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温州人物志 | 吴永龙:狂来轻世界,醉里得真如

 一介书生五十后 2021-08-28

摄影/黄信乐

吴永龙,字亦非、一飞,号听涛庐主、乐事堂主。1949年5月生,祖籍浙江省瑞安市。中国致公党温州市第四届委员,致公党温州市工经贸支部第二届主委,致公党温州市龙湾区支部第一第二第三届主委,温州市政协第九届委员,温州市龙湾区政协第一、第二、第三届常委,温州市侨界文化大使。2012年被温州市委宣传部和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授予“文艺事业突出贡献奖”,2014年被中共市委统战部聘为温州市统一战线智库首批专家成员。

擅楷书,兼工行草,书法上溯魏晋下探宋元明清而有创意。山水画重写生而求大气。

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温州市书法家协会顾问、浙江省书法家协会第五届理事、书法创作委员会副秘书长。浙江省政协诗书画之友社理事、温州市政协书画社副理事长、温州书画院特聘画师。

中国美院出版社出版发行:《中国当代艺术家·吴永龙》书画集、《故乡情·吴永龙书画集》,西泠出版社出版发行:《温州书法百家·吴永龙作品集》、《温州十四家书画作品集》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出版发行《我见青山多妩媚·吴永龙书画集》,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翰海听涛·听涛庐师生诗书画印展》作品集。

图片

孙过庭在《书谱》中这样说,王羲之“写《乐毅》则情多怫郁,书《画赞》则意涉瑰奇,《黄庭经》则怡怿虚无,《太师箴》又纵横争折。暨乎兰亭兴集,思逸神超;私门诫誓,情拘志惨。所谓涉乐方笑,言哀已叹”。

由此可见,书法是一个人性情的表达,或喜或忧,或哀或乐,书法如果不能表达一个人的性情,那么无疑这样的书法是不成功的。

中国书法自王羲之起,重意轻法。刻意追求法度的书法显得刻板,没有神彩,所以历史上练习书法的人很多,书法家却不多,为何?因为书法练到一定程度,如果不能表达个人性情,依旧循规蹈矩,就很难有质的突破。

温州可谓书法之乡,习书法之风至今鼎盛,一批书法大家,撑起了温州书法艺堂。可以不讳言,中国书法看浙江,浙江书法看温州。温州书法家多有自己的个性,吴永龙就是其中之一。了解吴永龙的人都知道,他一般不讲话,要讲就讲真话;他素日好饮酒,酒后的字才得他的欢心。吴永龙,人是性情中人,字是性情中字。

图片

摄影/黄信乐

01

学而不封,
书法的心得体会

每采访一位大家,总是先整理出他的著作拜阅,吴永龙的书画专辑有7本之多。

一本一本翻看专辑,但见吴永龙的书法中透出自己的个性和才情——大字豪放自信,不受任何碑帖的束缚;小字整齐而统一,形质稳健,但不失灵活浪漫。

今年71岁的吴永龙,研习书法已经有六十余年。他在一篇序里写道:“少而懵懂,且家贫而罕见碑帖。家父留有柳公权一贴,如获至宝,于课余菜油灯下一笔一画起步。”

在五马小学读书其间,吴永龙就开始喜欢写字、画画,后来进入温州六中学习,更是参加了美术兴趣小组。

1969年吴永龙毕业于温州市工艺美术学校,分配到温州电化厂,第二天就到化工系统上班,做宣传工作。“文革”风起,吴永龙善于书法,被分派写大字报。回忆起那时的字,他用了“信马由缰,书风渐野”来形容。

“文革”后,吴永龙已至而立之年,他意识到随心所欲地写字,走的是野路子,字会荒废。他开始收心,躲进书斋。从柳公权,到欧阳询,到颜真卿,到褚遂良,一路习来,他说自己当时“尤钟情褚遂良书,从《倪宽赞》而《雁塔》,穷究褚公。”问其原因,他说:“褚遂良的楷字还没有定型,路子没有封死,给我更大发挥天地。”

褚字让吴永龙茅塞顿开,研习之后,他继而又拓展到二王、《礼器》、北碑……心无旁骛,力求融会,孜孜以求数十年,终于形成今日自己的风格。

沈沉老师如此评价吴永龙的字:“他的行书嶙峋瘦削,笔势在险峻中求得匀称与流畅。试看他的签名,一个'吴’字雍容大度,给人一种豁达宽容、门户洞开的感觉,'永龙’二字的结体,看似稚拙,却又稳健沉实,恰似一条游龙从'洞开的门户’中就势而出。”

吴永龙的书法,得到了许多人的赞赏,求字的人络绎不绝,更有人登门拜师,他也带出了70多位学生,但他浸润在书法领域,绝不固步自封。“我现在还在搜罗字帖,遇到好的,我还会临摹。学无止境,我在写字中得到了人生的乐趣。”

图片

02

似而非似,
画法的宗旨要领

在书画领域,吴永龙以字名世,其实他的画也很有自己的风格。

加入温州六中美术兴趣小组,吴永龙先师从戴学正先生,后师从胡曰龙先生。进入温州市工艺美术学校,他又得到了吴永良、叶玉昶、王德惠等先生的悉心教导。可以说,吴永龙的书法、山水画根基就是由几位前辈师尊奠定的。

戴伯乐老师曾经归纳出吴永龙山水画的4个特点:一是其作品韵而不靡,工而不诡,雄秀兼之;二是注重写生,直接面向大自然采美,摆脱前人的笔墨桎梏;三是画与书珠联璧合,相得益彰,因为他书法精诣,对山水画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四是画中写真情。

“温州自古就是人文鼎盛之邦,书画一艺自近代马公愚、方介堪以来,不管业内的风气如何变幻,温州人一直坚守传统的路线,路子正、方法对,少有野狐禅的胡作非为。初看吴永龙先生的作品,给我的第一印象也是如此。”这是南京师范大学梁培先的观点。

能够承继传统,但又饱含真情,富有个性。虽然延续了其师戴学正先生南宗文人画的特点,笔法沉静、秀润,有翩翩文雅之趣,但吴永龙又脱之古气,以显今人之审美意识。他绘画的笔法得益于书法,线条内力充足,不浮不滑,刚柔相济。似而非似,这就是吴永龙山水画的精妙之处。

诚如吴永龙写字,吴永龙同样喜欢酒后作画。他酒后写字、作画,因为此时的他,真诚、坦率、天真。怀素有言:“狂来轻世界,醉里得真如。”如作品《探古》《漓江印象》《大罗山石竹写生》《藤桥农家小院》等,都因真情流露,表现得更为豪爽,运用了高度夸张和写意的手法,创造出气势磅礴,整体浑然,不失为具有精神震慑力的作品。

吴永龙对自己的画,可谓珍爱有加。在一次聚会上,谈及他的画,记者亲闻他再三声明:“我的画是从来不送人的。”采访时问他原因,他笑一笑,说:“怕扰乱了书画市场。”正因为珍惜,他的画不像字一样多见。

图片

03

狂而真诚,
为人的追求境界

艺术家讲求个性,俗话有言:不疯魔,不成活。自古以来,艺术家多狂人。吴永龙又好酒,他自然也有狂放的一面。“酒喝了回来写字、作画,是一种很兴奋的状态。性情愉悦时,字画就有酣畅淋漓之感。”他这么说。

温州书法鼎盛,和温州书法家的团结是分不开的。吴永龙和林剑丹、张如元等书法家经常结伴同游,而他和何元龙最为莫逆,因为何元龙也好喝酒。

话说吴永龙虽然狂放,但他为人非常真诚,采访时,记者问一堆话,他总是言简意赅地回答一两句,可讲到文品和人品的关系时,他很认真地说:“我这个人很透明,凡事不瞒别人,包括家里人。”

都说诗书画不分家,吴永龙自然勤勉于诗词创作。上个世纪80年代,他曾拜师王敬身先生学习,先生过世后,他继续钻研。他根据24节气,写了24首诗,还出了一本《吴永龙作品集》,里面的诗歌、对联都是自己的作品。谈及诗词界的偶像,他笑言:“我喜欢李白、苏东坡,都是豪爽之士,与我性情相投。”因为家住马鞍池公园边上,他每每从公园回来,就即兴赋诗,已经积累了100多首。

吴永龙不仅真诚,还不失天真,他一直在不断学习中。不仅坚持临摹碑帖、收集绘画素材、阅读诗词文章,最近他还迷上了手机。他说,现在除了写字画画,就爱玩手机,主要是玩手机摄影,原来他还曾任龙湾区摄影家协会副主席。

吴永龙的兴趣爱好广泛,虽然身患腿疾,但他从小热爱锻炼。跟着庄文俊老先生练过拳,先生还量身定制,让他专门练小八卦拳。他很喜欢体育运动,1966年大串联,他曾经步行到杭州,走了11天,当中休息2天,13天到达杭州。说起与民俗体育运动的结缘,吴永龙认为:“体育运动不仅能强身健体,更能锻炼自己的意志。”今年6月,吴永龙的故乡瑞安将举办浙江省首届民俗体育运动精英赛,他说要找几幅和体育运动相关的字,作为祝贺。

狂放而不失真诚,这是吴永龙的标签,不仅体现在他的诗书画里,更体现在他的为人处世之中。

文/周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