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耳穴治疗近视的选穴基本原则

 中医宏五学子 2021-09-01

耳穴的选穴原则,以及大家一直都比较关注的——近视调理的耳穴方法

①耳穴选穴原则一

根据病位选择相应部位

◆如病在前额,选“额”

◆病在膝关节,选“膝”

◆还应该在穴区中找到最敏感的穴点,并确定这个点所在的方向和角度

②耳穴选穴原则二

◆根据中医脏腑生理功能选穴:

如“肺”的生理功能是“主皮毛”、“开窍于鼻”、“与大肠相表里”,因此皮肤,毛发,鼻子,大便等病症必选肺穴

◆又如肾脏的生理功能是“主骨”,“开窍于耳”、“齿为骨之余”对肾精耗损的骨质疏松,耳鸣,耳聋,牙齿松动,都应该选肾穴

③耳穴选穴原则三

◆根据病症所在经络循行区域选穴

◆按经络循行区域选穴,可以增强疗效,如落枕,痛在后项,需选“膀胱”,因为后项是足太阳膀胱经所循行的区域;

◆痛在侧面,需取“胰胆”,因为侧面是足少阳胆经循行的区域

④耳穴选穴原则四

◆根据西医学神经内分泌学说选穴

◆如中医称糖尿病为“三消症”,西医学认为是内分泌功能紊乱所造成,所以要选“内分泌穴、“胰腺穴”

◆又如消化性溃疡,西医学认为与大脑皮层抑制与兴奋有关,所以必选“皮质下穴”

⑤耳穴选穴原则五

◆根据临床经验选穴;

◆在临床实践中发现,对某一病症确有良效,而目前无法用有关理论来解释的穴位,称为临床经验穴;

◆如面瘫,胆囊炎,神经衰弱选“口穴”;

◆急慢性鼻炎,感冒选“外耳穴”等等。

注意:

1、相应部位就是 “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2、中医的脏腑生理功能不同于西医,是老祖宗经验的总结。

3、中医12条正经的走向也是初学者的难点。

4、西医的生理学、病理学、解剖学等知识对耳穴选穴也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5、临床经验穴是耳穴工作者在临床中总结的经验,至于为什么有效?还无从得知。这些经验穴和穴位的经验功能非常宝贵

下面来讲病症的调理,第1个是大家比较关注的近视的调理,方法共有4个,根据需要选择

一、近视的调理

近视是眼睛看不清远物,却看清近物的症状。在屈光静止的前提下,远处的物体不能在视网膜汇聚,而在视网膜之前形成焦点,因而造成视觉变形,导致远方的物体模糊不清。

近视可分为两种,即【单纯性近视】和【变性近视】

【单纯性近视】

一般发生在青少年,在发育生长阶段度数逐年加深,到发育成熟以后即不发展或发展缓慢。其近视度数很少超过600度,眼底不发生退行性变化,视力可以配镜矫正

【变性近视】

多在5-10岁之间即可发生,且进展很快,25岁以后继续发展,近视度数可达1500度以上,常伴有眼底改变,视力不易矫正

此外,习惯上常将

300度以下近视称为轻度近视;

300~600度者称为中度近视;

600度以上者称为高度近视

近视多发生在青少年时期,遗传因素有一定影响,但其发生和发展,与用眼距离过近、用眼时间过长、照明光线过强或过弱、阅读姿势不当、睡眠不足等有密切关系。

【耳穴望诊】

可在眼、屏间前(目1)、屏间后(目2)等穴区,见点状白色改变,或界限清晰,或见呈圆形,或不规则的褶皱纹

【耳穴触诊】

可在眼、屏间后(目2)等穴区触及不规则隆起,或凹陷,或褶皱

【耳穴压痛法或电测法】

可在眼、肝、屏间前(目1)、屏间后(目2)、角窝中、食管等穴探及或触按及敏感点

①耳穴疗法

(方法一):

主穴取:眼、肝、屏间前,屏间后穴

配穴取:脾、胃、肾、心、大肠、神门、便秘点(三角窝内,坐骨神经与交感连线作底边,作一等边三角形,顶点处即是)等穴

治疗时,可取单侧,左、右两耳交替进行,亦可双耳同取。

每次主穴必选,配穴根据症状选用。最好能在耳垂部找一敏感点,亦即在眼、屏间前、屏间后穴区找到敏感点,在该敏感点治疗疗效更好。

可采用揿针埋针法,每周需更换2次,亦可采用耳穴压丸法治疗,每治疗5-10次为1个疗程,1个疗程结束后,休息7日,再行下一疗程的治疗。

(方法二)

主穴取:眼、肝、肾、屏间前、屏间后穴

配穴取:皮质下(施治部位位于皮质下穴与内分泌穴之间,曾用名“防近点”)、食管(位于食管下方处,曾用名“新眼点”)、角窝中、外鼻(位于耳屏上,听宫穴后方处,曾用名“新眼”)、耳背眼、耳背肝穴

1。采用耳穴压丸法:

每次除取主穴外,再用耳穴电探测法在各配穴处寻找敏感点,作为配穴使用。治疗时,采用轻柔的按摩手法按压耳穴,并闭目,用意念仔细体会耳压过程中眼的感觉情况,一般揉按耳穴20余次后,眼部即可出现酸、热、胀、欲要流泪等感觉,部分患者则需按压耳穴100下左右眼部才会出现感觉,但必须按压至眼部出现感觉疗效才佳。

每次贴压单侧耳穴,两耳交替进行,每隔1-3日换贴1次。并每日自行每穴各按压4次。若患者年龄较小无法施治,可由父母代行治疗,治疗10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相隔7-10日

2。耳穴埋针法:取穴与耳穴压丸法相同,每次取单侧耳,将经消毒后的针刺入上述耳穴,以胶布固定,相隔2-4日后换埋另一侧耳穴,10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相隔15日

(方法三)

取眼、屏间前、屏间后、心、肝、肾、脾、额、神门、耳尖、皮质下、枕、食管、腰骶椎、交感穴。

每次选单侧耳穴敏感点5~7个,采用耳穴压丸法,每日3次,早、中、晚各按揉1次。每次每穴各按揉6~20下,使之出现明显的胀、重、痛感。

每隔3-7日换用对侧耳穴,6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相隔1周

注意:按揉时禁止看书或看电视等用眼活动,双眼宜微闭,或观望绿色的地方。同时双眼缓缓地由远至近,再由近至远地调节眼肌

近视耳穴疗法图如下:

(方法四)

近视是眼睛之调节机能失常,远处之物在视网膜之前结像,常因眼球前后距离过长,或晶状体凸度过大所致。中医学称本病为能视祛远症

《诸病源候论》载“目不能远视乃劳伤脏腑,肝气不足所致。”

《审视瑶函》载:近视所因“肝经不足肾经病”,并说:“禀受生成近觑”,“久视伤睛成近觑”的理论。

说明青少年形成近视因学习、工作环境昏暗,书写阅读体位不正,目标距睛不适中和持续近距离使用目力而成。

本症病机为心阳衰弱,阳不足而阴过盛,以致阳被阴侵,光华发越于近。

〔取穴〕

耳尖放血、脾、肾、目、眼、肝

〔取穴依据〕

①耳尖放血:有清脑明目的作用

②肾、肝:中医学五轮学说认为,瞳仁属肾

《灵枢·脉度篇》说“肝气通于目”

《素问·金真言论》篇说:“东方青色,入通于肝,开窍于目,藏精于肝”

《灵枢·五阅五使篇》说:“目者肝之官也。因此取肝、肾穴,以补肝肾、益精血、清脑明目。

③脾:青少年近视有的因为睫状肌痉挛,引起睫状肌痉挛性近视。

脾主肌、主运化,取脾以改善眼睫状肌之调节功能,缓解眼部之经气,改善眼睛的供血。

方法四的体会:

耳穴对假性近视,视力在0.7~0.8未配近视镜者,通过耳压治疗可达1.0或1.2以上

近视年龄越小,效果越明显,若为17岁以上,治疗效果不好

近视已配镜者,学生紧张用眼过多者效果不好

好了,今天的课程就分享到这里,希望大家能够真正的动起手来,在耳朵上找出相对应的耳穴位置,能够真正的做到耳熟于心

也希望大家都能够踊跃的上耳图,大家相互学习,相互观摩,相互指正

~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