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秋季进补应以清补、平补为主,不宜温燥和滋腻】

 中医逆龄道与术 2021-08-30

进入秋季,人们都习惯通过进补来弥补夏季酷暑损耗的养分,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但往往很多人秋后进补没有收到很好的效果,反而出现了食欲不振、腹痛、腹泻等症状。诚顺和名老中医张林茂主任提醒市民,脾胃功能是否正常直接关系到进补的效果,中医认为初秋人体脾胃功能处于休眠状态,清补更有利于人体吸收,而不宜进补滋腻的食物。

张林茂主任说,进入秋季以后,人体阳气渐渐衰弱,阴气渐渐增长,脾胃功能更易下降,使消化吸收功能处于“休眠”状态,若此时大量进食滋腻的补品,肯定会骤然加重脾胃负担,导致脏腑功能紊乱。因此初秋进补宜清补而不宜过于滋腻。所谓“清补”就是补而不腻,适当食用药具有健脾、清热、利湿的食物或物,一方面可以使体内湿热之气排除,另一方面能调理脾胃功能,为中晚秋乃至冬季进补奠定基础。比如山药、莲子、菱角、板栗、藕、红枣等,它们具有补中益气的功效,还可以选择山楂、白萝卜等消食健脾和胃的食物促进食欲。目前进补不宜大量食用肉类,可以以粥类食物过渡,如山药粥、红枣莲子粥、荷叶粥、绿豆粥、红小豆粥等。

进补要以营养均衡为原则,肉类中尽量少吃羊肉、狗肉等温燥食物,避免上火、口腔溃疡、便秘等。可以吃些鸡肉、鱼肉、鸭肉以清热、利小便。多吃些新鲜蔬菜、水果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水果以梨、甘蔗为首选,其次荸荠、香蕉、枇杷、葡萄、石榴等也有很好的润燥功效。菜类可选择冬瓜、丝瓜、油菜、菠菜等,芹菜、豆芽菜还可增加膳食纤维、促进排便。另外,可适当选择一些提高免疫力的食物,如香菇、芦笋、大蒜、番茄、白萝卜、蜂胶、酸奶、牛肉等。值得注意的是,秋补食品不宜单一不变,避免造成营养素摄入不全,应经常变换饮食内容,食物多样化既能促进食欲又能保证营养素的均衡摄入。

张林茂主任介绍,所谓“清补”,主要是指补而不腻,适当食用一些具有健脾、清热、利湿的食物或药物,一方面可以使体内的湿热之邪从小便排出, 以消除夏日酷暑的“后遗症”,另一方面能调理脾胃功能, 为后续乃至冬季进补奠定基础。因此,除了阳虚体质者外,不要过多食用温热食物或药物, 如羊肉、狗肉、人参、鹿茸、肉桂等, 否则极易加重秋燥。此外,秋季进补还应因人而异, 身体虚弱、患有慢性疾病的朋友, 最好在医生指导下辨证进补, 以达事半功倍之效。

张林茂主任说,温燥常损伤人体的津液, 引起皮肤干燥、舌红少津、毛发干枯、大便干结、口鼻咽干、胸痛干咳、少痰等症状;凉燥则伤肺,使人咳嗽痰稀、咽干唇燥、鼻塞不通。无论温燥还是凉燥, 总以皮肤干燥、津液缺乏为特征。预防秋燥,可食用一些性质平和且具有滋阴润燥、养肺生津作用的药物或食物,如用白木耳或黑木耳炖冰糖,或用玉竹、沙参与鸭一起煲汤,还可以把黑芝麻炒熟、研末,用蜂蜜调服。水果方面,以梨、甘蔗为首选,荸荠、香蕉、枇杷也是良好的润燥之物。不过,脾虚湿重而泄泻者,肺寒咳嗽而痰粘者,则不宜多吃。

推荐食疗>>四神老鸭汤

老中医常说的“四神汤”是一种性质平和的药膳,四神指的是:莲子、淮山、茯苓、芡实。这道汤水有降燥、养颜、清火、利尿等诸多益处。鸭肉可以滋阴养血,有利消肿,益胃生津的效果,也有益于咳嗽水肿,小便不利,大便干燥,食欲不佳的人。

做法:药材提前用清水浸泡1个小时。鸭肉放入冷水锅,加入3块姜片,大火煮开后捞出洗净沥干;砂锅中加入鸭肉、药材、3片生姜、2个葱结,倒入8分满热水,将汤煮沸后转至小火慢炖约2小时;当鸭肉和药材炖至熟透酥软时再加盐。

张林茂

|主任医师|研究员|

|原湖北省中医药研究院研究员|

|原省中医院学科骨干|

专家简介

从事中医临床工作近50年,师从曾任湖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院长——钱远铭教授(全国第一批名老中医之一),有多项研究成果获国家级、省级科技进步奖、发表专业学术论文40余篇,编撰出版医学专著12部,参编科教影片一部,系统研究中医内科学、方剂学,对各种中医内科的常见病及疑难杂症有独到见解。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