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育儿与烹小鲜

 饮罢风轻扬 2021-09-01

『写在前面的话』

圣贤云,“治大国,若烹小鲜。”

疫情期间,我发现治国与育儿有着很多类似的地方,真的是“育儿女,犹烹小鲜”。

可“烹小鲜”也不容易啊。

这两天早上,我试着将煎鸡蛋做得更像煎鸡蛋。之前,我以为煎鸡蛋太简单了,不仅仅是做起来短时高效,吃起来也是“吧唧”两口的事。带着这样的心态,每次煎鸡蛋不是粘锅,就是半面糊来半面稀。

反思了一下,是我从来没有认真对待过煎鸡蛋这件事。

于是,我决定调整一下。

先是在网上对比了一下煎鸡蛋的正确打开方式,发现火候和时机很重要。

接着,我在煎鸡蛋的过程中,不断地觉察自己的状态。发现很多错误的操作来源于自己对于细节的略过和没有耐性,比如,在等待翻面过程中,担心煎时底面糊和粘锅,便提前翻面,导致蛋面破开,整体破损,最终受热不均,破烂不堪。同时,在想着其他事情也会影响到煎蛋的效果。

如果稍微静下心来,只关注自己当下的动作和蛋体的变化状态,便会大大提高成品的可看可食性。

乃不知煎鸡蛋,无论育儿。

『正文』

说回治国,我略谈与育儿的两个相关性。

其一,我们如何看原生家庭。

这是育儿,甚至成年人自我反思的热点。观点层出,见仁见智。

作为成年人,我们如何面对原生家庭对我们造成的影响,原生家庭的背后是原生家庭的原生家庭,而我们又形成一个新的原生家庭,影响着未来的原生家庭。如此往复,人类生生不息。

沉浸于原生家庭的影响而不能自拔,并不益于解决自身的问题,而看到问题也并不等于解决问题。人类之所以不断进步,就在于不断突破原生家庭的枷锁,建立新的家庭结构。

那怎么办呢?

我尝试去从不同的书籍中寻找答案,最终发现一个适合自己的简单原则。这个原则我称之为ME(Myself and Eyes)。

Myself,即成为自己,这是个体关于人生目标与生命的意义的思考。成为自己,包括很多有效行动,如断舍离、抓大放小、时间管理、环境调整、找到出路等。

Eyes,即更大的视角,这是个体在群体中如何应对价值观冲突(不一致原则,求同存异),并设立边界感(与我何干)。有效行动包括及时透明、接收(不一定接受)建议、单次提醒、预警、降低敌意、事后协调、关注但不干预等。

当我遇到棘手的问题,甚至是产生强烈的负面情绪时,内心深处只要想到“更大的视角”和“成为自己”时,瞬间便可以降低很多能量层级。

ME同样适合与孩子相处,传递我们的价值观。

说到价值观的传递,便不得不提第二个相关性。

其二,教养之争。

密集型和放任型可能会呈现出不同的未来,这也包括孩子自身和社会环境因素。

孩子的价值观、态度和行为习惯是习得的,还是我们引导、灌输或是强加的,或是会有不同的占比?

无论哪种方式,会塑造一个什么样的孩子?

这样的孩子,如何面对一个不确定的未来?

我们的期待是什么?

我们该怎么做?

综上,我们希望孩子现在快乐些,还是希望孩子未来的快乐建立在现在更少的快乐体验之上?

『写在后面的话』

一切都是在尝试平衡,却又很难做到平衡。无论是面对自我,还是面对育儿。

不管我们怎么想,当下,我们一定是采取了某种行动,这种行动与我们的远见又有多大的关联?

『题外话』

昨天早上,棉棉递给我一个紫色的心形塑料盖子,并小心翼翼放在我上衣的左口袋里,嘱咐我保管好。

上幼儿园时,她经常这么做。晚上,我只要不忘在公司,带回来就行了。

晚上回家到睡觉,她只字未提。

今天早上出门时,我和棉棉说再见,棉棉突然问我,“爸爸,那个小心呢?”

我掏出来给她看,她心满意足地和我摆手再见。

啊!孩子的心思啊!

— END —

棉棉画的海底世界。画面从上至下,远近分明。晴朗的一天,一个人坐在船上钓鱼,他一手拿着钓绳,一手捧着鱼食,船上还放着粉色的面包,面包屑片片落入海中。海面之下,左下角棕色的砂土之上是岩石房子,里面住着鱼一家三口。近处游的是绿色的草草鱼,后面是橘色的方方鱼和黄色的三角鱼,在后面的紫色小鱼没有长鱼尾(我问棉棉为什么,她告诉我没地方画了,所以就不让它长尾巴了)。草草鱼的上方远处有一个潜水艇,潜水艇亮着灯,放着音乐,探出一个机械手。岩石的上方,是橘蓝的蜗牛鱼,蜗牛鱼的左边是玩球小鱼,右边是一条鲨鱼,鲨鱼太远太远了,所以看上去很小。

*** 第一百二十八篇原创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