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节气 | 夏至:最难熬的暑热关,做好4点帮你护住阳气

 素问健康 2021-09-02

六月梅雨霏霏,时值中下旬,太阳到达黄经90度时,就是夏至了。

“至”,是极点的意思,夏至,就是夏天的极点。

天文学上,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处于一年当中夜最短,昼最长的一天,也是阳气最盛的时候。

传统的阴阳五行中,阴阳相生,阳盛则阴生。

自此,阴气在地底每天生长,阳气被逼而火躁,“暑”、“湿”这两种夏天的主气由此而生,随阴气逐渐上升而到小暑、大暑,待阴气彻底钻出地面,天气凉爽,便是秋天了。

“不过夏至不热”,“夏至三庚数头伏”。夏至虽表示炎热的夏天已经到来,但还不是最热的时候,夏至后的一段时间内气温仍继续升高,大约再过二三十天,一般是最热的天气了。 

夏至后的主要特点是暑湿,因雨季的到来而出现的潮湿再加上暑热的自然气候,会表现出“高温、闷热 、湿度大”的气候特征,尤其在南方地区,常常会有“蒸桑拿”的既视感。

在炎热的仲夏,一些喜阴的生物开始出现,而阳性的生物却开始衰退了。

一候鹿角解,二候蜩始鸣,三候半夏生。

这一天,属阳的公鹿因感到阳气始衰而鹿角脱落;五天之后,雄性知了感受阴气滋生鼓翼而鸣;再过五天,药草半夏值此阴阳半开半阖之际开始生长。

“人与天地相应”,夏至表示开始进入暑热天气,人体阳气外发,伏阴在内,气血运行相对比较旺盛,活跃在人体表面,为了适应炎热的气候,皮肤毛孔开泄,使得汗液排出。通过出汗,以调节体温,适应暑热的气候。

如果人体未能很好地适应这种气候变化,人体内的汗液往往无法通畅发散出来,不仅会感觉不舒服,四肢困倦,萎靡不振,还容易出现中暑、感冒及胃肠道传染病等疾病。

夏至养生应该顺应夏季阳盛于外的特点,留心守护阳气,着重健脾祛湿,调养心神。

° 午打盹

在夏天,人们还总感觉昏昏欲睡,无精打采。夏打盹在医学上被称为夏季倦怠症。

按照子午流注的观点,11~13点为午时,此时气血流注心经,为人体合阳之时。中午适当小憩使大脑得到休息,气血得以回流,从而迅速消除疲劳症状。

° 防火气

炎热的天气容易让人浮躁烦闷,脾气也比往常火爆,应注重精神调养,多听舒缓音乐,多看色泽明快、视野宽阔的风景,尽量让自己平心静气,保持心情顺畅。

一要防外火,即自然界的高温。预防措施是尽量避免烈日的直接照射,中午前后尽量不要外出,必须外出时要戴好墨镜和遮阳帽;在屋里时要保持室内环境安静卫生,注意通风降温,以防外火内侵。

二要防内火,即人体出现的内热症。内火分虚实两种,虚火的主要表现有低热、盗汗、心悸、心烦、失眠、健忘、口干等;可以喝些莲子大米粥,或用生地、麦冬等滋阴的材料泡茶喝;上火的主要表现有反复口腔溃疡、口干、小便短赤、心烦易怒,可以用导赤散或牛黄清胃丸降火。

凡是有内火者,除了给予药物治疗外,应该多饮水,以清热降火来调节体温,适量吃当季水果抗炎消暑;保持心情舒畅,不急不燥,抑怒熄火,以达到心静自然凉的效果,防止内火自生。

° 食清淡

夏季阳气盛于外。夏至过后,阳极阴生,阴气居于内,所以,在夏至后,饮食要以清泄暑热、增进食欲为目的,因此要多吃苦味食物,宜清补。

热天时经常选择荷叶粥、酸梅汤之类,可清暑消渴、生津除烦。苦瓜、丝瓜、苦菜、芹菜等苦味食品宜多吃,既可促进食欲,又能泄热排毒。

暑天气温高,不渴也要多喝白开水、淡茶水,或常吃西瓜、梨之类水果 ,既可降温防暑,又能稀释血液防脑卒中等。

推荐:清炒马齿苋

材料:马齿觅、色拉油、盐、姜、大蒜、香油

做法:将马齿苋洗净,切成3厘米长,入沸水锅内焯水捞出,沥干水分;蒜、姜切末。锅内放入色拉油,烧至七成热,下姜、蒜末煸香,放入马齿觅,加盐翻炒均匀,淋香油,出锅装盘即可。

作用:马齿觅在民间也叫长寿菜,有清热解毒、利水去湿、散血凉血的作用。适用于心血管疾病、肾炎水肿、便血、痔疮出血等。

° 巧运动

适量运动有助于调畅气血、养护阳气。但运动不能过于剧烈,大汗淋漓易伤心阴,也损阳气。

最好选择在清晨或傍晚天气较凉爽时进行,场地宜选择在河湖水边、公园庭院等空气新鲜的地方,有条件的人可以到森林、海滨地区去疗养、度假。锻炼的项目以散步、慢跑、太极拳、广播操为好,不宜做过分剧烈的活动。

若运动过激,可导致大汗淋漓,汗泄太多,不但伤阴气,也会损阳气,还易中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