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沉睡的鄂王城

 点出好未来 2021-08-31
沉睡的鄂王城

湖北大冶有个2700多年的鄂王城,荒凉在一个小村旁,其实也就是一块青石碑名,一大片杂草,一些残垣断壁的遗址,早就不见二千多年前的城了。别小瞧这个地方,湖北的简称'鄂'就因它而起。不过说来惭愧,好多湖北人只知道自己车牌上的鄂字,却并不知这个鄂王城,更不晓得鄂王城过去伤心的故事。

早先鄂与楚并不是一回事,鄂的先祖是黄河流域以捕鳄为生的一个部落,后来部落王投了商纣王,封得一个鄂候,与周文王等一起被称为商朝'三大公'。商纣王因鄂侯爱直谏,便派人把鄂候给剁了,惨不忍闻啊!同时周文王也受到牵连,被商纣王关了起来,好在文王下人向纣王献美女,救主子死里逃生。周文王回去后,从孟津起兵打败商纣王得了天下。西周时,各诸候相互打仗吞并,晋国强大就吞并了鄂国。为了躲避杀戮,鄂国遗民四处流浪,由中原逃往南方,主要定居在南阳、随州、大冶三处。最后只有在大冶定居的鄂人躲过了战争杀戮,他们生存下来了,仍沿用鄂国国号。

沉睡的鄂王城

再说湖北地域的楚国,那时也是一个小国,地不出五十里,户不过千,穷得连进贡周天子的贡物都是苞茅。其实楚人的先祖还是挺牛的,也算得上三皇五帝,先祖颛顼高阳是黄帝之孙,正儿八经的皇族。可惜楚传承到熊绎,不但一点皇家气息都没了,还只从周天子那封了个子爵,地仅50里,在荆山、丹水荒僻一带,也就是今天的汉江上游。所以说湖北人呀,大可不必一说长江就滔滔不绝,其实值得湖北人怀念和骄傲的是母亲河一一汉江!

熊绎的子孙们对周天子的分封非常不满,心里一直感到憋屈,渐渐不安分起来,于是沿着汉水到处开疆拓土,在熊渠做楚王时把好端端的鄂国给灭掉了。这些鄂国人也真不堪一击,好歹你多少也是捕鳄的后人呀,打仗总不会差到哪去吧,怎么在北方被晋国灭,在南方被楚国灭,天生就是一个亡国的命呀! 楚人占了鄂人的城,得了鄂人的大粮仓,传说还看上了鄂王城的好风水,把都城从山里迁了过来。迁都鄂王城这件大事,在司马迁的史记·楚世家中没有记载。司史迁只说了 楚王目无周朝纲纪,惹怒了周天子,于是发生了周楚在汉水的大战。打仗中,楚人在船上设计了机关,周天子上船落水身亡大败。从此楚人就有了'不服周'的神气,这句'抖雄'的老话,至今仍是湖北人的最佳口头禅。要说更厉害的还是那个'一鸣惊人'的楚庄王,带着队伍跑到周天子家门前去'问鼎',可见楚人擅长'抖雄'的气魄了吧。

鄂王城到底做过楚国的都城没有,专家学者争论很大:考古的说,从鄂王城遗址15万平方米的规模和能并行五辆战车的车道来看,在西周是罕见的,只有诸侯大国都城才可能有;读史书的说,翻遍史书,楚国移都全有记载,就是未见楚国移都鄂王城。不过鄂王城曾作为楚王熊红的封地和楚国的别都是共认的事实。

从楚国800年的历史发展看,湖北人一直认为,今天湖北的简称应该用楚字,而不是鄂字。理好像是这个理,但历史不是以人们主观愿望为转移的,鄂王城的存在是绕不过去的。最为关键的是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他鬼使神差般地没忘了鄂国,在鄂王城一带设立了鄂县,从此鄂字就进入了湖北各朝代的行政区划之中。最早把鄂叫省的是唐朝,叫什么'鄂岳观察史',就是鄂省。后来元朝和明朝又把鄂改成了楚,多数人都叫楚省。到了清朝,设了一个湖广布政使司,湖北、湖南同属湖广布政都用楚字简称,最后还是咸丰帝将鄂写入圣旨指代湖北,这才最终确定湖北简称为鄂。其实选什么字并不十分重要,重要的是现在楚人身上还有多少'不服周'的精神?试想:如果当年熊渠灭不了鄂国,那湖北还会是楚天下吗?假如楚庄王当年真把周天子的鼎给搬了,楚国会一统天下吗?

沉睡的鄂王城

不管鄂王城是什么,它终归是以牺牲成就了楚国的辉煌,我们不应该忘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