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声乐丨歌唱时,共鸣到底该怎么用?

 悦乐1 2021-08-26
歌唱共鸣
学海无涯

歌唱共鸣有三种方法或形式:

①口腔共鸣,指声音从口腔以及喉头上部的咽腔中获得的共鸣;

②胸腔共鸣,指声音从胸腔的气管中得到的共鸣;

③头腔共鸣,指声音从鼻腔以及额窦、蝶窦等处得到的共鸣。

其实大多数演唱者在学习歌曲演唱的都知道歌唱有这几种共鸣的表达形式,但事实上,如何在正确的时候找到正确的共鸣位置,还是有很多人不太清楚。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分享学习一下~

图片

潭州画师:晨鹿

NO.1
图片

许多的民族声乐艺术的演唱声音提倡明亮靠前的共鸣位置。

在演唱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不能去过份追求喉咽腔的共鸣,因为喉咽腔紧靠声带,这个部位的共鸣用多了,不仅造成喉音过重,还容易出现压喉现象。

更重要的是会使喉部肌内疲劳,并且影响声带,使声带充血失去弹性,失去正常的歌唱机能。

因此在歌曲的练习和演唱中,首先要使中声区的声音自然放松,明亮饱满,注意向上与头腔、向下与胸腔联系起来,获得较好的整体共鸣,这样才能使声音的音色,位置,音上下统一,唱出的歌声优美动听。

NO.2
图片

歌唱时共鸣腔体的共鸣运用,必须与咬字吐词结合起来。特别是民族声乐艺术的演唱是非常讲究字音的清晰准确和演唱时字意的表达。

如果我们只是片面强调共鸣,而忽视了咬字吐词的准确,就会出现音包字的现象,吐字不清,咬字无力,听众不懂演唱的词意和内容,也就失去了歌唱的目的和意义。

所以歌唱的共鸣应该建立在清晰、准确的咬字吐词的基础上,二者是统一的。

NO.3
图片

良好的共鸣是歌唱发声的各部分器官协调配合,正确运用两肋隔肌式呼吸方法取得的。

因此要防止单纯去追求共鸣而忽视其他歌唱发声器官的协调和统一,不然会造成声音不必要的僵硬做作,实际共鸣也就不丰富充实了。

正常的歌唱状态和良好的共鸣,是人体整个歌唱器官互相配合协调运动的结果,片面单纯地去追求一部分效果,反而破坏整体的协调达不到应有的目的。

图片

共鸣在歌唱中,其实就像是呼吸和发声一样,都属于歌唱的技巧方法。它同样是为表现歌曲的思想内容和艺术风格服务的。

而共鸣,在歌唱中主要以音色的变化来表现和丰富歌曲的思想内容和艺术色彩。

所以在歌唱时共鸣的运用,必须从歌曲的主题内容和歌曲表现的情感出发,防止盲目片面的追求共鸣,脱离实际内容只去追求声音,在歌唱的吐字行腔中真正达到声情并茂。

今天的知识点
你掌握了吗?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