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薛永武:人才开发视域下敬业精神的养成

 新用户5331MFnj 2021-08-30

敬业精神是在热爱工作的基础上对工作的认真态度和奉献精神。敬业精神既是一个人取得事业成功的重要主观因素,也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能够自强不息、走向繁荣富强的重要动力。
敬业精神是人生一种非常可贵的拼搏精神,也是人生走向成功的重要的内在动力。敬业精神不是先天具有的,而是来自后天多方面因素的养成。为了养成敬业精神,我们要明确职业理想,坚定职业信念,端正工作态度,培育职业情感,恪守职业道德。

一、明确职业理想

在职业选择上,每个人都希望从事喜欢的工作。过去人们常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随着社会分工的精细化和专业化,现代职业分类已经超出360行,全世界大概有2200种职业,其中我国有1800多种。
要明确职业理想,每个人都要根据自己的主客观因素,选择自己喜欢并且能够胜任的工作岗位。在选择职业时,一方面要考虑个人年龄、学历、能力、兴趣、爱好等主观因素;另一方面也要考虑职业选择的机会,考虑未来事业发展空间,以及选择职业时竞争的可能性。有的工作岗位应聘者很多,甚至千里挑一,在确立职业理想时,应该考虑自己的竞争能力。
在明确职业理想以后,就要坚定职业理想,不能见异思迁和喜新厌旧。从创新思维角度来看,我们可以赋予喜新厌旧和见异思迁以特殊的价值,即这种思维方式在某种程度上有利于激活创新思维。但对于坚定职业理想而言,任何一个人不能随意见异思迁和喜新厌旧,不能这山看着那山高,好高骛远往往会使人栽跟头。

二、坚定职业信念

坚定职业信念,体现一个人对职业的忠诚度。俗话说,干一行爱一行,就是指做人踏实,不浮漂,值得人们信任,能够在选择的职业上无怨无悔地做出贡献。
敬业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德,中华民族历来有敬业乐群和忠于职守的传统。早在春秋时期,孔子就主张人生要勤奋、刻苦,为事业尽心尽力,尽职尽责,要“执事敬”(《论语·子路》)“事思敬”(《论语·季氏》),要求做事严肃认真。其中,《论语·季氏》谈到“事思敬”的问题。孔子说:“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孔子认为君子有九种要思考的事,其中谈到“视思明”“听思聪”“事思敬”和“疑思问”的问题,要求看的时候,要思考看清与否;听的时候,要思考是否听清楚;做事要思考是否严肃认真;遇到疑问,要思考是否应该向别人请教。
从孔子这段话反思我们的职业信念,我们在选择职业时,要按照孔子上述所说的对未来职业进行认真的思考和选择,一旦选择了职业,就要学会坚守职业信念,虽然可以跳槽或者迁移,但不能随心所欲任意跳槽。人生是严肃的,对职业选择也需要认真思考,绝不能任性而为。

三、端正工作态度

工作态度是检验一个人基本素质的重要环节。我们要做好事情,要养成敬业精神,必须端正工作态度。
工作岗位千千万,但无论从事什么工作,都需要认真端正工作态度,保质保量完成任务。《论语·子路》载子路问政。子曰:“先之劳之。”请益。曰:“无倦。”子路问怎样管理政事。孔子说:“做老百姓的榜样,为老百姓操劳。”子路请求多讲一点。孔子说:“不要懈怠。”孔子这里说的“无倦”,就是一种工作态度,孔子认为管理者应该作老百姓的榜样,要为老百姓操劳,要任劳任怨,不知疲倦的忘我工作。实际上,为政者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先其民而劳,百姓才能不怨。孔子非常注重执政者的勤政,反对懒政,认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孔子这一思想对于我们树立正确的执政观,端正工作态度,非常有启发意义。
端正工作态度,能够养成我们的敬业精神,而且也是检验每个人的人生态度和对待人生理想的尺度之一。在现实中,有些人对工作总是挑肥拣瘦,拈轻怕重,享受在前,吃苦在后。这种态度显然不利于工作,也不利于人才发展。

四、培育职业情感

人有理性,也有情感。培养职业情感,客观上也非常有利于养成敬业精神。所谓干一行,爱一行,其中的“爱”字就突出了对工作的职业情感。
一个人是否具有职业情感,直接决定一个人对工作的投入程度。职业情感越高,就越能自觉地投入工作;职业情感越低,就越不容易投入工作。教师不热爱教育事业,就不可能教书育人;公务员缺乏为人民服务的职业情感,就不可能执政为民。《论语·子路》载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这里孔子对“仁”的解释,是以“恭”“敬”“忠”三个德目为基本内涵。在家恭敬有礼,要符合孝悌的道德要求;办事严肃谨慎,要符合“礼”的要求;待人忠厚诚实,显示出仁德的本色。孔子这里的“执事敬”也蕴含了对职业的积极情感。
遗憾的是,很多人缺乏职业情感,存在职业懈怠心理,缺乏对工作的兴趣和热情,缺乏积极进取的动机。比如基层公务员经常加班加点,缺乏晋升机会,就容易产生职业懈怠心理,失去主体性,降低工作热情和成就动机,造成职业情感的淡漠。


五、恪守职业道德

要培养敬业精神,还需要恪守职业道德。职业道德是人们在职业实践中形成的行为规范,本质上体现了真与善的有机统一。这里的真,是指人们能够正确认识和履行工作岗位职责;这里的善,是指人们恪守职业道德,为社会作出积极贡献。 
恪守职业道德,这是每个人都应该具有的道德素养。一般来说,要恪守职业道德,每个从业者都应该具有巩固的专业思想,热爱本职工作,忠于职守,持之以恒;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尽职尽责,全心全意履行工作岗位职责;具有勤勉认真的工作态度,脚踏实地,无怨无悔;具有积极的进取精神,勇于创新,追求卓越;具有无私奉献的精神,公而忘私,任劳任怨,忘我工作。由此可见,要培育敬业精神,就必须恪守职业道德;反之,要恪守职业道德,也需要每个人都具有敬业精神。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当然,要恪守职业道德,不仅需要有较高的素养,还需要具有较高的能力。我们一方面要具有较高的人生理想和职业理想,充分认识工作岗位的重要价值;另一方面,我们要科学设计职业发展目标,不断提高和强化工作岗位的责任意识,自觉遵守执业纪律,改进职业作风,全面提高职业技能,如孔子所言:“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论语·卫灵公》)孔子这句话启发我们,都应该敬业爱岗,先做好本职工作,再去考虑薪酬等。退一步讲,即使不考虑薪酬,只要作出较大贡献,用人单位一般都会考虑员工的利益,做到多劳多得,优劳优得。由此而论,人们常说的只管耕耘,不问收获,其实也是一种人生的智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