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瑞波:老板从来不是可以“管理”的

 珍谋钧略 2021-09-01

《Management Training Program》漫谈系列一

从事领导与管理工作超过20年了,见识过不少所谓的职场箴言或者是鸡汤。其中在给中高层干部的建议中有一条很扎眼,也不乏拥趸,那就是“管理老板!”听起来就令人鼓舞,极具诱惑力。

一、重温管理的基本概念

作为中高层管理者,在组织中承担的是承上启下的中枢作用。需要把经营层的意图、战略转化成启发部属行为的意愿并以计划、命令、控制协调的程序完成实现组织目标的管理过程。

中高层管理者的管理对象是部属和与完成任务相关的物(设备、材料、能源、场所等)、金钱(预算、费用、现金流等)、方法/基准(实施方法、管制措施、品质、安全、价格等)、技术(生产方法、专利等)、信息(经营成果、市场动态、行业趋势等)、系统(产销人发财)关系(合作公司、竞争者等)、市场顾客(市占率、意见领袖等)、信用及业绩(销售额、成长率、利润率等)、企业文化及作风。

二、从管理的职能界定老板与部属的关系

在所有对象中部属及权限内相关的资源通过管理的四项功能中:计划、命令、控制来实现。

而计划的源头正是“老板”与经营层确定的企业战略。所有计划的目的都是为战略服务的。某一行为活动目的的最终实现有赖于许多隶属的具体行为活动目标的实现,目的内涵的精神是贯穿于各个具体目标之中的。在有意识区分两者的英文著述中,目的用的是 goal 一词,目标用的是 objective 一词。

计划是在落实“老板”的决定,而老板的决定是要通过管理来落实的,老板却绝非中高层干部可以来管理的。

命令:乃指和管理者亲自执行一样或更加有效地做法,使部属实施为达成工作岗位之目标而计划的工作。

命令的对象只有一种类型那就是部属。

控制:为达成目标把实况、绩效等与方针、基准、计划作比较、探讨采取各项措施。而且预估可能发生问题时 ,包括预先采取的措施在内。

控制的对象是部属和相关资源。

在所有对象中部属及权限之外相关的资源通过管理的四项功能中:协调来实现。

协调:所谓协调乃管理人员为顺利执行工作岗位上的工作,而对某一特定问题与有关人员联系,彼此交换意见,藉以保持双方的和谐与均衡。简言之,协调的意义不仅包括目标与状况的共有与共识,且包含问题意识与职务意识的鼓舞与士气的提升。协调的结果属于相关人员之间“已获得承认的行为”。其带给组织经营弹性及机动性,是管理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是基于共识的协作行为的调整。

协调的对象是:管理者同一任务但功能不同的部属之间、管理者的同僚即同样对达成组织目标负有责任的其他功能或类型的管理者,这里没有老板。

显然:管理过程中中高层的管理对象里没有“老板”!

作为中高层管理者,老板当然是完成组织目标最重要的资源(人)之一,但的确不能实施“管理”只能“辅弼”!

所谓“辅弼”的意思是:辅佐;辅助。因为在企业内外与老板的关系中高层管理者是“部属”而且仅仅是部属。老板所说的“同志+兄弟”可以信,但绝不可全信。

三、中高层干部与“老板”的相处之道

中高层管理者必须通过自我管理,调整自己对组织贡献的方法、适应老板需要的“辅弼”方式,进而把老板“敬”为高效资源,整合进“超出管理本身的系统”以完成组织赋予的任务。

推荐阅读

► 李瑞波:产品卖点如何提炼

► 李瑞波:如何做好年度预算?

 李瑞波:“老炮儿”毕竟只是“混混儿”

► 李瑞波:培训无用,从何说起?

 李瑞波:破解企业家决策的困惑

-商务联系-

狄老师  18131114002

本文由珍谋钧略企业管理咨询机构原创首发,注明来源视为授权转载。

作者  | 李瑞波,珍谋钧略企业管理咨询机构创始合伙人;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EMBA;南开大学EDP、浙江大学EDP 特聘教授;中国中小企业发展中心专家曾任顶新集团(康师傅)首位大陆籍营业部长、曼克顿(比利时)国际食品有限公司营销总监、光明乳业地区部总经理 荷兰Heineken 中国北区总监。具有广阔的国际视野,领先的理论体系、扎实的实战体验擅长公司战略系统诊断及流程再造。曾出版动保行业营销专著《破局——动保经营管理透视》。

关注我,每周三篇原创文章给您最接地气、最受用的内容,真实的事件剖析、科学的管理知识、最新的行业热点天天阅读,有着相同价值观的高级人才,让我们一起成长!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微信ID:zhenmoujunlue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