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致父母:什么样的童年,才是孩子需要的?

 失语者说 2021-09-01

慕课君说:


相信大家都听过一句话:幸运的人一生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可很多人就不明白,为什么童年对孩子那么重要?

一个孩子的童年最需要的又是什么?

今天这篇文章,慕课君就跟你聊聊这件事。


图片
孩子的童年为什么重要?

有人说,儿童时期是心理疾病孵化的温床。


为什么这么说呢?


从心理医学的无数案例显示,很多成年人的心理疾病都由儿童时代的某种产生负面情绪体验引起。

而且往往难以治愈。


比如一个孩子是留守儿童,那么可能一生都会性格孤僻,有社交障碍。

图片


为什么呢?

我们成人后的感受是基于早期感受原型建立的,而早期儿童心灵是非常脆弱的,无论开心还是害怕,都会被放大无数倍。

因为他们不像成年人那样,建立了成熟的情感调整机制,幼小的他们没得调整,更没有任何保护自己的能力,一切要依靠大人。

因此,如果孩子的早期体验非常糟糕,父母却忽视不管,就很可能超过他们心理负担,产生阴影。

长大后,遇到相似的情况时,就会下意识唤发早期体验时的“情感原型”,做出其他别人不会有的反应和行为来。

例如前面我们讲的留守儿童,为什么会导致性格孤僻,害怕社交呢?

这是因为,他们不是父母亲自带的,很容易产生被抛弃感,对关系失望,变得敏感自卑,为了避免再次被关系伤害,他们以后可能会封闭自己的内心,不去社交。

在亲密关系中时,早期不好的体验也容易让他们患得患失,觉得没有人真正爱自己,这些人会随时离开。

图片


这样的体验,哪怕孩子忘了,但也在潜意识中发挥作用,对孩子未来人格产生了深远消极影响。

学过心理学的人,会有这样一个发现,每一个人现在的人格,都和某一个印象特别深刻的童年体验有关系。

如果这个体验是积极的、开心的、光明的,那么塑造出来这个孩子的人生观也是积极的,所以他们会更容易成功。

如果这个体验是消极的、灰暗的、压抑的,那么这个孩子对待事物的态度就很可能是逃避的,消沉的,日子也可能会活成一潭死水,没有生命动力。

心理学家荣格说:你的潜意识指引着你的人生,而你称其为命运。

而这个决定孩子未来命运走向,却被蒙了一层纱的潜意识,往往是父母一手造成的。


图片
如何培养出一个人格健全的孩子

那么,孩子的童年,父母要怎么做,才能让他们成为热情、适应良好、心理健康的成年人呢?

其实,这并不是需要你把孩子的童年安排得多么完美。

正如温尼科特说的,足够好就行了。

之前看过一本书,叫《性格的缺陷:如何修补童年行程的性格缺陷》。

里面提到6点孩子的核心需求,父母能满足这些,就基本足够了。

01 给孩子一个稳定安全的环境

没有安全感,是最核心的性格陷阱。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在《自卑与超越》里写到:
 
童年的记忆,就是孩子对这个世界的“第一印象”。
 
童年即是人生最初的起点,也是人格最初的起点。
 
如果孩子在童年时极度缺乏安全感,那么无论以后她身处什么样的环境,内心都是焦虑的、不安的。

比如童年时被虐待或遗弃的人,他们在任何地方都不会感到安全。

他们感觉糟糕的事情随时都会发生——他们爱的人会伤害或者离开他们。他们感到很容易受伤、很脆弱。很小的事情就能打破他们的平衡。他们的情绪激烈且不稳定,冲动且会自我伤害。

所以,拥有一个安全、稳定的家庭环境,对孩子非常重要。

在这样的环境中,父母是触手可及的,会在生活上和情感上陪伴孩子;家里没有人酗酒赌博,任何一个人都不会被虐待;吵架是在正常范围内的;没有人去世或长时间把孩子单独抛下。

图片


02 孩子需要情感联结。

没有情感联结,是导致孩子性格孤僻的一个重要原因。
书中有一个例子,主人公杰德,对交往过的对象都不满意,这不是因为他们都不好,而是杰德有严重的亲密关系问题。

面对亲密关系,他畏缩躲闪,没有任何一个让他觉得是亲近的人。

究其原因,就是杰德从小是在情感真空中长大的。他几乎不认识他的父亲,母亲则冷漠疏离。家里没有任何情感交流,也没有肢体上的情感表达。

这让他从小就觉得,世界上没有人真正了解他,关心他,甚至有时候感到与世隔绝、自己在哪里都融入不了。

要建立一种与他人的联结感,孩子需要爱、关注、共情、尊重、情感、理解和引导。

一方面,父母要和孩子经常沟通交流,言行充满温暖,让孩子感觉父母是爱他的。

另一方面,孩子也需要和同龄人建立情感联结,和同龄人一起玩,交知心朋友。

03 懂得呵护孩子的自尊

自尊是指在个人生活、社交和工作中的一种自我价值感。它来自从家人、朋友和学校中得到的被爱与被尊重的感受。

理想条件下,每个人都应该有一个利于自尊发展的童年,被家人爱并欣赏着,被同伴接纳,在学校获得成功,受到表扬和鼓励,而非过度批评或排斥。

但是,在现实中也许并非如此。也许你的家人总是批评你,以至于你做的任何事都不被接受。你感到自己不招人喜欢。你也许被同伴排挤,他们让你觉得自己不受欢迎,也或许你在学习或体育项目上感到很失败。

导致你长大成人后,在自己的弱势领域缺乏自信(可能是亲密关系、社交情境或工作等领域),你觉得自己不如他人。

图片


你对批评或拒绝也特别敏感。做一件具有挑战性的事情让你觉得焦虑,你或者完全避免挑战,或者在挑战面前表现得差强人意。

这样的人,在人生中很难获得成功,反而是自尊受创,在生活中充满了对自己的羞耻感。

所以,我们在生活中要学会鼓励和欣赏接纳孩子,不能一味地批评孩子。

04  让孩子有独立自主性

孩子自己能做的尽量让他自己做,不能父母全都包办了。

有些孩子的童年,就是不太健康的,被鼓励的是依赖和依靠。

父母没教孩子自力更生的能力。相反地,他们把所有的事都替孩子做了,并破坏孩子想尝试自己做的事。

他们甚至教孩子说世界是很危险的,不断警告孩子可能存在的危险和疾病,阻止孩子践行自己的意愿。

在他们的影响下,孩子会渐渐强化一个观点:他不可能依靠自己的判断和决策在世上生存。

书中的海瑟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她在童年时被过度保护,导致海瑟主能力受损,害怕到外面的世界里去。

长大后,在没有比自己强大、聪明的人来指导、建议或提供财务支持的情况下,海瑟就无法有效地处理好任何事情。

即使离开了父母,她也会去找一个可以替代父母角色的伴侣或老板。

有依赖问题的人通常自我身份认知发展不全,或过分卷入他人的生活。

这种情况的典型形象是:一个妻子完全融入了丈夫的生活,失去了独立的自我意识。她对丈夫唯命是从,没有自己的朋友、兴趣爱好或想法。她聊天时,聊的都是关于丈夫的生活。

那么,鼓励孩子独立自主应该怎么做呢?

首先,父母会教授孩子自我照顾的能力,鼓励孩子承担责任,教孩子良好的判断能力。

图片


其次,他们鼓励孩子探索外面的世界、与朋友交流。他们不会过分保护孩子,他们告诉孩子世界是安全的,教孩子如何在其中保护自身安全。他们鼓励孩子发展独立的自我。

05 拥有表达自我的权利
在一些家庭里,当孩子表达自己的需求或感受时,则会被惩罚,或被迫感到内疚。

父母的需求和感受总是优先于孩子,工作与成就被过分强调,快乐与乐趣则是可以被牺牲的。除非你表现得很完美,否则父母就会对你不满。

这样的生长环境就破坏了孩子的自我表达。

一个孩子自我表达受限有三个征兆。

一个是非常迁就他人,总是取悦身边的每个人、照顾别人的需求,自我牺牲,不关心自己的需求。

第二个征兆,是过分压抑或控制。比如压抑自己的自然反应,以某种方式剥夺了自己的快乐、放松和愉悦感。

第三个征兆,是有很多未被表达的愤怒。长期的愤恨在暗地里发酵,偶尔会在出人意料的时候几乎不受控似的爆发。你在做你应该做的所有事,但却感觉不到丝毫快乐。

没有自我表达的孩子,可以说未来会过得非常压抑,没有快乐可言。

那么自我表达指什么呢?其实就是表达自己的需求、感受(包括愤怒)和偏好的自由。

它隐含的意思是,让孩子意识到:我的需求与别人的需求同等重要。我们有自在地生活,而不必过分压抑的自由。我们可以自由地去做让自己开心的事、追求自己的兴趣爱好,而非身边有什么就得去做什么。我们也可以花时间去玩、去做有意思的事,而不是只能去工作、无止境地竞争。

图片


这就需要父母提供一个鼓励自我表达的早期环境。

家长鼓励孩子去发掘自己天生的兴趣和偏好。

在做决定的时候,孩子的需求和愿望会被照顾到。

只要不严重伤害他人,父母是允许孩子表达自己的悲伤或气愤等情绪,也可以经常表现得活泼、无拘束和热情。

鼓励孩子寻求玩耍与工作的平衡,给孩子提出的要求、标准是合理的。

06  给孩子设定合理边界
很多孩子的童年没能养成合理的边界感。

家长可能过分宠孩子,或者过度宽容。他们给孩子想要的任何东西,允许孩子摆布他人的行为,比如只要孩子发脾气就可以为所欲为。

这些错误都会导致权力性格陷阱。

让孩子觉得自己很特殊、有特权,可以想怎样做就怎样做

这种权利错觉很容易就毁掉孩子未来的生活。

比如,最终,人们会觉得受够了他。或离开,或报复。恋人和他分手,朋友不再和他在一起,工作上被辞退。

若是他不能接受边界和限制的问题还会带来自我约束和控制方面的困难,他的健康甚至会受到影响。他可能会吸烟过度、药物成瘾、锻炼太少、暴饮暴食。他甚至还可能犯罪,比如情绪失控、打人、因酒驾而被拘留等。

而且,有边界和限制问题的人非常倾向于责备他人,而不会认识到自己才是问题的根源所在。

所以父母一定要及早立规矩,告诉孩子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

培养孩子的自我控制和自我约束;不会过分宠溺孩子、给予过度自由。

教育他们要承担责任,帮助他们学会从他人的角度思考,并关注他人的需求。除非必要,不去伤害他人。尊重他人的权利和自由。

不能什么都依着孩子,否则那就是溺爱。

记住一点,合理边界一旦设定就不能妥协。

这本书非常实用,可读性也强,推荐大家抽空去看看。

图片


在慕课君看来,育儿的最高境界就是给予孩子精神的滋养和一生的慰藉。

一个身心健康和人格健全的孩子,足以抵挡未来的一切风浪!

共勉!欢迎转发给有亲朋好友及有需要的人
图片

慕课君给大家送福利啦

在童年里,孩子的敏感期非常考验父母的能力。


知名教育家蒙台梭利认为:

“儿童在敏感期拥有一种特殊的内在活力,能够以惊人的方式自然地吸收和学习。


孩子的每个敏感期,都是成长的“飞跃点”。

当然,如果你读不懂孩子,处处限制他,就可能给他造成不可磨灭的童年阴影。

这次,给大家推荐儿童心理学专家、中国蒙特梭利第一人孙瑞老师,300w父母成功验证的蒙氏教育课儿童敏感期家庭解决方案


图片

29个敏感期,120个实操方法

全面覆盖孩子成长维度

抓住智慧萌芽,激发天才潜力

把问题变成机会,让教育事半功倍

明确的实操步骤,解决90%的养育难题

孩子的成长黄金期只有一次

赶紧点击下方图片试听吧

图片


图片

老板说
每一条评论
都给慕课君一块钱奖金呢!
一个转发两块!
我加班的宵夜就靠泥萌了
拜托拜托
图片
本文编辑:慕课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