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种叫做“宗教”的情绪 ——《宗教经验之种种》│ 书海遨游 No.19042

 每日糊图 2021-08-30

书海遨游 No.19042

一种叫做“宗教”的情绪

——《宗教经验之种种》

推荐程度:****

(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宗教这件事)

原书阅读:845分钟

本文字数:2,564

本文阅读:8分钟

这本书是美国心理学之父威廉·詹姆士关于宗教经验的二十次演讲的逐字稿。非常特别的视角去看待宗教,或者可以说是站在心理学的角度,从生理经验和心理经验上去认知宗教。

而且并没有区别不同的宗教,虽然看的出是以天主教为主,但更多的是对于所有宗教的共性之处。按照詹姆士的说法就是,站在零碎超自然主义的立场对于普遍论的超自然主义批判。

按照詹姆士的说法,“合理主义对于建立信仰之力量低微。”“要用纯乎理智的过程证明直接宗教经验所表示的意旨是真实的,这是绝对无望的尝试。”“这种普遍论的超自然主义,很容易对自然主义投降。”

所以詹姆士把自己归为零碎的超自然主义,“这个零碎(即比较粗糙)的超自然主义容许有神迹和天命的指引,并且觉得把理想世界的作用参插在按因果关系而决定实有世界的情节之力量中间,因而将理想的与实有的世界混在一起,并没有理智上的困难。”

“他的结论大概说:宗教起于人觉得依照他的自然状态有点’不对’,不妥善,必须求得救度或解脱;皈依宗教的人觉得他与一个高于自己的权力发生联系,因此他就得救了;他并且觉得他自己,有一个较高尚的部分,与世界的这个高级权力是相连的。”

也许心理状态对于我来说,是一个新的视角去面对宗教。无论是存在判断(existential judgment)和价值判断(judgment of value)的区别,还是制度的宗教(institutional religion)和个人的宗教(individual religion),都是回归到独立的经验,避免了泛化、类化的信念。以此在演讲中大量引用了许多信徒们的信教经验表述来分析和佐证。

在我看来主要还是站在个人的宗教立场,会发现许多宗教的经验或者说成是宗教的情绪和教义、制度乃至和具体是什么宗教并没有太大的关系。

按照詹姆士的说法是,“由天主教到路德主张(Lutheranism),再到加尔文主义(Calvinism),再由它到卫斯理主义(Wesleyanism);由它,完全在严格所谓基督教之外,到纯粹’自由主义’(Liberalism)或超绝的理想主义(无论是否属于医心派),中间包括中世纪的神秘主义者、寂静派(Quietists)、虔诚派(Pietists)、教友派(Quakers),我们可以看到进步到一个直接的精神的助力这个观念的各阶段——这种助力,是个人在厄穷之时经验到,并且不根本需要教义的工具或对神和解的机构的。”

这种宗教的经验,宗教的情绪是类似的。我有种感想就是,有时我们只是在追求着这种宗教的感觉。

其实现在谈论到宗教,往往会看到过于泛泛而谈,或者就是钻牛角的辩论。就此而言,很赞同詹姆士的观点,“要对一个事物有正当了解,必须将它在环境之外并在其内观察它,并且要知道它变异的整个范围。”

其实这也是基于很重要的哲学基础,“近代唯心论的基础是康德的统觉之超绝的自我(The Transcendental Ego of Apperception)之说。康德的这个可怕的名词只是指’我想它’这个意识必定(可能地或实际地)伴着我们的一切对象这件事。”以及来自黑格尔学派的一个重要原理,“觉得一个否定,已经等于超出这个否定。”

在詹姆士的那个年代,心理学刚刚从哲学里独立出来,还是看到了许多哲学的影子。甚至这些晦涩的语言在詹姆士看来还担心描述太过于简单让大家误会,还会时不时冒出一些貌似很有康德口吻的语句,真是不太好理解。

稍微拓展一下,也许这就是语境的问题,如果习惯这种表达方式的话,那就不那么晦涩了。但对于今天心理学或宗教学的初学者,或者只是一个爱好者来说,这些文字的确不太友善。

回到书中的内容,既然是一本讨论宗教的书,那宗教的定义就非常重要了,“宗教的定义,各个人在他孤单时候由于觉得他与任何种他所认为神圣的对象保持关系所发生的感情、行为和经验。”从这个定义也能看出这本书的基调,从个体心理的角度去讨论。

“宗教所以别于道德之主要特性在于:宗教把希望变为成就,把预期变成现实;宗教不使人无穷期地追求一个在消逝的理想,它使人成为一种神圣的无限的生命之实际参与者。”

也许我可以这么说,有一种叫做“宗教”的情绪。

进而能够客观的看待,宗教和个人经验之间的关系,包括宗教现象和神经病态的联结,乃至特有的宗教情绪、宗教生活(就是以为'有个无形不可见的组织,并且我们的至善就在于将我们自己调整到与这个组织相和谐’这种信仰)等等。也以此能看到宗教的价值,就比如如果说抑郁症是最现实的,那在宗教情绪中,“他们的外部状况越来越不能忍受,他们的灵魂就越加快乐。”

当看到詹姆士的个人问答部分,他个人对于宗教的态度还是很坚定的无神论者。看到这段也许很多教徒会嗤之以鼻,或者不自觉的会建立一个防御就是,这本书是在批判宗教。但在演讲中间仍然可以保持一个相对中立的态度去讨论和分析,这也许才是真正的学术素养。

詹姆士也非常肯定的是,“宗教使在任何场合所必需的事情成了容易并快乐的事情。”这其实和心理治疗在做的事情非常类似。“心理学和宗教都承认有似乎在有意识的个人之外而能使他的生活得到救度的力量。”

从另一个角度看,“我们必须承认任何种持久的快乐可以产生一种宗教,这种宗教就是因为感谢被赠予这么快活的生存而起的颂赞。”

总体来说,演讲表达的观点在于宗教或者说宗教经验的产生有其一定的积极意义。按照詹姆士的话总结就是,“找到宗教,只是好多达到内心统一的方法之一。”

也许从心理学看宗教,用葛达德博士说的也许更直接,“宗教有心理医疗术所有的一切,并且是最好的医疗术。遵行观念,会使我们做到一切我们能做的事。”

但我们必须看到一个事实是积极的是在于宗教的共通性部分,而选择不同的宗教只是在于选择不同的美感生活。很喜欢詹姆士对于宗教的划分,一度降生(纯粹自然主义,naturalism)和二度降生(纯粹救度主义,salvationlism)的区别。23亿基督教、16亿伊斯兰教、10亿印度教、4亿佛教……大家都是在用自己的框架去重新建构着这个世界。我们不能说谁对谁错,也许只能说对于需要帮助的个体都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但最后我想让我们也要坦诚的面对皈依的另一面,“皈依,与其说是一个奋发要为善,吾宁说是挣扎要免罪孽的过程。”并不是那些冠冕堂皇乃至教条仪轨,有的只是个体内在的体验。

或者按照詹姆士的说法,“假如你使一个具备三个条件——1、高强的情绪敏感性;2、会现自动作用的倾向;3、被动性的暗示感受性——的人感受能引起皈依的那种影响,那么,你可以稳当地预测结果会发生忽然的皈依,显然的变化。”这就和催眠很像了。

所以一切都在于个体的体验,是不是带着“宗教”的体验而已。

其实不难看到还有几十亿人是没有加入任何宗教,或者说这本身也是一种宗教,只要他们过的好,又何必改变他们的信仰,何必改变他们的体验呢。你觉得好就好,他觉得好也挺好。

2019-7-8 

威廉·詹姆士 / William James

“每日糊图”:

每天发一张自己拍的照片和一段原创的文字,和你分享着生活和心情。

“书海遨游”:

每看一本书都会感慨几句,以此分享给大家,和大家一起讨论,引发更多的共鸣。

“每月一片”:

每月挑选一部当月最喜欢电影,做些感想和评价,推荐给大家。

大家可以在公众号的菜单中找到更多更详细的信息,如有任何问题,也欢迎大家随时留言反馈。

伴你一起

浸在消逝的时光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