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关节的退变是引起腰痛的原因之一,其危险因素有哪些?

 玄德玄同 2021-08-27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下腰痛发病率呈现明显上升的趋势,严重地降低人们的生活质量,给家庭、社会和医疗资源带来沉重的负担,现已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但是腰痛发病的原因和机制却是各种各样,历年来在这个方面研究的热度未曾减退,在其多发的病因的研究中发现LFJ退变是引起腰痛的原因之一。腰椎小关节(lumbar facet jointLFJ)是相近节段腰椎上位椎体的下关节突与下位椎体的上关节突组成的腰椎后外侧关节,将一个腰椎的椎弓与相邻腰椎的椎弓相连,在腰椎运动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1 年龄  腰椎关节突关节的退变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呈现逐渐严重的趋势。在年轻人中,LFJ非常结实,能够支撑几乎2倍的体质量,而老年人中则没有这样的强度。45岁之后,正常人群LFJ普遍出现各种形式的高级骨关节退变,例如软骨退变、软骨下骨硬化及骨赘形成等。通过使用MRI调查无腰椎疾患的受试者的LFJT2值,发现年龄与LFJ T2 值之间存在很强的正相关(r= 0.717),随着年龄的增长,FJT2值显著增加,LFJ的变性更加明显。

CYRON BM, HUTTON WC. The tensile strength of the capsular ligaments of the apophyseal joints. J Anat. 1981; 132(Pt 1):145-150.

2 性别:LFJ退变在男女性别之间也有显著性的差异。男性LFJ骨性关节炎的发病率和严重程度远高于女性。随着年龄的增长,女性在L4/5 关节突关节方向更容易向矢状和水平方向发展,这种LFJ的形状使椎体更容易滑动,进而导致腰椎滑脱的发生概率明显升高。普遍认可的是绝经后女性的小关节骨关节炎的患病率更高,腰背痛比相同年龄的男性更普遍,并且这可能与女性绝经后相对较低的性激素水平引起的生理变化有关。

EUBANKS JD, LEE MJ, CASSINELLI E, et al. Prevalence of lumbar facet arthrosis and its relationship to age, sex, and race: an anatomic study of cadaveric specimens. Spine (Phila Pa 1976). 2007;32(19):2058-2062.

3异常应力:LFJ的退变的原因之一是由于异常应力在小关节反复累加而引发的。从组织学角度研究发现覆盖在关节表面关节软骨可以使得相邻椎骨之间实现无摩擦运动,同时还承受压缩、拉伸和剪切载荷。与其他双关节(膝、髋、小关节)的关节软骨一样,其特定的机械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软骨的组成(水含量,蛋白聚糖,胶原纤维的方向),以及关节承受的负荷。通过研究发现关节表面层和纤维状横向互连在有效减轻冲击负荷中的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但当超越生理阈值的应力可导致关节软骨形态及功能异常,进而引起小关节发生退

变。对89例志愿者小关节1.5-2.5  mm的软骨下区域进行计算机断层骨密度测定,并且发现在腰痛患者中上小平面和小平面中心区域的软骨下骨矿物质密度最高,而骨下骨矿物质密度被认为反映了作用在关节上的应力的累积,长期分布。通过对20例无症状志愿者,在生理负荷腰部弯曲,伸展和旋转等运动后前后进行了MRI检查,并发现运动后每个腰椎水平的T2值均显著降低,并得出结论腰椎运动负荷后,每个腰椎水平的小关节水分含量均显著下降。因此快速或冲击负荷会不仅会导致关节内压力显著增加,而且能够减少蛋白聚糖的合成,增加水分的流失,并通过坏死破坏组织,引起软骨下骨的最初破坏,导致骨关节炎。临床上也能得到相应的验证。

MOREL V, MERCAY A, QUINN TM. Prestrain decreases cartilage susceptibility to injury by ramp compression invitro. Osteoarthritis Cartilage. 2005;13(11):964-970.

4关节面方向:从LFJ关节面的解剖因素来看,成人关节面变是以矢状方向为主并且近乎弧形。从生物力学方面考虑,偏向矢状面的小关节存在着腰椎结构力学上的薄弱点,从而增加了小关节局部的应力,并且较大的矢状面关节取向可以限制轴向旋转并增加抗扭强度,进而加速了LFJ退行性改变。

LIU Z, DUAN Y, RONG X, et al. Variation of facet joint orientation and tropism in lumbar degenerative spondylolisthesis and disc herniation at L4-L5: A systematic review andmeta-analysis. Clin Neurol Neurosurg. 2017;161: 41-47.

5腰椎节段水平:腰椎各节段中,小关节退变主要集中在L4/5L4-5 小关节的退变程度远远高于L3-4 。椎间盘退变小关节骨关节炎主要发生在较低的腰椎水平(L4 -L5 分别为68%47%L5 -S1 分别为79%54%)L4 -L5L5 -S1 的关节突关节不对称患病率较高。但目前关于LFJ退变不同节段表现不同程度退变的原因及具体机制仍困扰着许多学者,目前能为大多数人所接受的是因为L4/5 腰椎节段承受着多数人体负荷,其体内运动范围过大,反复劳损导致。

FUJIWARA A, TAMAI K, YAMATO M, et al.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acet joint osteoarthritis and disc degeneration of the lumbar spine: an MRI study. Eur Spine J. 1999;8(5):396-401.

6 椎间盘退变:椎间盘退变与小关节退变的相互关系一直困扰着大家。有人指出脊柱的退变最开始来自于椎间盘退变,椎间盘退变最后的结果之一就是引起小关节退变,两者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椎间盘的长期变性的结果就是有可能造成相邻椎体间距变小,椎间高度丢失以及椎体体内运动范围增大,且椎间盘高度变窄可能会使小关节不对称性在同一水平上进一步加重,最后导小关节异常应力和异常运动,关节退变的相关表现也因此而产生,如骨赘形成、关节面磨损、关节增生肥大等。这一系列改变又会引起侧隐窝或椎间孔管狭窄变形,脊神经根受压,引起腰痛。LFJ具有保护椎间盘不受剪切力及过屈和旋转的影响,且LFJ承载机体3%-25%负荷,在反复劳损的情况下小关节也有一定概率发生退变。当LFJ退变时,椎间盘来自小关节的保护作用减弱,受到更大的负荷,进而导致椎间盘退变加速,从而引起各种相关疾病。目前更为人所接受的是椎间盘退变有可能导致小关节退变,且小关节退变也会导致脊柱承载负荷功能明显减弱,腰椎负荷中心前移至椎间盘,椎间盘的退变情况被默默提前。因此脊柱节段中的小关节与椎间盘中的任一个发生退变都会影响另外一个,因此LFJ退变与椎间盘退变互为因果,相辅相成。

SONG Q, LIU X, CHEN D, et al. Evaluation of MRI and CT parameters to analyz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disc andfacet joint degeneration in the lumbar three-joint complex. Medicine.

2019;98(40):e17336.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