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苛求完美的根源 不认同

 青衣问道 2013-10-21
苛求完美的根源   对别人太苛求 说明内心不认同自己


隔代溺爱VS亲子苛求:毒爱让孩子落入深渊



—一个关系障碍的案例



我曾经跟一位来自某教会的姊妹交谈,发现她一直十分追求跟上帝建立完美的关系,但又常常自责,觉得自己跟上帝的关系实在很糟。我们一起讨论了她的生活态度,发现那是一种完美主义的态度,这种态度的基本表达方式是,如果不是一切都好,就是一切都糟。这种完美主义态度使这个姊妹无法接纳自己,也无法接纳别人,甚至整个生活都是无法接受的,因为自己不完美,别人也不完美,生活中总有不完美。这种态度自然影响了她跟上帝建立真实的关系,因为,按完美主义的标准,如果她跟上帝建立的不是完美的关系,那就是糟糕的关系。这使她自责,又导致她更加进行自我强迫。这样,信仰的追求反而成了一场自我折磨。
我跟这位姊妹一起探索了问题产生的根源,其中她向我讲述了一个我们很容易忽略不顾的小小事件。她小的时候,非常渴望得到家人和亲戚的宠爱,但因为有一次考试成绩不佳,父亲当着许多亲戚的面对她说:“我不喜欢成绩不好的人作我的女儿。”许多年后她讲起这件事,说受到了极深的刺激。最直接的体验是,她必须“成绩好”才配得到父亲的爱。这种体验又会泛化为这样一种情绪性的思考:我必须让自己变得完美,才会不受伤害,才会得到爱。她的人际关系也会受到影响,长期以来,她非常在意别人的看法,甚至像是活在别人的眼光里那样;她因为担心失掉别人的爱,以至于以丧失自己为代价。如果这种经验没有得到很好的处理,也会影响她对上帝的理解。上帝的爱不是这样的条件化的爱,因为他在我们知道他爱我们之前就已经爱了我们,在我们还没有意识到自己的罪的时候,他已经为我们钉了十字架。他的爱也不是让我们因为自己的不完美(缺点与有限)而自责、愧疚和自我强迫、自我折磨。





我的辅导经验里,有一个很深的感触,就是看到许多人用完美主义苛求自己,结果往往是破坏了自己的生活,使一个人不管怎样,都不会感受幸福。如果可以这样说的话,我觉得完美主义是魔鬼愚弄人的一个方式。我发现,一个人苛求自己变得完美,往往出自一种怕受伤害的心理。我们受到伤害的时候,不是用真实的方式去处理它们,而是装着没有受伤害的样子,这是一种心理上的鸵鸟方式。有的时候,我们幼稚地以为,如果自己装着不受伤害,就会真的不受到伤害。还有的时候,我们装着不受伤害的样子,是想给人留下一个假象,好象我们是刀枪不入的英雄,就象阿基里斯那样。不管怎样,结果是我们受的伤害更深。





特别是在我们的童年生活中,有受到拒绝和伤害的经验,这可能会使我们滋生这样一种愿望,如果我们变得完美,就会刀枪不入。在后来的成长过程中,我们还会遇到拒绝与伤害,我们不愿意接受它们,又没有很好地处理它们,还坚持以为我们之所以受到拒绝和伤害,那是因为我们不够完美。当我们发现自己不够完美的时候,就会自责甚至自弃。我们苛求自己完美的同时,也会苛求别人完美,如果发现别人有这样那样的缺点,我们又会责怪他人。结果是,这种完美主义苛求破坏了我们与自己和与别人与上帝建立真实而和谐的关系。完美主义苛求发展到极端,会使人出现白日梦,产生妄想症,即一个人通过幻想自己完美无缺,获得心理上的安慰,这时候,他的生命走向虚无之途。例如,教会史上有异端者声称自己是复临的基督,应属于这种妄想症的病例。又如,社会上的病例中有人幻想自己是拥有最高权力和最高智慧的领袖人物。






我又观察到,苛求自己完美无缺,还出自骄傲的心理,就像亚当吃分别善恶果那样的心理,就像人类造巴别塔的心理,想把自己变成神。但是,我们是人。有限是人的本质,因而他会有缺点,会犯错误,我们需要学习自我接纳,学习向神向人敞开,并且可以做出改变。如果把受伤的部分隐藏在内部,会使我生命的根糜烂,不会结出美善的果子来。上帝造我们是让我们明白,我们是有价值的,虽然我们有缺点、有限。在受到拒绝与伤害的时候,我们会感到沮丧、自怜、灰心、嫉妒、仇恨、苦毒……但我们可以敞开这些伤痛和负面的情绪,接纳耶稣的医治,他是医生,是为我们这些有罪的,有各样伤痛的人而来。如果我们“完美”,就用不着他了。他在圣经里提到“没有病的人”,说他们是用不着医生的,也就是不需要他的救治的人。但事实上他们是装作完美、讳疾忌医的人。






我们常常忘记了这样一个事实,生活是不完美的,这是上帝给我们留下了成长的空间。如果生活是完美的,我们不需要成长。因为我们不完美,我们才需要成长。反之,我们要成长,就得接受生活的不完美,生命的不完美。罪不仅是一个事实,它还是一种可能性。罪并不是让我们自我封闭,而是让我们向救恩敞开。不完美是我们的真实状态,我们接受自己不完美,并不是要破罐破摔,而是虚心接纳上帝。我们接受自己不完美,不是让我们因此而自责、自卑、自弃,象巴克莱所说的那样,我们会看到,上帝会留一些错误在我们身上,让我们因而学会谦卑(而非自卑自怜)。保罗称他身上有“刺”,他曾三次祷告要求神拿走这“刺”,但是神没有这样做。耶稣的门徒都是有缺点的人,但耶稣对他们说:跟从我。他们就跟从了他。我们不要求自己完美,而要求自己跟随上帝。



对别人太苛求 说明内心不认同自己



主持人:就像现在我爸妈和我一样,就已经我不打电话就完全不知道给我电话就没事了已经。对,就其实您刚才说到那个他没有主心骨,没有围绕的事情以后,家长就变清闲了,其实孩子也是一样,他上学的时候是以学业为中心的,然后上大学的时候忽然我清闲了,那我该做什么?然后他就无所适从,有人就是因为没有相通这件事情荒废了四年,那您觉得如何应对这种无所适从呢?

杨谨:其实四年就是说人生中间,说长也长,说短也短,这四年如何度过真是对每一个人来说是挺重要的,可能四年之前我们进入这个学校的时候,我们都是考分差不多,然后我们的智力水平也相当。但是四年以后我们真的就看出差别来了,有的人可能会就是出国留学,有的人可能考研了,有的人就是迈入社会了,那我们可能从这个四年中间的积累。我们也开始有了每个人的特点和我们的就是分水岭。那这个时候我觉得这四年第一个就是说你要打好一个专业的基础,就有的人可能到了大四了才觉得我第一年的我那个微积分没学好,我现在到大四了我要学一门专业课了,这个专业课要用到这个第一年的基础,但因为我第一年就怎么玩过来了,我现在还要去补第一年的东西,这样就非常得不偿失。

主持人:在该办事的。

杨谨:对。

主持人:那个时间段没有做该做的事。

杨谨:对,还有一个就是说,我们不得不提到这个,因为入大学都18岁了,其实18岁开始已经关注异性了,包括这四年,这大学很少有大学生说没有谈过恋爱的了。

主持人:对。

杨谨:但是如何谈好一次高质量的恋爱,其实这个时候对大家也应该有个提醒,就是说我们不太要,不要轻易的去爱,但更不要轻易的去恨,因为我们这个学生时代的感情都非常纯真美好,你只要把他当成一个我真诚交往,我学会如何跟异性打交道的这么一个长,这么一个时间段就可好了,而不要太在意这种结果和得失,这是一个异性的关系。还有一个我们要更,跟很多男来自四面八方的说着不同口音的人打交道,包括甚至同住在一间宿舍里,那可能有。

主持人:习惯也不会一样。

杨谨:对,习惯也不一样,但是就这个时候每个人表现特质不一样了,有的可能是在这个宿舍里他就是讨好性的人,他不停的要为别人做事他才安心,实际上这个时候我说这种讨好性的人呢,他内心还是有自卑的,他觉得必须得通过这种情感上的补偿,才能觉得大家对我好一点,他内心是非常弱的,如果你身边有这样的人,或者你自己是这样的人,自己是这样人就不要太焦虑,你身边有这样的人,我觉得你应该给予他们鼓励,而不要给他们过多的脸色看。

主持人:我觉得好像是也是成长过程中的某一部分缺失,或者是。

杨谨:对,是,这是跟他那个从小的环境离不开的,可能他的家庭里他就是一个讨好的。

主持人:我给别人,然后别人才会对我好。

杨谨:对对,还有一种可能就是过度追求完美的人,比如说他有他自己的,原来家里住房条件很好,他有自己的环境,自己的屋子,他可能生活规律也非常严格,谁多出一定响声,谁晚上熄灯完了,他都会对他造成一些干扰,那这样的人可能太苛求对方的。

主持人:空间性特别强。

杨谨:对,对自己也是一种,其实也是自己内心状态没有调试好,我们说对别人越苛求的人,实际上他内心是不够,不太认同吧,完完全全认同自己,他把自己内心那个不满足的东西投射到外面,就去挑别人的毛病了,其实我们看到一个人发展的非常成熟的话,他是对周围的人是很宽容的,那我们就说在一个环境下,有这么多不同的习惯的人居住在一起,可能我们更多的要包容,更多的要宽容,还是要理解。我们就记住一句话其实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是渴望得到别人的爱、理解和尊重的,当你觉得你没有得到从他人那得到这些的时候,实际上可能你已经先做到了没有给予别人爱、理解和尊重。








隔代溺爱VS亲子苛求:毒爱让孩子落入深渊

“活着真没劲,我想死!”

这是初中生小海,在来到咨询室近二十分钟后,面对着我说出的第一句话。其实眼前这个神情淡漠,满脸沮丧的男孩儿说出这样的一句话,作为咨询师的我,并不觉得惊奇,因为他的眼神中有太多与他这个年龄并不相符的东西,怯懦、自卑、沮丧,而更多的,是对生活的无望。直觉告诉我,在他的成长过程中,他一定承受了许多他不愿承受却又无力摆脱的东西。为了能更好的帮助他,我告诉小海说自己很想听听他的故事。一番沉默后,小海终于犹豫着跟我讲起了他的生活。


小海的家,在一座相对偏远的山村里。他的父母,有着农民所特有的朴实与善良。同时,在他们的心底里,也有着一个自己的梦想,那就是要走出山坳,去体会外面的世界。这样的一个梦,似乎成了他们一切努力的理由,即使自己无力完成,也要让儿子出人头地,帮他们达成心愿。于是从小,小海就生活在父母的严厉管教之下,不许和小朋友们一起玩儿到很晚,更不许打架,想要的东西,只有在考试合格了以后,才能得到……就这样,小海每天都在父母的极力约束和安排下生活,他曾经试图反抗。但深信棍棒之下出孝子的父母,每一次都只用疾言厉色来回应他。有时甚至是一场暴打。渐渐的,面对父母,小海学会了顺从,他不再反抗了,因为他知道,反抗的结果,只能是自己再遭皮肉之苦。就这样,他成了父母眼中的乖孩子,而父母似乎也觉得,自己方法奏效了,因为,曾经顽皮的儿子变得安静了。


很多时候,隔代人之间的那种亲密与过分的疼爱似乎都是理所当然的,不需要任何理由,也无可挑剔。尽管父母对小海严厉的近乎苛刻,但爷爷奶奶却对这个宝贝孙子疼爱有加,除了星星月亮,只要你要,只要我有的,就无条件的满足。捧在手里怕碰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对于儿子过于严厉的教育方式,他们也会加以斥责,但却似乎没有半点用处,就这样,双方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着对小海的爱。虽然有时候小海会觉得这样的爱让他无所适从,但日子久了,他也慢慢的习惯了。


直到小学五年级以后直到现在,之前所有的平静被打破了。看着曾经要好的同学,一个个长高了,再看看自己,总是矮人家一截,觉得自己在他们的面前很没面子,于是,原本内向的他,更不爱说话,顽皮的高个子男生也总喜欢以身高作为优势嘲笑他,欺负他。而顺从惯了的他,根本不知道如何反抗,因为他始终相信,自己是无力反抗的。就这样,在多次被嘲笑而又无力反抗的恶性循环中,渐渐的,他觉得生活是无趣的,活着是痛苦的。很多次,他曾选择用危险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


听完小海的故事,我的心情很复杂。为他的际遇而感伤,童年原本该是金色的,有五彩的风筝和欢快的笑声。但这些对于儿时的小海来说,似乎早已淹没在了父母的呵责中,在父母刻板的安排下,他的童年永远是灰色的。为了免于斥责,他只能选择顺从一切,以致几乎忘掉了自己是谁,不知道什么时候自己该为自己的生活做主,忘记了自己也是个男子汉。祖父母过分的溺爱对他来说,虽说弥补了些许创伤,但更多的却是让他在长大之后依旧过分的依赖这样的爱,一旦远离了这样小皇帝似的宠爱,他变得焦虑无错,找不到保护的他。面对欺侮,只能默默的承受,时间久了,他觉得,自己命该如此。觉得生活之中满是不公。





我更为小海所接受的家庭教育方式感到悲哀。因为正是这样两种极端的错爱,让小海走进了抑郁的深渊。在中国,和小海的家长持相同观点的人很多,他们总是习惯将自己未完成的理想寄托在孩子身上。他们会用自己的脑子替孩子规划一切,而只要求孩子乖乖的按照模式化的路,一直走下去。这样一来,孩子似乎更像是替他们实现理想的工具,而不是一个独立的人。而过分的溺爱,只能让孩子变得更加懦弱跟迷茫,更容易让他们在未来的路上迷失自己。



 十一二岁的孩子,就开始进入了青春期,自我意识的萌发,让他们开始越来越关注别人眼中的自己,越来越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越来越习惯用别人的评价来定位自己,一旦获得的负性信息过多,他们就会变得自卑,怯懦。


一段时间的咨询之后,小海渐渐的从抑郁低沉的情绪中走出来,也慢慢开始明白,无论过去的生活怎样,都不能决定今后的生活。只有自己真正该为自己的生活负责,一个真正的男子汉,是能够主宰自己人生的人,明白了强者之所以成为强者,更多的是因为他们有坚实而厚重的心灵,而非俊朗的外表。一个想要收获精彩的人,首先该学会的,是正视自己。直到现在,我依然记得咨询结束后,洋溢在小海脸上的笑,明朗而灿烂。

爱本该是世界上最广阔的土地,而孩子却是最娇弱的花朵。给他们一片祥和而平等的土壤,自由的生长。让他们在与同伴的交往之中,早早的认识自己,学会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这样,他们才会顺利的走过懵懂的少年时代,最终成为一个勇敢、坚强、自信而勇于承担的人。











苛求别人是自卑的表现

    发布者:李红

来访者是一男性,20 岁,大学二年级学生。自诉与人交往上存在问题,使自己十分苦恼、且情绪低落。他说,入学后曾与本宿舍一名同学(称为H)关系不错,这位同学是班干部,各方面比较能干。后来由于两人观点分歧,产生争执,不欢而散,自己感到受了伤害,慢慢地不敢与其交往,有他在场,自己就不知道怎么做了,觉得心理很受压抑。但是在同一宿舍,低头不见抬头见,每当他跟别人谈得滔滔不绝时我就很生气,心想就显得这时想打消他的气势,好像总想与他争个高低,比如说与没伤害过自己的人交往还比较自然,谈吐也很随便,但只要有H在场就不行了。来访者父母均为大学文化程度,从小受家庭教育的影响,比较注重学习。来访者回忆说:“大概是从初中开始,当时只注重学习,周围有同学说话,我特反感。但到了高中,就比较严重了,他们说话,我就学不进去了,后来坚持不了,就调了一下班,情况才好些。上了大学后,比高中好一些了。其实我与那个同学(H)开始还挺好的,可他总是认为自己的对,好像我总是顺着他的思路走,后来就疏远了,现在有些讨厌他,其实我知道我并不比他差(来访者也是班干部),可是由于以前的伤害,我就不想理他了。在课间,H成为中心,或大声唱歌,或大声说话。





     我应该在这个时候,找到比他更上乘或自认为满意的表现方式,去吸引人,他不应该那样无拘无束。”从对来访者的人格测试结果看,他性格偏外向。喜欢与别人共同工作,愿意参加或组织各种社团活动,但情绪易激动,易产生烦恼,怀疑不信任别人,以自己的动机、兴趣等主观因素为行为的出发点,这在日常生活中能反映出来。他说,“晚上都熄灯了,有的同学点着蜡烛看书,翻书的声音,床的响声,使我睡不着,我看到别人都能睡,这时我就会很烦。”他接着说,“比如,考试前20分钟,我坐在教室中,许多同学较兴奋,大声讨论考试情况,而我却较平静,周围同学又动又说,这时,他们的兴奋与我的平静不协调,他们会说我不善言谈,他们会把我抛到一边。没人理我,我也恳求自己应该像他们一样,但我又没那样做的兴趣和习惯。”治疗者经诊断认为是人际交往障碍。通过进一步与来访者的交谈了解到,造成其交往障碍的原因主要是认知障碍和人格障碍。认知表现为对自己、他人和交往本身的认知,哪一方面出现问题都造成认知障碍。来访者主要是不能客观地看待他人,不能正确认识交往过程的本身就是双方彼此得到满足和需求的过程。来访者人格上的特点又是以我为中心、猜疑心重、苛求于人。基于这样的分析,治疗者首先将有关人际关系的理论、原则及认知行为理论等做了介绍,以求其建立正确的理论,并让其写心得体几次认知治疗的家庭作业之后,治疗者与来访者有如下的对话:来访者:最近的情况好多了,可还是有点不能处理H在场时的情景。他一在场,我就很厌烦,甚至在教室,我看到他在前面与某人指指划划地聊,我就厌恶极了。






     以前,我经常回避他,他在,我就走、但事实证明,回避他我心里也很不平衡。治疗者:看来回避也不是办法。来访者:有是我就想采取打击他的方式,消除我的压力。治疗者:结果会怎样?来询者:我这时也许也会说几句风凉话,以打击他的积极性。如果奏效,还有几分满意,否则干脆不去理他。治疗者:也就是说,这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来访者:但他的存在,尤其是滔滔不绝地议论,别人又很认真地听的时候,由于我很烦他,就显得很孤立。治疗者:这时你怎么想?来访者:我就觉得就显他了,心理不平衡,我希望他少说些,他在我面前,也应该拘束些,他应该见到我也像我见到他一样有所畏惧,这才平衡。治疗者:你凭什么要求别人少说话或不说话,又凭什么要求别人像你一样?来访者:(沉默)治疗者: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苛求于人,实际上你是觉得,他在场,表现突出,就觉得自己不如他,产生一种压力,心理不平衡,对不对?来访者:是的。治疗者:由于不现实地苛求于人,让别人按自己的愿望行事,就会给自己带来烦恼。应该改变这些事背后的不合理信念,比如,别人不应该成为中心人物,别人应该按自己想的那样做等,从而形成合理的思维方式。这就要求自己首先现实,接受他的存在,也接受自己的存在,不要回避。








     其次,采取顺其自然的态度,不要强迫自己去烦他,也不要强迫自己此时有意表现,情绪就会慢慢稳定下来。通过几次作业及面谈,来访者在认知及人际交往方面有了很大改观。在矫正来访者的不良心态中,治疗者教给他用“合理情绪疗法ABC理论”来改变其错误的认知人格障碍, ABC 理论的要点是通过对自己不合理信念进行辩论,来矫正错误的认知和习惯性的思维方式。下面是来访者的一次作业:诱因(A):H在宿舍,或大声说话、讨论,非常无拘无束,或发表意见,或指责他人。信念(B):(1)他不应该这样无拘无束。(2)他应该见到我,也像我见到他一样有所畏惧。结果(C):紧张、不快、想回避他。辩论(D):(1)我在时,或不在时,他无拘无束,难道不应该吗?答:好像不对。这是别人的性格、别人的自由。我觉得他以前伤害过我,所以我厌恶他,讨厌他的一举一动,看不惯他,他在我面前,就应该拘束些,但这毕竟是两码事,你讨厌他、但他并不会因为你讨厌他,就变得拘拘束束。你不理他,但并不代表别人不理他,他在别人面前很随便,你虽然不舒服,但你改变不了他,又不可能总是回避他,应承认这是客观事实,适应它是最现实可取的。





另外,如果他说话,我参与进去,或我说话,他参与进来,偶尔指责我,轻视我了,这也由不得我,难道能因为我不理他,他就改变性格和习惯?不可能。怎么办?也要适应,不然,你总是想打击报复,难受的也是你。(2)他见到我一定要有所畏惧,这对吗?答:不对。别人要怎样做是人家的自由,我根本无法控制。原来我总是想,他在场或说话时,我就表示沉默,但我在场或说话,他却主动参与,我就很不满意。其实,是怕他滔滔不绝地与我争论,说服我或指责我,又怕他对我形成一种威胁。细想想,光怕不行,回避不是办法,关键是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和各方面的能力。效果(E):通过自己与自己辩论,可以减轻一些紧张情绪和对H的不满。对自己及对H的看法有所改变了,现在他在场时,我也能主动说话,并不像以前那样畏惧和拘束了,但还不能做到像与别人那样自然地交往。一个不合理的信念是逐渐形成的,要改变它同样需要一个过程。一种认识只有在一遍一遍地重复之后,才能成为一种信念。因此,必须多次反复做类似的作业,以使合理的信念代替那些不合理的信念。从而建立正确的思维体系。经过近十次的咨询,来访者在认知水平上有了较大的提高,纠正了一些“应该”或“不应该”的不合理信念,对处理人际交往中遇到的问题有了比较正确的看法。深刻认识并领会到当他人的观点与自己不同时,显然无法用自己的思想方法去改变对方,懂得了不能强制无法用自己按自己意愿行事的道理。









     通过咨询谈话,还使来访者认识到对H同学的厌恶,实际上,反映了自己心理上的自卑感,觉得自己在人群中不能侃侃而谈,与H同学在同学中滔滔不绝的高谈阔论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因而对H产生厌恶。其实,每一个人都有某些方面不如别人。但从总体上看,你自己又有许多比别人强的地方。因此要对立自信心,全面客观地评价自己和别人。半年后,来访者又来到咨询室,这次不是来提出问题的,而是来汇报成绩的。来访者说他现在能够比较好地处理与同学的关系,心情较好,学习成绩有所提高,感谢治疗者的帮助。诊断分析与前一个案例不同,在治疗人际交往障碍过程中,治疗者让来访者自己同不合理的信念进行辩论,并要求来访者以家庭作业的方式对自己的不合理信念提出质疑。来访者的认知作业详细地体现出合理情绪疗法的全部治疗过程。步骤清晰、明确。来访者在学习ABC理论的过程中逐渐认识到自己存在不合理的信念,并通过与两个问题的辩论改变了自己错误的认知,最终以一种合理的信念代替了原有的不合理信念,建立了正确的思维方式。治疗过程中,治疗者充分发挥了来访者的主观能动性,引导来访者“自己治疗自己”,并使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例三①:勇气是比赛致胜的法宝摔跤运动员,男20岁。 ① 摘自《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2年第1期。





     1990年5月4日,于第11届亚运会第一次摔跤选拔赛前两周,该运动员及其教练首次来访。教练代述摔跤是一项以技巧和力量为主的近体对抗项目,要求运动员具有勇敢、机智的心理素质,善于在比赛中抓住进攻时机。该队员技术比较全面,介是在重大比赛中却不能发挥原有的水平,特别是在比赛中遇到应该主动进攻时,就感到害怕,不能像平时训练那样勇猛进攻,因而坐失良机,比赛败北。对此,治疗者首先了解该运动员对有关事情的看法和客观依据,同时帮助他提高准确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能力,简要对话片断见下。甲(治疗者):为什么该进攻的时候却不敢进攻?乙(队员):我怕先进攻会输,因为以前就曾经这样。甲:是不是一进攻肯定就要输?乙:我怕一进攻就会被对方制住。甲:是不是一进攻就会被对方制住?你能肯定这一点吗?乙:我就是担心这个。甲:那么说,实际上进攻并不是肯定会输,只是你心理这样认为。乙:是的。然后治疗者根据RET的ABC原理,分析所收集的信息,得出以下诊断结果:诱发事件(A)是在比赛中所面临的应该主动进攻的机会;不合理想法或信念(B)有两个:B1“是过去经验决定着现在行为的结果”,B2 是“先进攻肯定会输”;不良情绪和行为结果(C)是感觉害怕,做不出进攻动作,坐失良机。诊断之后,治疗者耐心向队员介绍ABC原理,解释上述诊断结果,直到他认识到“害怕情绪是由自己的不合理想法和信念产生的”为止。





     在此基础上,治疗者帮助他建立以下两个相应的合理想法或信念(rB):rB1 是“先进攻和失败之间没有必然联系,不进攻必然要失分,先进攻则得分的可能性更大,即使进攻无效,也是在进攻中失败”;rB2 是“过去经验和现在行为结果之间没有必然联系,应该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找出失败原因,并加以克服。”同时,治疗者还给队员布置以下家庭作业:反复回想谈话内容,在B与rB之间进行比较;表象训练——想象自己在比赛中大胆进攻的情景。五天之后,即该队员离京赴赛的前一天,他再次来访并汇报作业完成情况。他说:“我反复想过了,他(指对手)没有什么可怕的,只要到时我头脑清醒,就输不了。”并一再表示:“我对比赛很有信心,肯定能赢。”还报告说:前日夜间梦见与对手交锋,自己一上场就攻势猛烈,连连得分,与以往的比赛场面大不相同。结果,该队员在第一次选拔赛中获第一名。赛后他谈到:此次赛前感觉很有把握。没有出现以往的害怕心情,赛场上头脑也很清晰。其教练也反映该队员在这次比赛中,没有出现以往的心理问题。1990年6月4日,于第二次摔跤选拔赛前两周,该队员又主动来访。




主要咨询过程和结果简述如下:
1.自述前一次咨询解决了对国内对手不敢进攻的问题,现在面对外国选手仍然有同样问题。而且,在场上做准备活动时情绪很好,可是一上场,突然感觉到心脏“突突”地跳,心理就想:不好!又紧张了。




2. 进一步谈话后所得诊断结果①该队员在前一次咨询中提出的不合理想法或信念B2和B2尚未完全被合理想法或信念rB1和rB2所取代,因此,遇到类似情景时,则再次表现出来;②一上场就紧张的问题分析:诱发事件A是感到心跳厉害;不合理想法B3是“感到心跳厉害就是自己又紧张了,又害怕了”;不良情绪和行为结果。是害怕、不敢进攻。



3.分析所建立的相应的合理想法或信念rB3心跳加剧既可以由赛前身体活动引起,也可以由赛前紧张情绪引起,根据情绪的认知理论,人对环境和自身状态的不同认识,会导致不同的情绪。由此建立的rB3是“心跳加剧说明身体已被充分激活,自己己处于良好的比赛状态,而与紧张情绪没有什么关系。”


4. 家庭作业①反复回想两次咨询中的谈话内容;②模拟训练——在训练中由队友扮演国外对手;③放松训练;④表演训练。5.结果该队员在第二次选拔赛中输给伊朗选手,获第二名。赛后,其教练解释说:这次并不是输在害怕不敢进攻上,而是当时场下出主意的人太多,迫使队员在不宜进攻时,发动了进攻。该队员也反映说:当时我头脑比较清楚,不是因为害怕而不进攻,而是因当时的情况不能主动进攻,可是场外“进攻”的喊声太强烈了,我就服从了观众。诊断分析本例是北京体育学院的老师使用合理情绪疗法治疗一位摔跤运动员的情绪障碍,表明RET在我国运动心理咨询及治疗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在治疗过程中,治疗者是严格按照RET的程序进行的。参照前文有关RET的介绍,读者可自行领会。





不苛求自己

作者:黎丹正



  都说认真的人最可爱,认真能让工作变得出色,能让生活变得精致,也能让人生变得幸福和充实,认真的态度是每个人都需要的,不管是在工作中还是生活里。然而,我们却看到不少人认真得近乎于偏执,对自己苛求过多,导致人生过于沉重。

  不少人将人生目标树立得很高,希望功成名就,成为塔尖上的那个人。可是,塔尖的容量是有限的,功成名就的名额总是屈指可数,于是,不免有人伤心,有人失落。

  不能成为第一,就坦然充当第二;不能拥有伟大,就甘愿静守平庸,用轻松的人生规则主宰自己的快乐又有何不可呢?

  我们生活的目的在于发现美、创造美、享受美,而不该盯着完不成的极限、遥不可及的梦想折磨自己,最后,抓狂在自己的苛求中。

  现如今,有不少女性患有女强人综合征,这是前所未闻的!随着女性地位的提高,她们要求自己更加强大,苛刻的要求自己以及自己所做的事情;不信任别人,事无巨细,大事小是自己一人包揽;她们甚至不敢公开表达自己的消极情绪,长期的压力与压抑让她们产生了消极的心里反应。

  我们可以试想一个场景,如果有位上司说:“你的工作表现很不错,但是我希望你每个月完成四项任务,而不是现在的三项任务。”不苛求的人看见的会是自己三项任务都完成得不错,努力没有白费;而苛求的人看见的一定是那未实现的第四项任务。因此,这样的心态必然导致两种不同的结果:一个更加积极活跃,而另一个更加悲观沮丧。

  不管我们承认不承认,苛求的人生总是相对沉重的!

  过于苛求往往还隐藏着偏执与自我压抑,导致身心不健康。过于苛求自己的人通常感到自己的压力更大、更焦虑、身心更易疲惫,长期在这种情绪下容易走上极端,不少人年纪轻轻就患上各种心身疾病,比如抑郁症。这就是过于苛求的结果。

  俗话说:“水至清而无鱼,人至察则无徒。”现实生活中,对人、对事、对自己都不宜过于苛求,否则会使自己生活在孤寂和焦灼之中。

  人的一生中,挫折、坎坷是难免的,痛苦和欢乐同在,烦恼与幸福共存,总之成功与失败是并存的。我们越是对成功苛求越多,失败时,痛苦也就会越深,这也是心理学中所说的智能越高,对苦闷的体验就越敏感。

  不苛求自己就是我们能正确地认识自己、面对现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