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知行合一率

 进步黑客 2021-08-31

造了个词「知行合一率」,把它作为我的使命,也可以说是行为设计的终极目的。具体来说,

知行合一率=知道/做到

比如王二知道该做8件事,结果做到了4件,那么王二的知行合一率就是8/4=2。要帮助王二提升知行合一率,主要是从知道-->做到,从不行动到开始行动。这是一个方向,但还有一个方向是反过来的,也就从做到-->知道。

另一个人叫李三,他行动力超强,不管理论和方法,先干了再说,李三做成了6件,但他能讲出原理,方法的只有3件,他的知行合一率就是3/6=1/2

知行合一率的理想值等于1,也就是知道就能做到,做到的也能知道,讲出个所以然来。

根据这个公式,提升知行合一率既需要从知到行,也需要从行到知,增加相互转化率。从行到知有两个方面:一个就是从经验中提炼知识,比如有很多人在一个行业很久,也积累了经验,做成了很多事,但由于自己没有花时间思考,或者没有找到好的方法,将这些经验变成知识,那么他的这些经验就不能成为自己的竞争力。

很多知识并不需要我们创造,前人早就给我们总结出来了,自己费了好多时间发现的「洞见」,别人早就说过了。但同一个知识,从别人那里听到的,跟我们从自己的经验中总结提炼出来的,效果完全不同。我们会更坚信自己从经验中得来的,对它赋予的权重更高,在过程中也就会执行的更彻底。

这就是从行到知的第二个用途,挖掘行为模式,增强信念。这也是行为设计需要重点关注的,很多行为问题并不单纯是行为问题,上溯发现,它是认知问题,是信念问题。

实用主义创始人皮尔士就说,「我们的信念引导我们的欲望,塑造我们的行为」。要想帮助人们实现真正的改变,有时候就需要帮助他们从行为中发现模式,挖掘底层信念,清晰价值观。

所以,行为设计师的要做的事是提升知行转化效率。由知到行,需要具体,看到画面,大脑难以想象看不见的东西,将要做的行为嵌入到具体的时空情景中,行动意愿会更强烈。

由行到知,需要抽象,抽象就是收起你不需要的东西,只保留与最终目的相关的信息。如果一个人练就了这两项能力,他就像只灵活的猴子,能在不同的抽象阶梯之间跳上跳下,由抽象到具体,由具体到抽象,他几乎能高质量的完成他想要做的任何事情,他也可以将具体的经验提炼为可复用的模型,做到真正的知行合一。

你的「知行合一率」是多少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