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今天,我们可以怎样当校长

 新用户9913Bpb0 2021-08-30

今天,我们可以怎样当校长

——读周国平《书信的力量》

张家鸿

读周国平《书信的力量:“百草”校长的99封教育书信》而不感动者,其人心中必无柔软之处。为该书写序的山东省正高级教师孙明霞老师如此说道:“周校长那么用心地坚持给老师们写信,一写就是四五年,不只是给老师写,还经常给学生写,给家长写,就像一个知心朋友那样,看到你的笑、你的苦、你的泪、你的惑,然后设身处地地分析,给出建议,没有说教,没有命令,没有口号,而是随时分享老师们的喜悦、分担老师们的烦恼。”周国平既是学校的校长,又是老师的朋友,于一封封信中将心比心地把问题找出、把建议提出,依靠的是一颗热腾腾的心。茫茫人间,有多少个校长,就有多少条成长之路。我以为,支撑着周国平多年提笔写信且让他乐在其中,又推动他自身成长的正是他的三种意识。

以教师为中心的服务意识

201992日给全校教师的信中,周国平这样写道:“老师们,学校教育,从根本上说就是一群积极向上成长的老师,带领一群孩子积极向上的过程。”因此,学校的发展取决于教师的活力与战斗力。教师如果不思进取、缺乏自主成长意识,当一天教师上一天课,学生必然跟在背后亦步亦趋,何来少年应有的精气神?把时光的车轮倒转 至2018326日,周国平因瑞安桐浦镇中心小学的老师们在班主任基本功大赛、暑期学区师德培训演讲选拔赛中取得佳绩,而倍感高兴。“当有人告知我这个消息时,我真心为老师们的成长感到高兴和自豪。就是因为你们的努力,才会取得这样的成绩,从而才会引起别人的思考。我觉得,我们可以为此感到高兴,但绝不能因为取得好成绩而沾沾自喜。因为我们的进步,推动了我们这片土地上的教育向前走了一点点。”唯有教师进步,学校才能发展,教育才能向前。在更早的时候即2017215日的《习惯成自然》中,他提到戴晓珍老师搬回全班桌椅、徐祥平老师坚持每周读一本书、陆壹老师一个月给家长写一封信、张丽娜老师假期里给孩子们录制音频故事,这些故事先是装在周国平的心里,而后自然而然地流露于他的笔端。

不止是前面提及的三封信,在许多书信中周国平详细记录着老师们的闪光点,可知忙碌于日常的周国平心中一直装着老师,观察着老师们的脚步、聆听老师们的声音、感受老师们的变化、感动于老师们的成长。居于学校“最高”位置的校长可以有何作为?可以如周国平这般地,及时地给老师们鼓励、鞭策,为他们打“免费的广告”,让他们的闪光点为更多人所知。他说:“我一直在努力推动大家阅读和写作,原因就是要点燃大家主动成长的内心之火。”

此外,还有语重心长、娓娓道来的建议。

如何听讲座?周国平从三个层面来分析,一是准备工作,二是如何聆听,三是学会思考。如何聆听又分成两个方面:第一,要排除一切干扰,静心聆听;第二,要学会做笔记。学会思考一节中,他又着意强调在思考的基础上,与演讲者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是非常好的学习方式。他鼓励老师们把开学的工作做好。他说:“开始的第一节课,我们用一种好玩的游戏在学生中赢得良好的第一印象,是非常重要的。每一个人都有自己所擅长的一面,只要我们真心为学生着想,所有的点子都是可爱的,所有的努力都是有价值的。”好玩的游戏,不只是学习。所有的努力,不只是教学。一人一面,千人千面。可以是一道喊口号,可以是开个主题班会,可以共看一个视频,可以分享一本好书,可以有更多更多的尝试。

许多时候,建议中带着一定的火药味。《比开头更重要的是过程》批评流于形式、没有跟进与落实的师徒结对。师不带不教、徒不跟不学,“这样的师徒结对就不可能对老师的专业发展起到作用。”因此,他极力强调把过程做好。“强调过程,意味着我们要付出更多的时间,意味着我们的工作要更注重细节。”心有原则,有所争取、有所坚持之人,才会有不平则鸣之时。

正因为把教师放在学校的中心位置上,周国平才会常常想他人之未想、不想、懒得去想之事。在这里,会议既寻常又不寻常。寻常的是它的名目与别处没有不同,不寻常的是这里把会议开成教师成长的课堂。这次围绕着这个话题,下次探讨另一个问题,再下次争取解决别的难题。在这里,放假前学校会发给教师每人一张购书券,引领教师在假期读书,并且写出自己读书的真实体会。读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时,“读不下去也要啃,一页一页地啃”。

以教师为中心的服务意识,即明了教师的成长对于学校发展的深远意义,从而把教师放在学校的中心位置上。凡事从教师当下出发,凡事从教师未来着想,凡事皆以教师的成长能否真正实现为最终的考量。周国平是如此说的,也是如此做的。

把自己置身教师中间的平等意识

诚然,校长是学校里最大的“官”。校长乃一校之长,是学校的第一责任人。但是,倘若时刻把“长”字理解为长官,长期以往,势必在教师面前形成高高在上之势。即便不颐指气使,也会慢慢地疏远与教师之间的距离。成为教师不愿亲近、不愿说心里话、不愿意提建议的“长官”。周国平却不是这样,他在书信中常常拿自己举例,表达自己的心里话。讲自己的收获,更讲自己的困惑。如此,则会慢慢拉近自己与教师之间的距离,久而久之必然使自己成为教师成长的知己与同道。

如何过一个充实又有意义的暑假?选择或做法因人而异。周国平在八月底的信中分享了自己的做法。于写作上,他一共完成25篇文章,其中一篇是5000字左右的论文约稿;于阅读上,他读完《堂吉诃德》《鲁宾逊漂流记》《优秀是教出来的》等书籍;于外出学习上,他先参加教育局组织的培训,后自费参加苏州、厦门等地的研习活动;于比赛上,他参加瑞安市校长论坛与温州市总工会组织的“讲身边人故事”比赛。单是以上这些,只需做到其一,它所带来的精神福利已算得上可观。即便如此,周国平也深知,比起优秀的人,他做得还不够。

可以想见,这样的校长在教师的心中会处在怎样的位置,这样的校长会给学校带去怎样的影响。这么多的事情,这么多的任务,如此投身其中,累吗?不累!周国平在信中自问自答。为何不累?因为自己享受并沉浸其中。享受并沉浸于某一件事中,校长可以,教师也可以。这是每个人都可以达至的境界。

评价一个人优秀与否,有时候是比较出来的。但是勤奋则无须与他人比较。古往今来成就一番事业者,无不是勤奋这种品质的践行者。单是凭借勤奋,周国平就可以成为教师成长共同体中引人注目的一员,甚至可以说是教师们的榜样。202026日,回望自己走过两年半的校长生涯,周国平告诉老师们,自己一共写了307篇文章。“作为校长,我很清楚。如果想让老师阅读,就必须自己先阅读;如果想让老师们早到学校,就必须自己先到学校。”周国平深知示范的深远意义。所谓示范,就是把自己放在与教师平等的位置上,平起平坐、平坐平视、平视平做。教师有困惑,校长也有困惑。在不只一封信中,他提及自己初为人师时的尴尬。身为班主任的他,让学生把砸坏的凳子带回家修理,因为家长是木匠。然而,却换来木匠家长把凳子重重砸在办公桌上的“嗡嗡”声。家长以为班主任看不起他,认为他赔不起凳子。

周国平想告诉老师们的是,自己是校长,更是教师群体中的一员。校长不就是不普通的教师?“不普通”指的是责任更大、担子更重。在提及自己动手解决排污管堵塞与拿起扫把从三楼扫到一楼之后,周国平论说自己对自身自责的理解:“其实,我当校长很简单:做我能做的;做我可以做的;做好自己的同时,能够影响到身边的人,让身边的人变得更好!”

着眼于学生未来的成长意识

“作为老师,可以撇开一些教育理念,单就把学生放在心上,也许就足以撑起一片教育天空了。”这是看到学生返校看望老师、师生之间其乐融融后的感悟,这封信的标题是《让学生长大了回来看看老师》。信中的这句话与其说的是师爱,倒不如说体现的是周国平着眼于学生未来的成长意识。学生感恩于老师当年的教育、引领、帮助、鼓励,故而老师给的这份情、老师的这个人,都被学生牢牢地记在心中,甚至成为永恒的牵挂。多年未曾谋面,一旦见面便如往昔般亲切,师生之间没有任何距离。学生的成长不能单看成绩,也不能单看他在校园里的表现,而是既要看成绩,更要看他日后长成什么样的人。

成绩高的学生就是好学生?成绩差的学生就是坏学生?除却成绩,还有没有别的评价学生的方式或路径?周国平在信中没有直接回答这些问题。但是他重视活动、提倡活动,深知组织、举办各种活动的长远意义。尤其是对那部分极少在学习上得到认同的学生而言。调皮的小男生张霖竟然在一次比赛中获得两枚银牌并且两次站上领奖台,在他上台领奖时,校长为他拍照留下美好的瞬间。只见“他摆出'胜利’的动作,显得特别高兴和自豪”。就是这样的一次活动、这样的一次展现,在周国平看来,或许能够影响孩子的一生,即便不能,至少让他拥有美好的回忆。活动不是课堂或教学附庸,它有着与后者同样重要的意义、同等高大上的位置。

如何才能更好地引领孩子们成长?这是一个众说纷纭的话题。然而,需要专业的教学水平和高尚的师德情操是定然的。周国平在这本书里对此也多有论述,这其中最可贵的、亦即最稀缺的是童心。“拥有一颗童心的老师,更加容易和孩子产生共情,愿意体会孩子们的喜怒哀乐。拥有一颗童心的老师,她更加温柔与善良。当孩子们遇到困难时,更愿意去帮助他们。”这句话提醒的是老师,其实期待的是孩子们的未来。拥有童心之师,才能贴孩子之心。站在孩童的角度、立场,思考问题、看待问题、解决问题,是童心闪耀的体现。记得自己曾经也是个孩子,这样的老师才能拥有童心,才会深刻地意识到唯成绩论与唯功利论是极其荒谬的。孩子的心需要鞭策、鼓励,也需要理解、陪伴、感动。更多的时候,学生的成长是童心与童心相伴相随的水到渠成。

成长是逐渐意识到真善美的意义,并且逐渐拥有、拥抱真善美。求真,乃教育之本意。然而,求真在校园里受到严峻的挑战已是不争之事实。201656日在《做真实的自己》这封信中,周国平特意论及校园里作假的弊端。“因为我讨厌作假,作假本身就意味着我们的教育失败了。”校长或教师作假,学生必然跟着作假。学生倘若作假,日常的教学实践付出再多都只会付诸东流。为师之人,何来颜面站在讲台上要求学生为人真诚、做事真心?教育即立人,立人之人如果不是大写的真人,何以立他人为人?大写的“人”是真诚的、善良的、高贵的、勤勉的、乐观的、热情的。真诚倘若丢失,势必引发他种品质的日渐矮化、空乏。“你或偷懒,或勤奋;你或真心对待,或弄虚作假,他们心中都有一杆秤。只不过,现在你是他老师,他不敢;等长大了,他就会瞧不起你。”这是周国平对每一个教师,也是对他自己的警醒。

写信的目的何在?“我始终保持每周给老师们一封信,并不是我有多能写,更非我多有水平,而是期望能引发大家的思考和交流。希望持续专注地做一件事的态度能够感动大家,让大家共同朝着明师的方向努力,再努力。”写信为的是老师,为的是学校,从更加长远的时光来看,同样为了学生。《书信的力量》是承载着校园文化,铭刻着校园故事,势必成为师生们多年以后津津乐道的话题。

这本书教师可读,学生更可读。读过之后,他们会深深地记得这是百草园的故事,这是老师们的故事,这里有母校的百般往事,这里回荡过自己的欢声笑语。年以后,当初的少年回到校园里,他们记得最牢的是:有这样一个校长和这样一群老师在百草园里行走过、呼吸过、欢笑过、思考过、努力过。这不就是最好的教育吗?多年以后,当初的少年即便忙于工作、无暇回到母校嗅一嗅草木芳香,百草园和老师们依然会被安放在心中最柔软的角落里。

(周国平著《书信的力量》,浙江大学出版社20214月版。)

作者简介

张家鸿:中学语文教师,福建省作家协会会员、福建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泉州市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教师博览》(原创版)签约作者。文章见于《文艺报》《北方文学》《福建文学》《文学报》《边疆文学》《人民日报》《中国文化报》等报刊。曾获叶圣陶教师文学奖、伯鸿书香阅读奖、泉州青年“五四”奖章、泉州文学奖、《泉州文学》年度优秀作品奖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