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夜晚家访:也是一种惯例

 新用户9913Bpb0 2021-08-30

夜晚家访:也是一种惯例

20年前,我们每一个学期结束,都要家访发放成绩单。这是学期结束的一个重要标志,成绩单发放完,一个学期的工作结束了。那时家访,学校没有要求我们签字,没有要求我们拍照。但是,我们都会挨家挨户地去家访。

那时,家访就是一种惯例。

后来,学期结束了,成绩单在学校发放,家访就开始慢慢被人忽视了。为此,教育行政部门出台家访的规定。为了执行到位,要求老师们家访时必须请家长签字。可是,有一些老师觉得家访也没有什么好说的,认为家长没有什么必要,于是就请家长在教室里签完字,就不去家访了。

慢慢地,这也成为了一些老师的惯例。

再后来,管理者发现了这样的问题,又开始提出拍照存档的要求和规定。说实话,我对拍照是有点不喜欢的。尤其是,一些务工子女的居住条件不太适合拍照,孩子们也就不喜欢被拍照。所以,我都跟老师们说,不要为了存档而去拍照,而是要和孩子以及家长们合个影。于是,现在我们的家访,就有了签字和拍照的程序。

当然,这也就成了一种惯例。

在我们学校,现在又有了一种惯例,这是一种怎样的惯例呢?这种惯例又是怎么来的呢?

虽然学期还没有到结束那一天,但是最近的几个晚上,我们学校的老师已经陆续开始家访了。为什么是晚上呢?因为一些家长是晚上八点以后才下班回到家,早去了还碰不到人。

一个月前,由学校组织的专题家访,我们看到了许多家庭教育的问题,也听到了许多令人痛心的家庭故事。昨天下午下班时,已经是五点半了。楼下停车场里还停着几辆车,而人又不在学校,我就知道他们肯定是去家访了。

我拿起电话,拨通了陈老师的手机,他告知我接下去要去的学生家,并且在微信里发给我定位。我打开定位,看着地图上显示的路名,突然有一种城市般的感觉。这么熟悉的小村庄,我从来不知道它还有这个路名呢。

仔细看了看地图上的方位,我才知道这是哪个地方,对于我而言根本不用导航。没几分钟,我就来到了学生家楼下,陈老师在车里等我。

这是一个疫情期间,从安徽合肥转回来的学生。孩子的成绩不好,某些习惯也有问题。一直以来,老师们都和家长保持着很好的沟通和交流。我们一进家门,就看见已经泡好了三杯热乎乎的养生茶。两位家长特别热情,一直在感慨我们的老师特别细心,特别热情,让他们特别感动。他们说,他们从来没有遇见过这样的好老师。

我想正是因为我们老师平时的付出,得到了家长们的肯定。也正是有了这样的家访,才会有听到家长的真心点赞。与我、与老师,得到这样的点赞都是内心愉悦的。

晚上十点半,一个家长在朋友圈里发了这样一条信息:用言语播种,用彩笔耕耘 ,用汗水浇灌 ,用心血滋润 ,甚至可以说用生命在付出,一点都不觉得夸张。2021/1/27/晚十点多,图的这一幕让我对桐浦小学六(1)班老师有了更多的感动和感激,为了我们的孩子这么晚了还在路上一家一家的去家访,这就是我们敬爱的老师崇高的劳动。感谢有你们辛勤的付出。

原来,是另外一组家访的徐老师倒车时,不小心差点把车倒进了田里。还好,几个家长共同出力,把车子移出来了,有惊无险。但是家长的这个朋友圈,已经感动了我们老师。

昨天晚上,我在校委会群里发了一条信息:

夜晚家访,似乎已经成了我们学校家访的一种惯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