。

所以《伤寒论》里说:“五月之时,阳气在表,胃中虚冷,以阳气内微,不能胜冷,故欲着复衣。”

即是说午月阳气在表,体内脏腑的阳气反而被阴湿之气侵占了。这样体内阳气微弱,没有足够的能量来敌御湿寒之气。

所以民谚有言“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黄帝内经》中也强调,要“春夏养阳”。

如果夏三月寒冷之物吃多了,使本已阳气微弱的脏腑更加寒湿,因为寒湿重浊下行,脏腑阳弱上升之力不足,这样必会发生泄泻、拉肚子的现象。

如果常吃点生姜等温性食物,或适当吃点温补祛湿的中药,则会增加脏腑的阳气,使气血健旺,脏腑健运,则内不生湿,外能抗热,人不困乏,体不虚胖,祛病延年,何乐不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