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她们是如何“自愿被强奸”的?喝酒晚归穿短裙还想红?!

 昭德心理官方 2021-08-28

白白是一名刚刚步入大学的音乐系女学生,一切对于她来说都是崭新的开始,热情友好的同学,富有魅力的老师,大学里所有的事物都是美好的。

直到有一天,她去老师办公室问作业,老师利用她的信任与单纯,在办公室里强奸了她,不知所措的白白没敢报警,而是选择了割腕自杀,但最终被救了回来。

老师来看她,安慰她,那一刻她突然发现自己好像喜欢上了老师,自此沦为了老师的“小三”,不久这件事被学校的人都知道了,所有人甚至连新闻报道都说的是白白勾引老师,白白承受不了舆论再一次选择自杀,又被救了回来。

电影《不能说的夏天》

再一次醒来的白白决定和律师一起起诉老师强奸,但是连法官都会问她为什么第一次的时候不报警,不呼救,为什么后来又选择和老师在一起?

是不是本来也是自愿的?

这是根据真实事件“暨南大学教授强奸案”改编的电影《不能说的夏天》的故事,很多年前的一部电影。

最近娱乐圈性侵、强奸丑闻频发,大家多多少少应该都有耳闻,在所有的舆论中,有一个无知而又可悲的言论特别刺耳:“这女的估计也不是什么好人!没准是自愿的呢!”

电影《不能说的夏天》

所以今天想用这部电影作为开头,说一说被强奸的受害者们在承受着怎样巨大的痛苦,以及又是怎样被“自愿化”的。

“如果不是因为她穿的少,怎么可能被强奸!”

电影中白白的事情被全校师生知道之后,开始大家十分震惊,但是没多长时间就都纷纷在讨论,肯定是因为白白勾引了老师,才发生这件事情的,毕竟如果她自己没有任何问题,怎么可能被老师强奸!

为什么大家会有这么荒谬的想法呢?明明白白是受害者,可不仅很少有人同情她,甚至反而转向攻击她?

其实他们都在害怕。

电影《不能说的夏天》

心理学家梅尔文·勒纳做过一个实验:

他找了72名女性被试,来观察1名女性学习,每当这名女性答错题的时候就会被电击。

一开始72名被试者都一致认为这简直太残酷了,对于这位女性深感同情,但是随着实验的继续,大家的态度也慢慢开始改变,会有人说肯定是因为她太笨了,所以才会遭受电击,如果聪明人肯定不会答错的。

到最后,所有人都认为是这个女性的问题,纷纷开始谴责甚至谩骂。

这就是著名的“公正世界假设实验”。

《一席》

看到这可能很多人都会认为不可思议,但是说实话,如果是我们自己去做这个实验,可能也会有这样的想法。

梅尔文·勒纳解释这种现象是因为,人们普遍都会认为这个世界是公正的,即有因必有果,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信念,所以当看到一个人遭受痛苦和不公的时候,就会认为这个人一定是因为做错了什么,才会受到惩罚的。

如果不是,那么世界公正的信念就将会崩塌,也就意味着世界并不公平,很有可能好人没有好报,什么都没有做就会遭受不幸,随即会联想到自己也有可能遭受这样的命运。

电视剧《摩天大楼》

于是在这样的恐慌情绪下,人们会强行调整自己的认识,认为一定是因为这个人有错才被惩罚的,这样世界就还是公平的,自己也不会遭遇到不测了。

所以看看为什么网上有那么多攻击受害者的人,一定要找出一个理由证明受害者确实应该被害:“没准是她先主动勾引的”、“也许是自愿的呢”、“这女的也不是什么好人!”

其实受害者并没有错,错的是自私而又担惊害怕的吃瓜群众。

电视剧《扫黑风暴》

“为什么当时不说,几年后才说?”

世界卫生组织调查结果显示,全球大约有7.36亿人受到过身体及性暴力侵害,但是只有7%的人会选择报案,15%的人会告诉家人。

那些问他们为什么当时不说的人,不如先来体验一下,一个人被强奸的心理变化过程。

很多强奸犯在录口供的时候会说这么一句话“我看她也不反抗,所以就以为是同意了。”并不是不想反抗,而是当时受害者产生了应激反应,无法反抗。

电影《信笺故事》

当一个人陷入极度的恐惧时,大脑会立即通知脑干阻止一切运动,就像很多动物“假死状态”,以此来躲避天敌的攻击,保全性命。

所以在被强奸的时候,受害者会进入这种“木僵”的状态,并不是不想要“使劲并拢双腿”、“用力推开”,而是不能。

电影《不能说的夏天》

被侵犯后,受害者会经历两个阶段:急性期和重组期。

急性期在事后2-3周,受害者会变得焦虑、紧张、愤恨或者呆滞、冷漠,这个阶段,受害者基本无法正常思考问题。

几周后会进入重组期,受害者会对事件认知进行重组,但是往往因为受到打击太大而无法正确面对,在没完没了的闪回中,陷入深深的自责。

自责当时自己为什么没有反抗、为什么会掉以轻心,为什么会独自出去等等,害怕这件事外界知道后会谴责自己,从而慢慢变得抑郁,甚至有自杀倾向。

英剧《身在暗处》

所以在遭受侵害后,受害者往往不会有那个心理承受力去报警并公之于众。

“我怎么好像喜欢上了强奸我的人?”

过了前面说到的那两个阶段后,紧接着会发生一件更可怕的事情。

受害者可能会突然爱上强奸自己的人,并不是享受这一切,而是一种严重的认知失调,在精神分析理论中叫做“化被动为主动”,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

电视剧《扫黑风暴》

受害者心理无法承受这种一直被动恐惧支配的感受,潜意识想要做些什么去反抗,所以就会把被动的恐惧变为主动的爱慕,从而消除恐惧的心理。

同时也可以把认知协调统一:因为我喜欢他,所以才做了这些,我并没有遭受侵害,所以我并不痛苦。

电影中的白白也是一样,在第一次被老师强奸后,虽然自己也无法接受,但是最终还是对老师投怀送抱,主动脱去衣服让老师再一次玷污她。

电影《不能说的夏天》

但这并不是受害者“自愿”的,而是他们在为了不让自己精神崩溃的自救行为,听起来很伤感。

最后就是PTSD的阶段,受害者会经历长达几年恢复期,如果有专业人士帮助可能好的快一些,但是如果没有人帮助的话,这个过程就会变得痛苦而漫长。

受害者会变得脆弱而敏感,周围人的不理解,自己无法面对的事实,都可能变成抑郁、自杀的推手。

我曾经看过一篇报道,一个高中女孩被老师侵犯后,回家告诉妈妈,妈妈不但没有报警,选择了沉默,还骂她为什么要单独跟老师出去,真是个贱货!

微博-硬糖视频

结果女孩因为最后的精神支柱崩塌而选择了跳楼自杀。

所以这是一个非常艰难的过程,也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很好的恢复过来,即使恢复过来,能够把这件事重新说出来,为了不让更多人受害,选择报警,也是一个常人无法想象的,艰难的抉择。

对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吃瓜群众说几句

最后想对那些网络上事不关己,还要骂两句的网络喷子们说几个事实:

1、强奸、性侵在精神上的伤害远远大于身体,那些说在强奸过程中,可能很享受的人,请你们来试一试就知道享不享受了。

2、穿着和长相跟被侵犯基本没有关联,并不是说穿的性感就会被侵犯,而事实上在施暴者回忆时,并不记得被害人穿的是什么,所以那些说因为穿的太暴露才会被强奸的人请闭嘴。

微博-硬糖视频

3、被害人不报警并不是因为他们不想报警,而是恐惧让他们无法承受,这并不能成为他们自己也有问题,或者有可能是自愿说法的证明。

4、不完美的受害者也是受害者,很多人认为受害者本身有污点,比如她品行有问题,她单独邀请对方去家里坐坐就表示同意等等,那么施暴者就应该从轻处罚。这根本就是个谬论,犯罪就是犯罪,除非语言上同意,否则都不能算是同意。

《一席》

5、爱上施暴者的受害者并不是因为“贱”或者什么金钱利益,而是因为自己无法承受这种精神上的打击,是在自救,所以请给受害者一些时间,如果身边都是支持的声音,肯定会变得不同。

最后想说一下,在网络上的随便一句话,对于没有经历过创伤的人来说,可能没什么,但是对于经历过的人,可能就是一把刀,每一句话都会深深的刺进心里。

微博-硬糖视频

所以推己及人,希望大家都能做一个包容有爱的人。

作者:Young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