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领阅圈 | 为什么企业数字化转型老总要学习产品经理?

 慕蓉 2021-08-26

翻开最励志的产品经理俞军的书籍——《俞军产品方法论》,实际上是带着评判的心态去看的。很多人在推荐这本书,但看到豆瓣的评论,又有很多人觉得失望。到底这位百度前产品副总裁、滴滴前高级产品副总裁俞军这位大神到底写了一本什么样的书籍?

当我整本书看完之后,知道为什么会有前面的争论。因为俞军是从高段位的产品经理的角度,也就相当于一个企业负责人的角度去阐述产品经理深层次的业务逻辑,并且这种阐述会从经济学、心理学的理论层面进行概述,再到具体实践进行分条精细化的论述。

这就跟现在写书者的风格有很大区别,有的书籍非常理论和高度抽象,却没有细节的业务操作步骤;有的书籍就特别落地,但是没有理论支撑,也就是根据以往的经验进行了总结,却不知道是如何发展而来和为什么呈现现在这个状态。

而这本书对于实践者来说理论太多,尤其是那些经济学和心理学,而对于理论家来说,案例又没有像其他作者那样眼花缭乱。

所以,其实这本书适合的人群,归纳起来有几个特点:第一是要实践过做产品各个维度的工作;第二是至少做过一个项目的负责人;第三是要准备实践下一个项目。

说的通俗一些,就是在做产品的各种工作上遭过罪,而且承担过从商业模式到产品运营的压力,并且打算满腔热血投入到下一个项目中的人。

我作为具有这几个特点的读者,翻开这本书感觉有了新的力量去带领一个团队去打磨我的产品。

“为什么工业时代的企业没有产品经理,总经理就是产品经理,要做市场定位,通过工人实现,不断打磨迭代;互联网时代可以同时做很多产品,才把产品经理岗位从总经理身上剥离出来,做用户需求挖掘、产品设计,通过工程师实现。好的产品经理需要洞悉人性,要像总经理一样考虑周全,好的总经理也必须是好的产品经理。”

这是《俞军产品方法论》推荐序中写的俞军说过的一段话。

这也是为什么传统产业转型、企业数字化转型老总要学习产品经理的原因。我们在做互联网项目的时候,总感觉如果老总不了解产品经理的方法论和业务逻辑,就无法在团队内顺畅的沟通,也无法把精力放在打磨产品上。很多时候我们会把快速迭代的时间消耗在内部的沟通上,最终团队的激情都消耗掉。

所以,产品经理的方法论并不仅仅是产品经理要学习,而是老总必学的科目。

在这本书中的前两章对产品经理做了澄清,到底要做什么,以及企业、用户、产品之间的关系,其实这是作为总经理要搞清楚的部分,这样在进行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时候才会在当下更好的理解业务形态和发展趋势。

一、产品经理四大工作职能

需求、生产、销售、协调

在这部分,引用书中的一段话:只有能决定正确方向的需求产品经理,才有价值,才决定了后续成败。如果需求产品经理表现平庸,之后不论融资多少,工程师、运营、营销人员多优秀,可能都无法弥补凑无决定带来的损失。

无论是产品经理还是组织内的任何人,都要高度重视需求调研调研工作,很多企业数字化转型或者互联网项目在需求阶段匆匆略过,当然也有可能是没有扎实的需求调研和归纳的工具和方法,导致项目着急开始,但是越往后做越会发现困难重重。

我们自己在做项目的时候就会发现,要充分调研,进行大量的资料和数据搜集,运用多种工具和形式进行需求分析,去确定正确的方向和商业模式。

二、产品经理是强实践性的社会科学

市面上很多产品经理多是技术人员转型,所以在社会科学方面有所欠缺,尤其是经济学和心理学,更没办法理解盈利模式、边际效应等等。尤其是现在企业数字化转型或者产业互联网平台的产品经理,我们面试很多会发现,更多的是在听从老总的想法,很少从商业模式去思考新的产品模型,更难以做到与业务人员进行业务层面的探讨。这不是未来企业数字化转型产品经理。

未来的产品经理应该更加注重的是经济学和心理学,还要加上管理学、组织行为学,才能更好的把实体经济与互联网进行结合,实现数字经济。

而且产品经理要有试错的能力,就如书中所说:

产品的研究标的物不可能重复,结论的规律性和复用性受情景约束,需要总是结合具体案例分析相关联的关键变量和约束条件。

三、用户模型——产品经理要研究用户行为及其背后的原理

产品经理无论做的是C端用户还是B端用户,都要充分的研究用户行为,尤其要分清楚用户、客户之间的区别。尤其在to B,用户和客户绝不可等同,当客户做不了用户的时候,也就是无法在线上进行互联互通,那么产品经理设计的产品就是失败的。

所以,产品经理要更多的了解到用户意识层面的想法,并由此理解用户产生的行为。就如书中所提,要明白现实世界、宏观背景和微观场景,这些就需要大量的学习和洞察力。

四、交易模型——交易是最需要关注的

做互联网这些年,我逐渐明白了解任何一个行业和产业,都要从交易开始,而且是可持续交易的互惠模型。为什么在东北有很多大型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比较困难,有一个很重要的背景就是以往资源型的交易模型在这个时代被打破,靠以前垄断模式的交易没办法和互联网模式兼容,因此从一开始搭建的互联网平台就是个伪命题。

书中提到:只有产业链上各方在创造价值和利益分配方面公平合理,有竞争性,产品才可持续。

所以好产品有三个属性:(对用户)有效用、(企业)有收益、可持续。

什么是产品经理思维导图

企业、用户、产品思维导图

看到上面产品经理做什么部分,每个实际上都是企业数字化转型老总应该关注的,而且是没办法交给团队其他人来做,是需要深度思考和研究,并且与有智慧的团队进行大量的交流,在过程中不断的批判和讨论,敢于试错打磨产品。这些如果老总不带头做,那么还有谁敢做呢?

如需要思维导图可以后台联系小编。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