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煌经方】黄连类方 - 小陷胸汤

 华华YHBH0207 2021-08-29

【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图片

【黄煌经方】黄连类方——小陷胸汤

作者/黄煌 编者/吴智恒

黄连类方里面有小陷胸汤,用药是黄连、瓜蒌、半夏。我们江阴的瓜蒌籽当一般瓜籽吃。《伤寒论》曰“小结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则痛,脉浮滑者,小陷胸汤主之”。此时的痛是按之痛。那么结胸病,是古病名,是指邪气结于胸中的病症;主要临床表现是胸痛,局部按压硬满;根据病情轻重不同,有大结胸病与小结胸病之分。小结胸病为水与热结所致,正在心下(按:上腹部),按之则痛,大陷胸病为实热在内,从心下至少腹硬满不可近。两者在脉象上也有区别,大结胸证脉沉,小结胸证脉浮滑。这种结胸病,大多与胸腔腹腔的疾病有关。我的用量:黄连5g、半夏15g、栝蒌实30g。我记得郝万山老师讲过一个医案,有一个工厂泄露某种气体,工人们肺部灼伤而胸闷不适、咳嗽,最后予以小陷胸汤。

·小陷胸汤体质·

面红有油光——是因为水热互结、表现在脸上即是泛油光,前面讲过黄连控油的效果好;

按压两胁下及上腹部有抵抗感或疼痛——目前中医重视把脉,但把脉难以教授,但我作为老师要考核学生、教授学生,腹诊比较容易;正如,80年代曾有会议讨论了“气功能不能进高校”,考核就出现困难了;所以我更喜欢教授直观的东西,故腹诊、脉诊是值得推广的;所以小陷胸汤治疗胁下疼痛、按压有抵抗感;

再有咳嗽,痰黄粘腻;

便秘、大便干结;

舌质红、舌苔黄腻;脉浮滑或洪。

临床应用

(胸腔/腹腔)

1、胸闷咳喘类疾病,如支气管炎、哮喘、支气管扩张、自发性气胸等,见胸闷而痰黄粘稠者。一般我治疗此类疾病,喜欢合用小柴胡汤,又称“柴陷汤”;也有大柴胡汤合用,胡老喜欢大柴胡汤,此种情况亦适用,心下按痛是大柴胡汤指征,不要以为其只用于胆囊炎的消化道疾病;如果按之心下满痛,我推荐大柴胡汤合小陷胸汤,即是大柴胡汤加上黄连、瓜蒌,用此方后很多人会腹泻,泻出粘液后症状可缓解,这情况见于古书里面,正如肺与大肠相表里,泻痰。

2、胸痛类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等,见面红油亮,胸闷便秘、咳嗽多痰者。70年代,冠心病出现活血化瘀药兴盛;但是有一个老中医引起我的关注,他使用的不是丹参类的活血化瘀方而是小陷胸汤,这是有道理的,高血压合并的冠心病患者极易出现面红、脸上有光,可用小陷胸汤,现代研究也发现瓜蒌可以增加冠脉的血流量,所以小陷胸汤可治疗胸痛类疾病。

3、腹痛类疾病,如胃炎、胆囊炎、胰腺炎、胆汁返流性胃炎、幽门梗阻等,上腹部满闷而触痛,伴有恶心呕吐、大便秘结者。我常用大柴胡汤配合小陷胸汤,它是胃肠动力的推动剂。

注意事项

1、本方是清热化痰通便方,呼吸道感染时常用,多适用于胸闷痛、痰黄粘稠而且便秘者。服用后有大便通畅、痰液减少、胸膈满闷感减轻的效果。

2、本方服药后有的患者大便出现粘液,传统认为是痰液下泄,不必紧张。如刘渡舟治孙某,女,58岁。胃脘作痛,按之则痛甚,其疼痛之处向外鼓起一包,大如鸡卵,濡软不硬。患者恐为癌变,急到医院作X光钡餐透视,因需排队等候,心急如火,乃请中医治疗,切其脉弦滑有力,舌苔白中带滑,问其饮食、二便,皆为正常。辨为痰热内凝,脉络瘀滞之证。处方小陷胸汤:黄连9g、全瓜蒌30g、半夏10g。共服3剂,大便解下许多黄色粘液,胃脘之痛立止,鼓起之包遂消,病愈。(《刘渡舟临证验案精选》1996:95)

3、临床多合方:胸胁痛甚,合四逆散;伴口苦、寒热往来,合小柴胡汤,名柴陷汤;上腹部满痛、便秘者,合大柴胡汤。

4、与大柴胡汤的鉴别:本方与大柴胡汤证均主心下痛、呕吐、便秘,但大柴胡汤证心下满痛,其腹胀明显,而本方证胸闷痛为主,心下按之才痛。前者是消化道的反流,后者是呼吸道的感染。

文源:经方学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