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理学中,有哪些说服别人的黑科技?

 扎南 2021-08-31

昨天有个小伙伴咨询我,说自己跟一个姑娘表白了,但是这个姑娘只是说了一句:“你这个人挺不错的,相处起来很舒服,我觉得我们当朋友更加合适。”

然后这个人就问我,自己是不是还有机会?她也没有明确拒绝我呀,我找她聊天她也愿意回复我,她是不是想考验我?

有经验的小伙伴看到这里,就知道了这个男生被发好人卡了。但是更多像这个男生一样没经验的小伙伴,就真的会以为自己还有希望,然后变本加厉对她好,来升级关系。

同样一件事,为什么在不同的人来看,会有不一样的理解呢?其实这里面涉及到一个心理效应,叫框架效应。

框架效应(Framing effect)是指人们对一个客观上相同问题的不同描述,导致了不同的决策判断。框架效应的概念由Tversky和Kahneman于1981年首次提出。

大家可以这么理解,我们说的每一句话,都是一个框子,这个框子会锁定对方大脑的思考范围。让你只能在我设定好的前提之下去思考问题。

比如我想要邀约一个人看电影,我会说:“我们是看《拆弹专家》还是看《除暴》呢?”这个就是框子,把对方框定在了要看哪个电影的思考上,让对方没机会去思考看或者不看这个问题。

我们再来看个故事也许就好理解很多。

有个人对牧师说:“我能在祈祷的时候抽烟吗?”

牧师说:“当然不行!”

第二天,这个人又问牧师:“我能在抽烟的时候祈祷吗?”

牧师说:“当然可以!”

其实结果都是一样的。

心理学上把这种由于不一样表达导致不一样结果的现象称为“框架效应”。

比如你最近打算减肥,然后逛超市的时候,准备买一块肉,你看到一块牛肉的包装上面强调75%瘦肉,另外一块猪肉的包装上强调25%的肥肉。

你一定会选择拿那块牛肉,因为要减肥的你,会本能排斥任何肥肉,即使它们的肥廋肉比例是一样。有75%的瘦肉就会有25%的肥肉,有25%的肥肉就会有75%的瘦肉。

千万不要小看这个效应,当你能够在亲密关系中灵活运用的时候,你就能通过表达,来引导对方做出一些你希望的行为。

看到这里,我们来思考一个问题,那么到底什么类型的表达能够产生什么样的决策呢?到底框架效应是如何影响你的大脑来做出决策的呢?

关键在于损失厌恶心理。损失厌恶是指人们面对同样数量的收益和损失时,认为损失更加令他们难以忍受。同量的损失带来的负效用为同量收益的正效用的2.5倍。

你可以这么理解,你捡到100块的开心程度,还没有丢掉100块的伤心程度大。其实本质上还是符合人性的趋利避害。

有人做过这么一个实验,选择A:100%的几率获得3000块钱;选择B:80%的几率获得4000块钱。实验结果是,大部分人都选了前者。

接下来是大家比较关心的点,我们该如何运用框架效应,来说服别人呢?

如果你想说服某人做一些事情时,我们要运用积极框架去表达;如果你想避免某人做一些事情时,我们要运用消极框架去表达。

怎么理解积极框架和消极框架呢?

75%的瘦肉,就是积极框架,如果你想让他买这块肉,你就说,这是肉上面有75%的瘦肉哦!

25%的肥肉,就是消极框架,如果你不想让他买,你就说,好可怕,这块肉上面有25%的肥肉。

再举个例子,很多父母都会有催婚的习惯。而一般父母催婚的结果往往都是让子女更加反感,更加不愿意结婚。

为什么呢?我们来看看父母逼婚的时候,都是怎么说的?

“你年纪也不小了,赶紧找个条件差不多的,能踏实过日子的人结婚吧。等我老了你怎么办?”

很明显,无论是【条件差不多】还是【踏实过日子】这些都属于偏将就意味的消极框架。根据损失厌恶心理,听到这种话的时候,你会本能地逃避结婚。

如果想让自己的子女结婚,应该做的是,让对方逃避未婚,或向往结婚,而不是逃避结婚。那么用积极框架,该如何表达呢?

可以这么说:“当你老了,窗外烟花四射,万家灯火,别人子孙满堂,享受天伦之乐的时候,你自己一个人吃着点来的外卖,看着热闹的春晚,还不会感到孤独的时候,你依然还是不坚持结婚的话,我也没啥意见。”

很多时候,关键不在于说什么,而在于怎么说。


今日干货更新:如何拉近与伴侣的心理距离.pdf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