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夸夸我身边的好同事

 新用户9913Bpb0 2021-08-30

夸夸我身边的好同事

/徐语浛

开场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夸夸我身边的好同事》。你们一定很好奇,为什么要选这个主题?我也相信此刻,你们会冒出一个又一个的问题:夸谁呢?夸我吗?我都有哪些优点呢?徐老师怎么就看见了我那么多优点呢?好,我来解释一下。都说会夸奖是老师必备的技能,那就要刻意练习,而夸奖人不是我的强项,更需要好好练习了。犹记得四年前刚来桐小不久的某一天,经过一楼办公室,看见陈婷老师亲自设计班级演出的一些道具,我随口一夸。陈老师的反应出乎意料:“你嘴巴好甜啊!”那时候我觉得好尴尬呀!我心里就想,坏了,肯定夸得不自然,恶心到她了,瞧我这张笨嘴呦!那个时候我就在琢磨,怎样既表达了自己对他人发自肺腑的欣赏又不会让别人起一身鸡皮疙瘩?今天,我想挑战一下自己。

过渡:要不,咱们先来一个小小的互动吧?猜对了有——掌声!我要夸三位同事,我来出题大家猜哈。第一位号称“迷弟迷妹收割机”,第二位人称“便利贴女神”,第三位在我心目中就是一个移动的爱心厨房。他们是谁呢?你们能猜出来吗?

正文:那我就从你们猜出来的陈老师开始讲。

陈老师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母爱力爆棚!她对学生可真好,时不时地亲自制作美食犒赏他们的胃。中秋节的前一天,她就从家里不嫌麻烦地拎了大袋小袋的家当来:料理机,烤饼机,高压锅,两大包的红豆,黄油还有白糖。看得我目瞪口呆:陈老师,这是要做啥哩?原来,她要让四(2)班的孩子“做月饼,庆中秋”,体验自己动手的快乐,师生共度难忘的传统佳节。这可把隔壁班的班主任开心坏了,因为陈老师还向四(1)班发出邀请。那天下午,两个班的孩子全挤在四(2)班教室,热热闹闹欢天喜地迎中秋。我相信,陈老师已经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赢得孩子们的心了。开学伊始,陈老师就放大招,令我对陈老师的美食充满无限的遐想。还记得教师节那晚聚餐,我随口说了一句“鹅掌醉黄瓜真好吃!”,没想到被陈老师听到了她快速回我一句:“你喜欢吃,我可以做给你吃!”哇,那是一种非常温暖、贴心的感觉,直到现在还在我心间流淌。陈老师,我可是期待你做出更多的美食带到办公室分享哦。

接下来要夸一夸“迷弟迷妹收割机”了!初来乍到的他在短短的几天内,就能在五(2)班圈粉无数,所以我就送了他这样一个雅号。学生们悄悄地议论:你们觉得哪位老师最温柔?选票结果是陈钦管老师以无可匹敌的票数当选“最温柔老师”,在此我先要祝贺一下陈老师。据我观察,温柔只是陈老师“以柔克刚”的一项武器,他的另一样本领就是传说中的“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一天下午,陈老师正在电脑前敲字,样子十分投入。突然,他像一根弹簧一样从座位上瞬间弹了出去,风一样冲出办公室,紧接着楼梯口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原来,他把排队去功能室上课的学生又悉数叫了回来,站在教室门口重新排队。学生没有按规矩排队,边走边说话,班干部非但没有组织管理,还管自己跑了。陈老师好生教育了一番,字字在理,孩子们都低着头,沉默了。陈老师的故事还有很多,比如重新激发家长的热情,五个家委名额在几分钟之内被一抢而光;为了排练“朴树下故事会”,一直留到傍晚六点才伴着斜阳回家。想必大家多多少少有点了解,我也不再赘述了。归根结底,陈老师将一颗心完完全全地交给他热爱的事业,不曾有过一丝懈怠,这样的坚守怎能不令人动容呢?

下面,我要隆重推出“便利贴女神”戴美珍老师!她的办公桌很有特色,被各种颜色的便利贴铺满。她直言,自己记性不好,用这种方法可以提醒自己处理一天中那些重要的事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我最佩服戴老师富有创造性的工作,她时常灵光乍现,教学中的好点子就出来了!而且,她的每一节课都是认认真真备好才去上课。正如她所言,如果不这样,那天上课就感觉不踏实。戴老师务实勤勉的作风同样激励人心。

最后,作为二楼办公室的一员,即使红着脸也要夸一下自己。我的勇敢连我自己都感动了!这不,我教起了语文,把自己逼出舒适区,逼进学习区。(此处应该有掌声哈)然而,作为新手语文老师,我的烦恼与日俱增。周校说,他正在致力于打造一所“让自己孩子放心读书的学校”,我也想让自己发一份光一份热。可是,就在开学初,我兴奋地跟朋友分享:“这学期我转学科了,改教语文了!”朋友的回复非但一点不热烈,还兜头给我浇了一盆冷水:现在转行,太迟了!误人子弟!起初我有点气愤,这是我朋友吗?怎么说话的?后来转念一想:此话有一定的道理。如果我不去熟悉教材,不研究教法,不了解语文要素,不把握新课程标准,不建构小学语文教学的整个体系,瞎教一气,乱上一通。我这不是真的误人子弟了吗?想到这儿,一股冷气从脚底一直升到头顶,我可不想背负这样的罪名!从此,朋友的话像警钟一样时刻在我心里敲响。我立刻想起了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发出的呼吁:我亲爱的同事们,你们决定了高年级的教师的时间!如果我们不在小学阶段给孩子夯实基础,他们就不停地处于填补知识漏洞的忙碌中。我们做好了自己的分内事,相当于为初高中的教师们节省时间。没错,这句话就是说给我听的。我之所以尝试语文教学,也是打心底里认同语文的基础性和工具性。语文学好了,其它的科目也能学好。有句话是这样说的:“任何一个人都不是一座孤岛”,我稍微作了改动,“任何一门学科也不是一座孤岛”,听起来像废话,是不是?但自从接触语文课以来,我的这种感受就更深了。以四年级语文上册为例,第一单元的语文要素是“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自然之美。”重点在于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力,我理解为初步渗透美学。在第二课《走月亮》中,通过对课文的深入理解,逐步打通学生的五感,充分调动视觉、听觉、嗅觉等感官,来激发学生情感,从而用美的画面、美的语言滋养孩子心灵。学生的感受力增强了,他就能更好地领略音乐课上的音律之美,感悟美术课上的创造之美,体验体育课上的协调之美。再比如,第二单元的语文要素——阅读时尝试从不同角度去思考,提出自己的问题。让学生学会提问,实际上锻炼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提高思维品质。这种思维品质,数学课、科学课和英语课都非常需要。学科之间的联系如此紧密,可以说牵一发而动全身,作为语文老师,我能不感到任重而道远吗?

尾声:周校曾说过,“关起门来,你就是国王。”亲爱的老师们,我们都是桐小每一间教室的“国王”,愿我们真诚地服务好我们的“子民”,为他们的成长铺路搭桥,为他们的童年插上一对绚丽而坚实的翅膀!

如此,便心安理得。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