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籍名句|《鬼谷子》名言合辑

 心理咨询诊所 2021-08-28

《鬼谷子》,又名《捭阖策》。据传是由鬼谷先生后学者根据先生言论整理而成。

该书侧重于权谋策略及言谈辩论技巧。《鬼谷子》共有十四篇,其中第十三、十四篇已失传。

1.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天之正也 ——《鬼谷子·持枢》

春天萌生,夏天滋长,秋天收获,冬天储藏,是天地间正确的规律。

2. 智用于众人之所不能知,而能用于众人之所不能见。 ——《鬼谷子·谋篇》

智慧要用在常人不知道的地方,而能力要用在常人做不到的地方。

3. 故知之始己,自知而后知人也。 ——《鬼谷子·反应》

所以了解别人从自己开始,自己了解了自己才能了解别人。

4. 审定有无与其实虚,随其嗜欲以见其志意 ——《鬼谷子·捭阖》

如果要考察断定对方的有无和虚实,就要随着对方的喜好和欲望来推测其真实意图。

5. 以阳求阴,苞以德也;以阴结阳,施以力也 ——《鬼谷子·捭阖》

从阳的方面去追求阴,就要以道德包容对方;从阴的方面去追求阳,就要走出暗处实际去做。

6. 愚者易蔽也,不肖者易惧也,贪者易诱也 ——《鬼谷子·鬼谷子·谋篇》

愚蠢的人容易受到蒙蔽,品行不好的人容易被恐吓,贪婪的人容易被诱惑。

7. 无目者,不可示以五色,无耳者,不可告以五音。 ——《鬼谷子·鬼谷子·权篇》

对于失明的人,没有必要拿五色给他们看;对于失聪的人,没必要让他们听五音。

8. 变化无穷,各有所归。 ——《鬼谷子·鬼谷子·捭阖》

世间事物虽然变化无穷,但都有其自身的本质特征与发展规律。

9. 欲多则心散,心散则志衰,志衰则思不达。 ——《鬼谷子·本经阴符七术·养志法灵龟》

欲望过多,心思便会分散;心思被分散了,人的志向便会衰弱;志向衰弱了,思想活动便不畅达。

10. 养志之始,务在安己 ——《鬼谷子·本经阴符七术·养志法灵龟》

养志首先要使内心安静,内心安静则意志坚定。

11. 逆之者,虽成必败。 ——《鬼谷子·持枢·持枢》

谁违背了自然规律,即使一时成功,最终也会失败。

12. 有守之人,目不视非、耳不听邪 ——《鬼谷子·中经·全篇》

有高尚操守的人,眼睛不看非礼的东西,耳朵不听邪恶的声音。

13. 强郄既斗,称胜者,高其功,盛其势。 ——《鬼谷子·中经·全篇》

让有嫌隙的强者发生争斗,对胜利的一方,宣扬其功业,张大其声势。

14. 牧之不审,得情不明;得情不明,定基不审。 ——《鬼谷子·鬼谷子·反应》

如果所获得的言辞信息不明确,就不能查明对方的实情;如果所得的情况不明确,就不能清楚了解对方的意图。

15. 几者不晚,成而不拘,久而化成。 ——《鬼谷子·鬼谷子·摩篇》

见到了事物的几微迹象便毫不迟疑地采取行动,功成事就却不居功自傲,久而久之就一定取得成功。

16. 出言则欲听,举事则欲成。 ——《鬼谷子·鬼谷子·权篇》

只要自己说出的话,就希望有人听,只要做事就希望能够成功。

17. 禽兽知用其所长,而谈者知用其所用也。 ——《鬼谷子·鬼谷子·权篇》

连动物都懂得利用自己的长处,我们游说策士就更应该懂得如何发挥自己的优势了。

18. 经起秋毫之末,挥之于太山之本。 ——《鬼谷子·鬼谷子·抵巇》

(万物的发展)都起于秋毫之末般微小的原因,但任其发展下去,也会动摇如泰山般大而坚固的物体。

19. 量权不审,不少强弱轻重之称;揣情不审,不知隐匿变化之动静。 ——《鬼谷子·鬼谷子·揣篇》

如果不能缜密地审时度势、权衡利害,就不会知道诸侯国的强弱情况;如果不能周密地揣度形势,便无法掌握瞬息万变的世情。

20. 人言者,动也;己默者,静也。 ——《鬼谷子·鬼谷子·反应》

别人侃侃而谈,是动;自己沉默倾听,是静。

21. 口者,心之门户也;心者,神之主也。 ——《鬼谷子·鬼谷子·捭阖》

嘴巴,是表达内心思想的门户;而心灵,是人的精神世界的主宰。

22. 言多必有数短之处,议其短验之。 ——《鬼谷子·中经·全篇》

说的话多了,必定会出现失误、暴露短处,我们将这些记住,再加以研讨、验证。

23. 势败者,不可神肃察也。 ——《鬼谷子·本经阴符七术·散势法鸷鸟》

威势衰败,往往是因为不能够集中精神去审察事物结果。

24. 振穷趋急,施之能言厚德之人。 ——《鬼谷子·中经·全篇》

能够解救陷于困境和处于危难中的人,一定是那些能言善辩、德行深厚的人。

25. 相益则亲,相损则疏 ——《鬼谷子·鬼谷子·谋篇》

共同获取利益就能相互保持亲密关系,其中一方遭受损失必然导致互相疏远。

26. 外亲而内疏者说内,内亲而外疏者说外。 ——《鬼谷子·鬼谷子·谋篇》

对那些外表亲近而内心疏远的人,要用真诚来打动内心;对那些内心亲近而外表疏远的人,要从外部入手游说。

27. 用赏贵信,用刑贵正。 ——《鬼谷子·鬼谷子·符言》

奖赏臣民贵在恪守信用,惩处下属贵在公正合理。

28. 为善者,君与之赏;为非者,君与之罚。 ——《鬼谷子·鬼谷子·符言》

对于那些做了好事的臣属,君主就赏赐他们;对于那些做了坏事的臣属,君主就惩罚他们。

29. 静和者养气,养气得其和。 ——《鬼谷子·本经阴符七术·盛神法五龙》

宁静平和便可以养气,养气便可以使得志向、思想、精神、道德四者获得和谐。

30. 不出户而知天下,不窥牖而见天道 ——《鬼谷子·本经阴符七术·实意法腾蛇》

足不出户便可了解天下的万事万物,不探头出窗外便可了解自然界的变化规律。

31. 阴阳其和,终始其义。 ——《鬼谷子·鬼谷子·捭阖》

懂得了阴阳之道的协调交替使用,就能够懂得“终”和“始”的意义了。

32. 阳动而行,阴止而藏;阳动而出,阴隐而入。 ——《鬼谷子·鬼谷子·捭阖》

阳以动为特征,故主要表现为进取;阴以静为特征,故主要表现为闭藏。

33. 古之大化者,乃与无形俱生。 ——《鬼谷子·鬼谷子·反应》

从古到今,天地间万事万物的生长演变,都是与无形而又无处不在的大道一起共生的。

34. 反以观往,覆以验来;反以知古,覆以知今;反以知彼,覆以知己。 ——《鬼谷子·鬼谷子·反应》

通过对大道的运用,我们可以回顾历史,展望未来;反观过去,检验现在;熟悉了一类事物,就能了解另一类事物。

35. 审察其所先后,度权量能,校其伎巧短长。 ——《鬼谷子·鬼谷子·捭阖》

审察事物的前因后果、发展过程,揣度研究事物的应变能力的强弱,因材而用、有的放矢地解决问题。

36. 捭之者,料其情也;阖之者,结其诚也。 ——《鬼谷子·鬼谷子·捭阖》

对人使用捭阖之术,或开启引导他,测量出他的情志;或压抑控制他,摸准他的诚心。

37. 捭阖者,以变动阴阳,四时开闭,以化万物。 ——《鬼谷子·鬼谷子·捭阖》

捭阖,就是变动阴阳,用开闭之法形成四季轮回,使万物化生、万事兴亡交替。

38. 摩之在此,符之在彼,从而用之,事无不可。 ——《鬼谷子·鬼谷子·摩篇》

这边揣摩对方的意图,那边对方必然有所反应,然后利用这些信息投入到决策中,便没什么事情办不成功的。

39. 谋莫难于周密,说莫难于悉听,事莫难于必成 ——《鬼谷子·鬼谷子·摩篇》

谋划决策最难做到的在于周密无隙,游说别人最难做到的是让别人完全听从,做事最难做到的是确保成功。

40. 化转环属,各有形势,反覆相求,因事为制 。 ——《鬼谷子·鬼谷子·忤合》

事物的发展变化如同圆环一样循环连接,形成各种各样的发展态势,应该反复探求事物的特点,依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策略。

41. 智贵不妄,听贵聪,智贵明,辞贵奇。 ——《鬼谷子·鬼谷子·权篇》

智慧的人贵在镇静不乱,耳朵听事贵在听得真切,头脑思考贵在明辨通达,言语辩辞贵在新奇巧妙。

42. 耳目者,心之佐助也,所以窥间见奸邪。 ——《鬼谷子·鬼谷子·权篇》

耳朵和眼睛,就是心的辅助,可以用来窥察间隙发现奸邪。

43. 以反求复,观其所托。 ——《鬼谷子·鬼谷子·反应》

在反复探求中,去观察对方言辞中所寄托着的实情。

44. 日进前而 不御,遥闻声而相思。 ——《鬼谷子·鬼谷子·内楗》

有的(臣子)天天活动在君主眼前却得不到信任重用,有的(臣子)君主遥闻其名便朝思暮想他的到来。

45. 内者,进说辞也。 ——《鬼谷子·鬼谷子·内楗》

所谓“内”,就是进献说辞以取得君主的接纳。

46. 楗者,楗所谋也。 ——《鬼谷子·鬼谷子·内楗》

所谓“揵”,就是独擅替君主决策的大权。

47. 欲说者务稳度,计事者务循顺。 ——《鬼谷子·鬼谷子·内楗》

想要说服君主时就必须暗中揣度君主的心意,出谋划策时也必须顺应君主的意愿。

48. 阴虑可否,明言得失,以御其志。 ——《鬼谷子·鬼谷子·内楗》

暗中思虑我们的决策是否符合时宜,公开言明此决策的优劣,以取得君主的宠信。

49. 见其谋事,知其志意。 ——《鬼谷子·鬼谷子·内楗》

在观察君主谋划大事时,就能从中洞悉其意愿志向。

50. 远而亲者,有阴德也。近而疏者,志不合也。 ——《鬼谷子·鬼谷子·内楗》

与君主身远反而却被亲近的,是因为能够与君主的心意暗合;与君主身近反而被疏远的,是因为与君主志趣不合。

51. 物有自然,事有合离。 ——《鬼谷子·鬼谷子·抵巇》

世间万物都有自己本身的自然属性,万事都有自己的分合规律。

52. 有近而不可见,有远而可知。 ——《鬼谷子·鬼谷子·抵巇》

有的(规律)近在眼前却难以看透,有的(规律)远在天边却能了如指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