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共读《给教师的建议》56-60

 新用户9913Bpb0 2021-08-30

共读《给教师的建议》56-60

12封信

尊敬的老师们:

大家好!

上周两位老师到珠海参加教博会,回来不仅给我们带来了吃的,还给我们带来精神食量。她们用自己的勤学,给我们带来了大量的信息,让我们感受到了这次教育盛世的魅力。

人的学习始终是这样,一种是自身的阅读和实践,一种是外出的学习和思考。每一次老师们外出学习,我都非常期待他们回来的汇报,因为从他们的汇报中,我也能学习到很多东西,还能感受到他们学习的状态,一段时间的精神面貌。

苏霍姆林斯基说,一定要在校园里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生活。的确如此,只要老师们投入到学习中去,收获更多的东西,才能感受到学习的魅力。

第五十条建议

让孩子们心里的诗的琴弦响起来

书中提到的为什么孩子越到高年级越不会学习,是因为我们没有足够的智力训练,也就是没有进行足够的的专门工作来发展学生的能力。学生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是重复着别人的思想。他们的任务是识记、保持和再现。

这种现象就是我们平时最常见的,所以我们说小学学生的成绩是具有欺骗性的。到了初中,并不是小学学习好的同学,就能会学习。那么,为什么小学学得好的同学,到了初中不会学习呢?看了这一条建议,我们就明白了其中的道理。那就是,我们没有让学生发展能力,而是让他们识记和再现的过程。

书中以词语和儿童创作为例,要让这些词语成为学生的深刻个性的东西,就应该带着孩子们到大自然中去用词语来创作。那么,带孩子用词语创作,就要交给孩子们观察和发觉各种事物和现象之间的众多关系。孩子们在大自然中观察到现象,写出来的故事,就是思维的结果。就是训练学生的智力,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的思维就得到了发展。

用现在时髦的术语就是要发展儿童的高阶思维。我们现在的教学就是缺少让学生思考的时间,缺少的就是安静时刻,一堂课总是热热闹闹。学生可能从始至终就没有思考过,长此以往学生就不会思考,也就是变成了学段越高,学习能力越差。

第五十

带孩子们做环球“旅行”

小学教师应当努力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使他们由他们认识家乡的田野和树林而逐渐扩大到了解祖国以至全世界的自然界和生活。

以上这一句话是这条建议的开篇之言。通过旅行,了解世界各地的生活和自然界,这是多么美好事情。虽然这不是一种真正的实地旅行,但是通过这样的一次经历,一定会激发学生去看世界的兴趣。

老师通过这样的介绍旅行,不仅是让学生对祖国的大好河山的了解,更是对学生的一种爱国主义教育。这样的爱国主义教育,又是学生完全不知道的情况下进行,他们对祖国各地的自然景观充满无限的遐想和憧憬。

这样的旅行,不仅看到了自然景观,更是让学生去关注世界各地的人生活状况。了解了更多民族的生活习俗,了解世界各地的贫富差距,又让学生懂得生活的不容易。这样的旅行,不就是一次很好的德育教育吗?

我觉得我们每一个老师,都可以利用一些课余时间,把自己外出旅行的见闻与学生交流。我想这样既可以扩大学生的视野,又可以增进师生之间的友好关系。

第五十

思维课”——到自然界去“旅行”

用记忆来代替思考,用背诵来代替鲜明的感知和对现象本质的观察,这是使儿童变得愚笨,以至最终丧失了学习愿望的一大弊病。

书中用“生物和非生物”的教学给我们详细解读了大自然是一门非常好的思维课。但是,我在想我们的教学又该如何这样完美地与大自然进行结合呢?在具体的教学中,我们不会有如此刚好的大自然现象可以观察和运用。

这种思维课,包括前面第五十六条件建议也是一样,都更适合我们的幼儿教育。因为幼儿园的教育,相比小学的教学更具有浪漫性。或者说,他们没有考试的任务要求,可以经常带着孩子们做类似于“生物和非生物”的教学。

第五十

识字教学应该跟图画紧密结合起来

儿童识字是学习的一大关卡,有的儿童可以顺利的通过,有的就表现得很吃力。苏霍姆林斯基给我们的建议,是与图画紧密结合起来。为什么是图画呢?

因为人类一开始就是从读图开始的,自然读图的能力就更强一些。在儿童看来,生字和拼音都跟图画一样,都是一幅幅画。所以,我们如果用图画的形式,来展开这两个方面的教学,可能更受学生的喜欢。

温州的林乐珍老师编的《胖园历险记》就是利用图画的形式来教学拼音,而且她们在教学中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这就是一个很有力的证明。

六十

必须教会少年阅读

苏霍姆利斯基在本书中非常强调阅读的重要性和作用,在前面一些建议中我们就已经谈过这些问题。

在这一点上,我们已经不需要再多的啰嗦,大声朗读、默读、有表情的朗读,每一个都不能忽视。一定要在小学阶段,落实好这些任务。

这一次就分享到这,下一次共读任务第五十六条至第六十条。

祝大家一周愉快!

                                 与大家同行  周国平

                                二〇一九年十一月十八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