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国产自动化公司打不过西门子? 中国制造一向以低成本而著称。这听上去像是说,凡是低成本制造,中国所向披靡。 然而,还真不是这样。 在自动化领域,可编程控制器PLC以其编程简单、成本低廉一直是稳稳地常青树产品。但这个领域,中国PLC制造商,还完全没有形成决定性的力量。 从九十年代开始,基本就是西门子、罗克韦尔和三菱电机三巨头雄霸。可以说,PLC三甲不可动摇的地位,持续三十年。这期间有很多挑战者,但格局并无变化。被称为小华为的汇川正在积极突围PLC领域。2020年汇川收入不到120亿,但目前市值已经接近2000亿。真是令人惊人的溢价。那么汇川能在PLC领域,杀开一条血路吗?目前看,尽管四处挖人,但还是很难。 为什么国产PLC打不过西门子?原因有很多,先说国内资深前辈所点出来的一条。 看看西门子培育用户的方式,就是大量以极低成本给许多工科大学提供PLC实验室,使得好多的大学开PLC的课就按机型教学。大学课堂里,从来不会介绍PLC控制标准的这些通识性内容(如IEC 61131-3标准规范等),而只传授西门子PLC的使用方式。 西门子花费大气力,扶植像机械工业出版社这样的出版机构,出版大量的西门子PLC的使用教科书。甚至培养和支持了像重庆大学某些教授团队,写了许许多多西门子PLC、人界面HMI等的畅销教科书。据说有的书已经销售二三十万本。 这使得西门子PLC有了庞大的使用者基数。如果说工厂里PLC使用者,决定采购何种品牌,那么大学里的培训教材就是第一采购指南。 教育部自动化教学指导委员会召开的会议上,也有很多人对PLC的通识教育很感兴趣。但没有人能够改变这个局面,也很少有大学能够落实。时至今日,这种状况难有改变。西门子的PLC首先充斥工科大学的实验室,其次充斥了高职高专的实验室,对应着则是西门子PLC书一定是畅销书。 与此同时,西门子主导的智能制造大赛,都是以西门子的产品进行实战演练。今年已经进入了十五届,都是教育部官方认可。全国近600所高校、1000余学院参加,可谓是深扎广耕。既得宠得势,又得人才向背,自然录得天下。 这样做其实并非西门子的孤例。三菱、罗克韦尔的培训教材和院所实验室也是同样的套路。哪个大学,会拒绝企业主动提供的硬件、软件和配套教学书呢?而它带来最直接的结果就是,各科大学,各个技校的毕业生,就会成为这些PLC品牌的超级粉丝和拥趸。这可是吃饭的家伙。 这是一种非常隐蔽地培养市场统治权的方法。高校职高的认知与技能培育,会逐渐发酵成令人窒息般的垄断。大学教育者只是从前端只看到了一块面团,而真正面包的生意,是老师们根本没有见到的市场。 可以说对于国产PLC而言,商战市场还没启动,就已经输在大学里。那是来自一个遥远的阵地。市场之战,不在江湖,关乎庙堂#自动化风云录##供应链攻防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