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金匮要略》——三物备急丸

 幽默的数据线 2021-08-27

三物备急丸方大黄一两,干姜一两,巴豆(去皮心,熬,外研如脂)一两。上药各须精新,先捣大黄、干姜为末,研巴豆内中,合治一千杵,用为散,蜜合丸亦佳,密器中贮之,莫令泄气

〖方解〗大黄、巴豆合用攻下至猛,伍以干姜更利驱寒,故治里实满无热而有寒者。

〖按〗《千金》云:张仲景三物备急圆司空裴秀为散用,治心腹诸卒暴百病方,即用散灌服亦可。

【解读仲景原文】《金匮要略·杂疗方》第3条:(三物备急丸方)主心腹诸卒暴百病,若中恶、客忤,心腹胀满、卒痛如锥刺、气急口噤、停尸卒死者。以暖水、若酒服大豆许三四丸,或不下,捧头起,灌令下咽,须臾当差;如未差,更与三丸,当腹中鸣,即吐下便差;若口噤,亦须折齿灌之

〖解读〗大意是说,凡突然发作的暴病,若心腹胀满,卒痛如锥刺,或呼吸迫促,或口噤不开,甚至假假死者,本方均治之。

【讨论归经】本方证当属太阴阳明合病证。

【临证思辨】本方证的辨证要点:心腹诸暴百病、心腹胀满卒痛、里寒实者。巴豆为吐下快药,古人于卒暴诸病多利用之。以上两方药味虽有出入,但主治很相似。凡中风、急惊风,脚气冲心,痘疮内陷、癣疥内攻、干霍乱、痢疾以及一般杂病,若病势险恶迫于胸咽不得息者,均可用之。《千金方》于走马汤更加代赭石、赤石脂米糊为丸命名紫圆,虽下之不至虚人,更属用广良方。

二、临床新用

内科疾病

1.急性原发性腹膜炎

【案例】某女,35岁,急诊入院。患者于20日前因下腹疼痛诊治,诊为双侧急性输卵管炎,给予口服抗生素治疗1周,腹痛减轻而自动停药。今次突发下腹部持续性剧烈疼痛,伴恶心呕吐21小时急诊入院。检查:体温39℃,脉搏120次/分, 呼吸30次/分, 血压14/10kPa;神志清楚, 急性疼痛病容, 被动体位,心肺正常,腹部臌胀,腹肌紧张,触痛反跳痛阳性,叩诊有移动性浊音,肠鸣音减弱,直肠指检触痛阳性。X线检查:肠管充气扩张,有少量液平。血常规:血红蛋白120g/L,白细胞总数32.70×10'/L,中性粒细胞占91%,淋巴细胞占9%。腹水常规:外观淡黄色,无臭味;镜检大量中性粒细胞,革兰染色为阳性球菌。诊断为:急性原发性腹膜炎。给予输液及大剂量抗生素,配服中药清热解毒剂治疗3日,病无转机,医者告诉家属剖腹探查而被拒绝,遂邀中医会诊。

诊见:面青气急,蜷缩卧位,语言清晰,口渴欲热饮,大小便不利,腹部胀痛不可近手。舌苔灰而润,脉沉紧。中医诊为腹痛,证属寒实内结,气滞不通,格阳于外。治宜攻逐寒积,通阳止痛。方用三物备急丸,处方:大黄、干姜、巴豆各等份。上药先捣大黄、干姜为细末,研巴豆于内和极匀,温开水送服4g。服药2小时后连泻5次,呈黏液样便,腹部胀痛大减,体温降至37℃。

二诊:患者已身静气平,能进少量食物,腹平软,触微痛,反跳痛不明显。药已见效,继服上药1.5g以逐余邪,继续配合抗生素治疗。三诊:精神转佳,口渴,饮食增进,腹部触痛及腹部叩浊均消失,肠鸣存在,苔薄白微干,脉细微数。予以益胃汤加半夏4.5g,2剂调理告愈出院[徐集民,等.三物备急丸治愈急性原发性腹膜炎一例报告.新中医,1992,(5):37]。

【按语】患者缘由双侧输卵管炎未经彻底治愈,引致急性腹膜炎。初用清热解毒治疗无效者,盖因寒邪致病,以寒治寒,犹雪上加霜,寒之更寒,辨治之误也。中医治病必求于本,不能.墨守陈规,更不能被炎症一词所约束。本例病因病机为寒邪客于腹中,阳气不运,气血被阻致腹暴痛。阴寒内结,格阳于外而致发热;寒邪凝滞,腑气不通,则大小便不利;寒为阴邪,易伤阳气,水不化气,故有腹水而见面青,苔灰而润,脉沉紧。此时非用温下不足以逐寒邪,故用本方以救危亡于顷刻。方中巴豆辛热有毒,温阳逐寒,峻下通便以开闭塞;干姜温中,守而不走,祛里寒而顾脾阳,二药相伍,一走一守,共逐寒邪以复阳位;大黄荡涤肠胃,推陈致新,并能制巴豆辛热之性以防过伤胃阴。三药合用,力猛效捷,可获殊功。

2.胃肠功能衰竭

【案例】某男,12岁,1于2003年9月26日初诊。患者电击伤后,经心肺复苏等抢救治疗, 生命体征基本平稳而转入ICU病房, 16天后仍处于深昏迷状态,腹部听诊未闻及肠鸣音,遂请中医会诊协助处理脑复苏及消化道问题。证见:神昏目合,口开,舌吐出唇外,上肢软瘫,下肢强直振颤,病后一直未大便,从胃管注入药物、流食亦不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苔白,脉缓。双瞳孔散大,对光反射不灵敏,但视其目尚有微光。诊断为脱证,元气衰败,胃气亦无,但双目微有神,脉象弱而缓,神气尚存,尚有一线生机,勉为救治。以参附注射液40ml静脉点滴,日1次,以救其阳;以三物备急丸通其腑而复其胃,处方:巴豆(去皮)2个,生大黄3g,干姜3g,共研细末,加水调汁鼻饲。9月27日二诊:患儿服上药后腹泻6次,呈水样,共1300ml,大便潜血试验(-)。肠胃已通,嘱胃管注入小米汤30ml;并给云南白药1g,每日2次,胃管注入。9月29日患者仍神昏,舌吐,时泛恶,但胃肠可闻及肠鸣音,苔白,脉数。肠胃腑气已通,改用温补脾胃,理气化痰,佐以开窍之法。处方:干姜、红参、茯苓、半夏、石菖蒲、郁金各5g,陈皮、白豆蔻各10g,3剂,日1剂,水煎服。并用苏合香丸,每次1丸,每日2次。10月3日三诊:患者昨日大便1次,为溏便,但腹部硬满,脐两侧可触及条索状物,脉稍数。考虑为肠内粪便滞留,故前方去红参,加川厚朴、杏仁、枳实、白芍药各5g,槟榔10g,4剂,并嘱适量增加鼻饲流质饮食。10月7日四诊,患者于3.日夜间排成形便9次,腹部条索状物已无,神昏偶睁眼,时有叹气样呼吸,口流涎,大便尚通,舌吐,脉数。前方加木香5g。10月10日五诊:患者仍神昏,疼痛反应稍知,发热,腹胀,大便秘结而硬,口角流涎,舌吐,脉右弦数,改拟温中通腑之法。先予方一:干姜、生大黄(后下)、芒硝(化人)各5g,川厚朴、枳实、莱菔子各10g,2剂,水煎服,日1剂。大便通畅后,继服方二:干姜、石菖蒲、郁金、胆南星、川厚朴各5g,沉香、生大黄各3g,2剂,水煎服,日1剂。10月14日六诊:患者已不发热,前日大便1次,球结膜水肿始消,刺激反应稍强,脉弦数。前方二加莱菔子10g,白僵蚕、蝉蜕、姜黄各5g,远志、杏仁各3g,并服十香返生丸,每次1丸,每日2次。10月17日七诊:患者仍昏迷,压眶有反应,双瞳孔对光反射较前灵敏,可睁开眼睛,球结膜水肿几消,舌回缩,肠鸣音可闻及,可自行排便,四肢仍瘛,脉弦数。前方加减:莱菔子10g,生大黄3g,杏仁、白僵蚕、蝉蜕、姜黄、干姜、川厚朴、木香、防己、石菖蒲各5g。并停参附注射液,改川芎嗪注射液200mg,黄芪注射液20mg,静脉点滴,每日1次。2003年10月21日八诊:患者可睁闭眼睛,张口,舌已收回,肠胃功能已恢复,每日有大便,但仍神昏,四肢瘛,苔白厚,脉弦滑数。前方加天麻5g,钩藤10g,郁金5g,又服10余剂,肠胃功能一直良好,病情稳定,脑功能逐渐恢复,患者已有一定意识[张秋才,赵平,杨继文,等.三物备急丸治疗胃肠功能衰竭验案1例.河北中医,2006,28(6):444]。

【按语】①肠胃功能障碍在MODS中极为常见, 重者表现为零动力, 无肠蠕动,饮食不入,饮食不化,大便不通,属中医学无胃气或胃气将绝之象。《素问·平人气象论》:“人绝水谷则死,脉无胃气亦死”。叶桂《临证指南医案》华玉堂按:“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恢复胃气实为关系患者生死及病情向愈与否之枢机。在本病的治疗原则上,《素问·标本病传论篇》有中满,小大不利,无论是标是本均应首先治之的论述。我们选用温下作用最强的三物备急丸,一举而获效。②三物备急丸亦出自《金匮要略》,治心腹诸卒暴百病,中恶客忤,心腹胀满,卒痛如锥刺,气急口噤,停尸猝死等病,适用于阳气虚衰,肠胃寒结之病,用之立竿见影。其中巴豆逐肠胃冷积,干姜温中散寒,大黄通地道, 又能解巴豆毒, 诸药合用, 组成温下峻利之剂。MODS病情复杂,用三物备急丸只是充作先锋斩将夺关,一用而已,之后还要根据病情综合调理,一是全身的治理,二是肠胃的继续调理,1如本例胃肠通后,即改温中补气化滞之法以复胃气,温中理气通腑以畅肠气,历尽1月余方收全功。

3.严重胃肠功能障碍

【案例】某男,12岁。于2003年9月10日因触电倒地后意识不清,家属呼120后送我院,当时心音听不到、大动脉搏动消失、呼吸停止、血压测不到,面色紫绀、意识不清,双测瞳孔散大均5mm,对光反射消失。诊断:电击伤,心跳呼吸骤停。立即给予心肺复苏术,患儿出现室颤,用200秒非同步电击除颤后恢复窦性心律。同时给予气管插管、机械通气、脑复苏等措施,病情稳定,生命体征恢复正常,血氧饱和度正常。但患者一直处于昏迷状态,无胃肠蠕动、无肠鸣音。用肥皂水灌肠2次,促胃肠动力药莫沙比利5mg,每日3次。大黄30g,煎后分次胃管内注入均未见效。又采取针灸、新斯的明足三里封闭的方法,也未能奏效,腹部听诊胃肠道仍寂静无声。西医诊断为严重胃肠功能障碍,于2003年9月26日请中医诊治。证见:神昏目合,口开舌吐,四肢强直,饮食不化,瞳神散大,苔白水滑,属脱症。元气衰败,胃气也无,但双目微有神,脉虽弱而缓,神气尚存。给予参附注射液40ml,静脉点滴,每日1次。三物备急丸一剂(巴豆2个去皮,生大黄、干姜各3g)共研细末,加水调至50ml胃管内注入。患儿第2天出现腹泻6次,水样便1500ml,便潜血阴性,可闻及微弱肠鸣音。二诊:2003年9月27日中医辨证腑气已通,又用温补脾胃、理气化痰方:干姜、红参、茯苓、半夏、石菖蒲、郁金各5g,陈皮、白豆蔻各10g,每日1剂,共3剂,水煎服。9月29日佐以开窍之法,加苏合香丸1丸,每日1次。三诊:10月3日患儿开始排便排气,为稀便,左下腹可触及条索状粪块。前方加川厚朴、杏仁、枳实、白芍各5g,槟榔10g,每日1剂,共4剂,水煎服。于10月7日患儿腹部出现胃肠蠕动波,左下腹可触及移动性包块,听诊可闻及肠鸣音但较弱,经肛门掏出成形便1500g,即用前方加木香5g。后又用温中理气通腑之法,以畅通肠气,前后近1月,肠蠕动及肠鸣音完全恢复正常,每日鼻饲饮食,二便正常至今。除神志未恢复外,各脏器功能正常[赵平,张秋才,王蕊.中药三物备急丸治疗严重胃肠功能障碍2例.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24(12):1076]。

【按语】三物备急丸出自《金匮要略》,是传统的温下代表方,适用于阳气虚衰,胃肠寒结之证。方中巴豆性热,攻坚破滞,除五脏六腑之沉寒;生大黄苦寒,推陈布新,荡涤肠胃,又能制巴豆之烈;干姜气浓味厚,可通阴助阳,祛脏腑之痼冷。三药配合,可使水谷之道畅通,而胃气得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