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产后头痛简述

 循天园 2021-08-29

       产后诸病中,产后头痛较为多发。多发生于小产或流产之后,伴有产后小腹疼痛不适、情绪异常等症状。

       产后头痛属于中医学“中产后病”范畴,其首载于《金匮要略·妇人产后病脉证治》:“新产血虚,多汗出,喜中风,故令病痉;亡血复汗,寒多,故令郁冒;亡津液,胃燥,故大便难。”其中“郁冒”即包括头痛在内,说明了妇人产后营血津液亏虚的病理特点。仲师认为妇人产后头痛主要因于体虚失养,复感外邪。即由于体表肌肤毛孔张开,风寒之邪气乘虚而入,循经上扰而致头痛。清代周扬俊所著《金匮玉函经二注》言:“血大虚,则卫外之阳因而不固,必多汗而腠理疏也,疏则邪易入之。”

       宋太医院所编《圣济总录》中言:“论曰头者,诸阳所聚,产后气血虚损,风邪客搏阳经,注于脑络,不得疏通,故为头痛也。”阐述了产后头痛的病机为气血虚损,风邪搏于阳经,留注于脑络,疏通不畅所致。而明代《景岳全书》中论之最详:“盖临盆之际,多有露体用力,无暇他顾,此时或遇寒邪,则乘虚而入,感之最易。”以上都说明了妇人产后气血津液虚损的特点。在《医宗金鉴》中则将产后头痛分为血虚和瘀血两类,认为由于产妇处于特殊的生理时期,易出现外邪侵袭或清窍失养的头痛,同时也可伴有夹瘀、阴虚的情况。

       由于产后头痛有血虚清窍失养,邪害空窍的病机特点,因此产后的调养方法总不离养护气血、外避邪气两方面。

       养护气血 《景岳全书》云:“凡产后气血俱去,诚多虚证,然有虚者,有不虚者,有全实者。”虽然妇人产后大体以血气虚弱为主要特点,但仍需要仔细辨别是否有其他原因引起,如血瘀、风寒外邪等,对于纯虚无邪者,一般可采用补养为主,御邪为辅的方法,如荆防四物汤;对于虚实相兼,如兼夹有血瘀、气滞、外邪者,可酌情采用桂枝汤、生化汤。

       外避邪气 《景岳全书》指出:“若产在春夏,宜避阳邪,风是也;产在秋冬,宜避阴邪,寒是也。故于盛暑之时,亦不可冲风取凉,以犯外邪……”对于妇人新产,虽不至于完全身处封闭的空间中,但仍需要格外注意避免风寒的侵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