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247篇 同人现代语言解读伤寒系列(12)

 同人王皓宇 2021-12-24

人体的水分(血液、津液)是维持人体生命机能的载体,人体通过血液的循环流动获得氧气,获得热量支持生命机能和排出身体的废物。
水分丧失对人体是可怕的,通常丧失水分的方式有四种:腹泻、呕吐、过度出汗、失血
58. 凡病,若发汗、若吐、若下、若亡血,亡津液,阴阳自和者,必自愈。
    实际上,津液就是人体的抵抗力。在遭遇感冒的时候,人体能出汗等一系列消耗行为也是在抵御病邪的过程,如果在这个过程中,人体可以恢复。恢复的标准就是“阴阳自和”,所谓的“自和”,就是人体感受舒服,脉象恢复正常。
59. 大下之后,复发汗、小便不利者,亡津液故也。勿治之,得小便利,必自愈。
    人体的津液通过肠道和汗液流失,都会导致人体津液损失,血液循环当中的水分损失后,就会导致津液损伤,小便不利(小便是人体血液循环当中过滤出来的含有尿酸的水分)反应了五脏六腑“系统性缺水”。这时需要谨慎对待,等小便通利后,即人体的血液循环恢复后,身体会向健康方向发展。
60. 下之后,复发汗,必振寒。脉微细。所以然者,以内外俱虚故也。
    人体的血液循环和水分循环是人体产生热量的来源。肠道流失以及发汗流失都会导致身体水液循环能力下降,身体缺氧产生热量不足就会导致身体感觉到冷,脉管中血氧不足就会导致无力、细微。体内、体表血液循环不足出现里外俱虚。
61. 下之后,复发汗,昼夜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不呕,不渴,无表证,脉细微,身无大热者,干姜附子汤主之。
干姜一两,附子一枚(生用,去皮,切八片),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顿服。

人体依靠热量驱动血液的流动,仲景反复强调表里之间的逻辑关系,强调里虚之人不可发汗,而且有表症的时候不能先用下法。如果先下又复发汗会导致肠胃脏腑津液的流失,内脏就会变冷。当人体脏腑变冷,身体的水液流动就会变缓变差,身体产生的余热和废热也不能通过气血循环排出去,就会出现烦躁不得眠。不呕、不渴、无表证、无大热的原因都是因为身体寒冷所致。干姜附子汤和四逆汤的差别在于没有炙甘草,炙甘草的味道是甜的,有补充津液的作用。但是甜的味道也有甘缓延迟的作用,去掉炙甘草的目的是希望温热的作用发生的更快一些。
62. 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者,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主之。
桂枝三两,芍药四两,炙甘草二两,人参三两,大枣十二枚,生姜四两。上六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桂枝汤,今加芍药、生姜、人参。
发汗过多、肌肉当中的水分流失过多很容易引发肌肉疼痛。人体依靠津液血液在脏腑和肌肉当中的循环流动产生热量给组织细胞提供营养物质和水分。一旦循环减弱,肌肉组织就会相对缺氧,血氧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积蓄在身体内就会快速酸化,酸化的物质会快速腐蚀人体的肌肉细胞组织,让人体不受力而产生疼痛。
新加汤是在桂枝汤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两芍药,增加了芍药后,芍药的内收作用会将桂枝汤的方向从体表内收到肌肉组织当中。增加的人参可以快速补充身体的津液和水分。生姜也比桂枝汤增加了一两,增强了肠胃吸收津液和祛寒的效果。新加汤还可以广泛的使用到受凉、运动出汗过多导致的肌肉酸痛(点击链接,查看桂枝新加汤)。

63. 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麻黄四两,杏仁五十个(去皮尖),炙甘草二两,石膏半斤(碎、绵裹)。上四味,以水七升,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
桂枝汤的作用是将人体的气血津液向皮肤体表分配。如果已经出汗,就不能再用桂枝汤鼓舞气血分配向体表,“喘”反应了人体肺的呼吸不畅。人体的内热最容易向肺部累积壅塞,内热也会损伤肺泡呼吸。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在麻黄汤的基础上去掉了桂枝,桂枝的作用是辛温解表,驱动津液血液流向体表,因为已经出汗了,所以不能再用桂枝。麻黄的作用是解表开毛孔散热,石膏可以快速清肺热润肺。肺泡保持合适的湿润度对人体从环境中获得氧气和排出二氧化碳至关重要。麻石杏甘汤广泛的适用于感冒导致的肺热症状(点击链接,查看麻石杏甘汤)。
64. 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汤主之。
桂枝四两,炙甘草二两,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去一升,去滓,顿服
人体发汗是依靠心脏的力量将血液鼓舞到皮肤表面,过分发汗会导致心脏“输出”过分出力。例如,我们通通常可以观察到,运动员跑步或者运动后,经常把手放在胸部按揉或者拍打,即所谓的“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指的可以感觉到心脏跳动或者心里不舒服。桂枝甘草汤用桂枝来强心,炙甘草有补益心脏和补充津液的作用。
65. 发汗后,其人脐下悸者,欲作奔豚,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主之。
茯苓半斤、桂枝四两、炙甘草二两、大枣十五枚。
上四味,以甘澜水一斗,先煮茯苓,减二升,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作甘澜水法:取水两斗,置大盆内,以杓扬之,水上有五六千颗相逐,取用之。

身体津血亏虚而肠胃容易积水的体质,经过过量发汗后,血液就会过多的分配到皮肤表面,体内的血液量就会更少。肠胃的供血减少会导致肠胃更冷,肠胃蠕动变慢就会很容易积水。肠胃积水后,心脏给肠胃动脉供血就会出现阻滞,小肚子就会出现突突乱跳的情况,称作“奔豚”。“豚”是小猪的意思,就是小肚子感觉突突在跳向上冲。
组方用茯苓作为君药来加强排水,炙甘草、大枣配合桂枝来强心补血。
甘澜水是经过运动的水,所以留有“运动的记忆”。如同揉面的原理,面条经过揉搓以后就更具有“记忆弹性”,面条也更容易拉开。水经过反复舀起泡沫后,更有运动性质,这样的水熬药,更有利于排水。
66. 发汗后,腹胀满者,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主之。
厚朴半斤(炙,去皮),生姜半斤(切),半夏半升(洗),甘草二两。人参一两。上五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上五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人体依靠热量来维持肠道和脏腑的运行,而热量是氧气燃烧产生的,氧气又是跟着血液走的。肠胃虚弱的人发汗后,血液分配到皮肤表面后肠道就会变冷。肠道变冷后就会收缩变小,变小就会出现腹胀。
厚朴的气味很重,中药使用药物的气味和归经原理。像桂皮、桂枝、茴香、丁香这些气味比较重的药物往往有很强的动能和热能,会刺激人体的胃肠道扩张。如同“葱辣鼻子蒜辣心”的原理,食物或者药物进入人体是有“选择性”去“指定位置”的。厚朴所去的位置是肠道,有“宽肠”的作用。半夏配合厚朴有宽肠降气的作用,甘草配合人参、生姜有运化肠胃的作用。

67. 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
茯苓四两、桂枝三两(去皮)、白术、炙甘草二两。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三升。
用了吐和下法之后,人体津血就会损伤,人体的正常血液(水液)循环就会“慢下来”。对于平时肠胃容易积水的体质,很容易出现心下逆满。循环变差,血液不能足量达到的地方就会缺氧,头部缺氧就会头晕,肢体缺氧就会出现抖动。组方用茯苓利水加强人体水流的出口的“末端”来加强整体水的运行和循环,通过白术“吸水”来改善肠胃对水的调节能力,通过炙甘草配合桂枝来加强心脏运血喷血的力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