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话题 | 湿漉漉的回南天,如何有效避外湿,保健康?

 素问健康 2021-09-02

广东又进入了一年中最难熬的季节——回南天。这个时节一到,很多人就感觉全身酸困乏力、嗜睡、胃口差、腹胀、头面油腻等。

回南天一般出现在春季三月份,主要是因为冷空气走后,暖湿气流迅速反攻,致使气温回升,空气湿度加大,一些冰冷的物体表面遇到暖湿气流后,容易产生水珠。此时,空气湿度接近饱和,墙壁甚至地面都会冒水,到处都是湿漉漉的景象。

现代研究表明,高湿环境是导致疾病的重要因素之一。


空气湿度的高低程度直接影响人体各种生理机能,高湿气候使人体生理功能紊乱,同时由于气压低,人们会情绪急躁不稳,或抑郁不安,心烦意乱,易激动或无精打采,同时也可引起血压上升、心率加快。

湿漉漉的回南天,如何平稳度过,让自己舒适点呢?

湿气过度容易引发疾病

湿是天地阴阳蒸腾濡润的气,和水是一类物质,有着滋润万物的功能。作为六气之一(风、寒、暑、湿、燥、火),湿是万物生长的必要条件。

人类来自于自然,自然界的自然规律,同样也适合人类。

正常的湿是自然界不可缺少的一种气候因素,是符合自然需要的。土地得湿气滋润而不燥,草木得湿气滋养则生长茂实;人得正常的湿气则脾阴足而脾阳运,吃嘛嘛香、精神焕发。

当湿表现太过,则会成为反常之湿,变为湿邪。湿邪是人体内的湿度不适中或超出人体的适应能力引发的病症。

阴雨连绵,植物受到雨水太大,就会烂根败叶。同样,人受湿邪感染则发生各种湿病。

自测:体内湿是否过量


看舌苔

自己可以对着镜子看看舌头,如果舌体胖大,舌苔白厚带腻,边缘还有齿痕,提示体内有湿。若舌苔从白厚带腻变成了黄厚带腻,那么可能是体内的湿化热了。

看精神

每天起床后仍然觉得困顿头重,肢体困重乏力,感觉像是“春困”,又总觉得全身都被一层重重的东西包裹着,让人不想动,这就是中医所说的“湿重如裹”。

看胃口

湿邪导致脾胃运化功能下降,出现口淡口甜、食欲下降、胃纳不馨,腹胀,甚至腹泻等临床症状。

看大便

湿重的人大便往往不成形。即便大便成形,大便也总会黏在马桶上,很难冲掉,或是刚解完大便后又想大便,总觉得大便排不干净。

外湿易困脾引发内湿

湿的程度可轻可重,根据病因的不同,有外湿内湿的区别。

外湿来源于水的意象,与周围环境湿度增高有关。外湿是因为气候潮湿或者受凉淋雨,居住地方潮湿,外来水湿侵入人体所致。

内湿是因为脏腑功能失调,由内而生,常有浊、痰、瘀等病理产物。

脾主运化,如果功能正常,就会将水液转化为津液以滋养全身,当外湿困脾导致脾虚而体内水液失去运化,难以滋养全身。


外湿发病,容易犯脾胃,导致脾失健运,湿从内生。影响水液代谢,就会产生内湿之邪,影响气血的运行和各脏腑的功能。

所以,保证适宜的湿,对人体不产生危害主要有两个思路:保证外界环境的干燥和保证脾的运化水液功能。

健康生活避湿气

关窗防湿

当潮湿的“回南天”来袭,要记得紧闭家中的窗户,不给窗外虎视眈眈的湿气任何潜入的机会。


防潮的最重要时段是每天的早晨和晚上,这两段时间的空气湿度较午间更高,若不及时关上门窗,水汽将严重渗透至家居的每个角落。

如果觉得门窗紧闭令室内空气无法流通,建议大家在中午时短时间开窗通风。

尽量不拖地,可以通过打开空调加温,加热或抽湿,保持室内适宜的温度。

芳香化湿

芳香化湿是祛湿的重要方法之一,因其用药气味芬芳而得名。

芳香类药物具有宣通气机、醒脾化浊、运化水湿的功能,对于湿浊内阻中焦,脾为湿困所致的疾病非常有帮助。


脾恶湿而喜芳香,芳香的药物(食物)通过促进脾胃运化水湿达到渗利湿浊之目的。

草果、藿香、砂仁、豆蔻、佩兰等药物,有醒脾开胃、促进脾胃运化的作用,可以做成香囊佩戴,也可以煲汤、做菜多用。

外治祛湿

按摩曲池穴、阴陵泉、丰隆穴等穴位有助于祛湿,对这几个穴位进行艾灸,更能对湿邪实行有效干预,非常适合体内湿邪很重的人。


拔罐更是可以疏通人体体表经络,激发气血流通,代谢湿邪,推荐可选用脾俞、胃俞、天枢穴、足三里等穴位。

回南天湿气加重,真菌繁殖,泡脚不但可以促进湿气的排出,对脚部真菌的繁殖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常用药材包括苦参、白鲜皮、地肤子、花椒、黄柏等。

食疗健脾

按时作息是健康的基本条件,否则气血减损、抵抗力下降,邪气入侵而生病。少吃生冷、油腻、肥厚的食物;不要暴饮暴食;适当增加运动促进消化。

对于天气导致的体内湿阻,最简便的办法就是食疗。

岭南人素有煲汤的习惯,自制简便的除湿汤即可取得较大的功效。除湿的药材并不需要太多,有淡渗、利湿、健脾之功即可,如茯苓、赤小豆、薏苡仁(炒后不会太凉)、山药(宜用干品)等。

推荐药膳1:薏苡仁粳米粥



做法:将薏苡仁50g配合粳米50g一起放入锅熬粥,粥熟即可(可不加任何其他食材)

功效:健脾胜湿。薏苡仁利水渗湿,健脾止泻,是祛湿常用食材,配合粳米益胃生津;两味药相辅相成,利水健脾的同时,还顾护胃津,防止水分流失过多,损害阴津;此粥非常适合晨起服用。

推荐药膳2:淮山芡实薏米汤


做法:淮山25克、芡实10克、炒薏米45克、北芪20克、猪排骨若干。将全部食材洗净放进汤煲内,文火煮一个半小时,调味即可。

功效:健脾醒胃、祛湿抗疲劳,尤适宜脾虚湿重、精神不振、大便烂溏者。但是要注意便秘者不适宜食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