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听说自学心理学容易走火入魔?| 心灵捕手27

 怀众心理 2021-09-01


怀众心理

人们真正喜欢的不是自己想要的东西,而是自己的欲望。


--尼采

自从国家心理咨询师取消后,

很多人都跟我说他们追悔莫及,

似乎自己失去了一张通往职业自由的船票

那个看起来想上班就上班

想休息就休息

高薪、自由、受人尊敬的职业——心理咨询师

离自己越来越远了

SIMPLE
无门槛?无限制?

我常常在别人口中感受到不一样的心理学,似乎这是一个不需要专业门槛的职业?

很多优秀的企业高管跟我说他们想退休后当咨询师,因为无聊的退休生活可能会让他们感到很无趣,心理咨询师是很好的选择。

也有一些爸爸问我如何成为一名咨询师,因为自己的太太在家太无聊,不如做个轻松的工作,既充实,还能赚钱。

甚至有一些在目前工作岗位上发展不太顺利的伙伴说,是不是可以换个行业,好像心理咨询师还不错哟。

oh,朋友们,醒醒,

你们能否对心理学及心理咨询这个行业有一丝丝真实的了解及...尊重,楼上那个说职业发展不太顺利的伙伴,我猜你成为咨询师后可能会遇到很多职业发展不太顺利的来访者,你是否建议他们转行来当心理咨询师?

SIMPLE
把心理学神化——催眠

我们常在电视上看到一些能够神化心理学的骚操作,比如拿一块表在你面前晃荡几下,然后你立马陷入沉睡,说出了自己的银行卡密码,曾经遭遇的重大创伤,甚至是惊天大秘密。

也有可能一群人都睡着,感觉被一股神秘的力量控制,甚至有的人变成一块铁板,上面可以站着几个人。

当然我遇到的更多的是希望我给他们安排催眠老师,在无形中解决他们的问题,化他们内心的伤痛于无形,醒来又是一条新的好汉。

SIMPLE
把心理学神化——表情

我上大学的时候有一部美剧非常火爆,叫《lie to me》,剧中每集剧情为一个简短的故事,卡尔.莱特曼(主演)通过对人的面部表情和身体动作的观察,来探测人们是否在撒谎来还原事件真相。

所以生活中慢慢出现了很多“卡尔.莱特曼”,他们会去看一些相关类的书籍,然后应用到自己的家人身上。

比如有个朋友就跟我说,她看她男朋友感觉他出轨了,因为那天晚上她问她男朋友问题的时候,男朋友没有直视她的双眼。

朋友们,别这样,这不是心理学,这不仅不能帮到你,可能还会给你带来更多困扰。

影视剧的作用会把心理学的神秘色彩带给我们,从而让我们对心理学产生更多想象,怀着这种神秘的色彩,我们往往开始想要去探索心理学本身,这肯定是没错的。但是这样的探索也很容易让我们踩雷。

SIMPLE
喜欢给别人贴标签

我经常去企业上一些心理普及的课,每次在课程的最后我都会跟大家说:你们学完了今天的课,对心理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但是不要去“诊断”别人。

很多人看了一些心理学书籍,学习了很多疾病的名词,就开始给别人贴标签。比如我看你很像是得了抑郁症,你这个是微笑抑郁,你这个是重度强迫症了,我怀疑你有精神分裂等等。

只有专业的心理医生才能诊断疾病,哪怕你是一位正正经经的心理咨询师,也不能诊断心理疾病。

SIMPLE
经常给自己对号入座

学习了一些心理学知识,尤其是自学的群体,开始容易对自己越来越敏感,他们有一点不适,就容易给自己贴标签。然后开始查资料,各种百度,最后得出了结论,我心里有问题了,确诊无疑。

也有来访者已经可以给自己的不同疾病分阶段了,在咨询师面前,他比你还专业,为了给他们工作,你不得不把这些疾病都跟他科普一下,才能开始正式的咨询。

SIMPLE
自我治疗

当然还有一些群体更自信,他们开始自我治疗。

当发现自己有一些问题的时候,他们开始在百度上,或各类书籍中开始自救。

比如学习了情绪ABC理论

ABC理论

情绪ABC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埃利斯创建的理论。

是认为激发事件A(activating event 的第一个英文字母)只是引发情绪和行为后果C(consequence的第一个英文字母)的间接原因。

而引起C的直接原因则是个体对激发事件A的认知和评价而产生的信念B(belief的第一个英文字母),即人的消极情绪和行为障碍结果(C),不是由于某一激发事件(A)直接引发的,而是由于经受这一事件的个体对它不正确的认知和评价所产生的错误信念(B)所直接引起。

错误信念也称为非理性信念。


然后开始解决问题了。

觉得自己的老公不顾家,没办法多陪孩子,所以非常生气,大吵一架。但是这样的吵架并没有改善关系,所以开始学习心理学。看到这个ABC理论,嗯,应该是能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妨试一下。

我之所以苦恼的原因并不是事件本身,而是我对事件的看法,所以跟老公不顾家,不陪孩子没关系,是我看这个事情的方式有问题,我的信念可能不是理性信念,然后开始同理老公,觉得他可能也很辛苦,不陪也是自己真的很累了,开始找各种理由来让自己的非理性信念消失。

到了第二天,看到还是这样的老公,感觉自己的愤怒的情绪比之前更严重了,昨天那个ABC理论好像不管用啊,然后得出了一个结论:果然心理学也帮不了我。

所以咨询师特别害怕遇到这类群体,因为本身要让他们从之前的体验走出来,以及矫正他们原有的既定认知就很不容易。他们常常脑子有非常多理论,但是生活又非常痛苦,并且不断证没人能帮得了自己。

SIMPLE
专业的心理学学习是很枯燥的

国家心理咨询师资格证的取消一定程度上是在保护这个行业,提升从业的门槛。

学习心理学是非常枯燥的。就比如我,在大学四年的学习生涯中,基本大部分的时间都在学习,背书,做实验,实习。

从感觉,知觉的概念开始学习,我记得当时非常重要的一门专业课叫《普通心理学》,厚厚的一本书,基本整本都要背下来,真的一点都不普通啊。

我记得还有一门专业课叫变态心理学,大大小小的疾病可能有几百种。以前不知道为什么要学习这门课,因为我们又不去医院当医生,又不用给来访者确诊疾病,这个课好像没什么值得学习的地方啊。

后来才知道,虽然我们不需要确诊,但是当我们的来访者有上述问题的时候,我们必须要识别出来,并且推荐他们到专业的地方就诊,而这也是心理咨询工作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理论学习后,就是做各种感知觉实验,色彩实验,反应速度实验等等,收集大量数据来证明实验结果,真的很无聊!

我们的实习基地比如精神卫生中心,监狱等等,记得有一段时间我们要反复进入监狱给犯人提供心理帮助。有一次我给某位男犯人做心理咨询的时候,门口站着一位警卫,他的眼睛没有离开过我们,手里还拿着枪。


聊着聊着,那个犯人就说他坐不住了,他说他想起来,他想打人......

当然专业的学习还只是职业生涯的开始,刚毕业,你就是行业里的小白,需要学习的东西就更多了,而实践起来,你会发现自己遇到很多困难。

所以这个行业真的一点都不容易,绝不是退休生活的首选。

我们曾经有一位咨询师,也是退休后怀着热情来从事这个行业,因为原本职业有非常多闲余的时间,所以她花了很多时间学习心理学。退休后开始从事心理咨询师的行业,遇到了几位有自杀风险的来访者,马上就给自己中断了职业生涯了。

用她的话说就是为什么难得退休了,还要提着心眼过日子,太累了。后来就去各地旅行、在家养花了。嗯,这样多好。

写着写着,似乎这篇文章变成了一篇心理咨询师劝退文了。还略带吐槽的意味。

如果你感受到心理学的美好,体验到咨询师的帮助,那很好,我觉得心理学就是生命中的一束光,这束光常常给人们带来希望,看到现实生活中一个不一样的世界。

但是如果学习心理学无法给你带来帮助,甚至让你的生活充满了各种陷阱和挑战,那就很有必要看看自己是不是“走火入魔”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