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嫩的口感、丰富的营养再加上低廉的价格,使豆腐成为了很多家庭餐桌上的必备菜肴,甚至还获得了“中国第一菜”的赞誉。最近天气早晚渐凉、日益干燥,而豆腐正好可生津润燥、和中益气,用它来迎接秋天再合适不过了。 俗话说“豆腐端上桌,医生去补锅”,豆腐虽然“身板小”,但营养价值很高,可以和牛奶、肉类相媲美,有“植物肉”的称号。 总体来看,豆腐最突出的营养优势有三点: 豆腐中含有丰富的优质植物蛋白,而且其氨基酸组成和动物蛋白质相似,接近人体需要的比值,相对比较容易被消化,吸收利用率较高。 对于一些因患有慢性病而需控制肉禽类摄入的人及素食主义者来说,豆腐是非常好的蛋白质来源。 因为制作技艺中分别用到了卤水和石膏,所以北豆腐和南豆腐的钙含量都比较高,均超过100mg/100g,是一种比较理想的补钙食材,常吃有助于促进牙齿、骨骼的生长发育,预防骨质疏松。 大豆异黄酮的化学结构和人体雌激素接近,因而也被称为“植物雌激素”。目前已经有许多研究表明,常吃大豆和豆制品有助于保护乳腺、减少乳腺癌的发生。 此外,大豆异黄酮还具有抗氧化、防衰老的作用,对于心血管健康也很有好处。一项由中美学者联合发表的前瞻性研究表明,常吃豆腐等富含异黄酮的食物对冠心病能起到一定的预防作用,年轻女性及绝经后未补充激素的女性受益更为明显。 现在市面上售卖的豆腐,大体可分为三种——北豆腐、南豆腐、内酯豆腐,那它们都有什么区别呢? 从口感来看
从营养来看
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购买,不过在挑选时最好注意以下几点: ① 优质豆腐应呈均匀的乳白色或淡黄色,颜色不均或过白的不要买; ② 断面不整齐、碎渣多的豆腐可能不新鲜,不建议购买; ③ 摸起来毫无弹性、且有液体渗出的通常品质不佳; ④ 闻起来没有豆香,甚至还带有豆腥味的也不要买。 小贴士 日本豆腐、鱼豆腐、杏仁豆腐等产品名字中虽然也有“豆腐”,但实际上并不是大豆制成的。 比如日本豆腐的主要原料是鸡蛋和水,鱼豆腐的主要原料是鱼浆,它们在加工过程中通常加入了大量的盐,三高人群最好少吃。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每天吃20~25克大豆或相当量的豆制品,换算成豆腐大概是100~150克左右。 营养又百搭的豆腐,在吃的时候如果能再给它找个“好搭档”,那养生效果就更不错了。 俗话说“白菜豆腐保平安”,豆腐虽然富含蛋白质、钙、大豆异黄酮、钾、硒等营养素,但膳食纤维比较缺乏,而白菜正好能弥补这个不足,同时还能带来大量的维生素C等物质。 两者搭配,互利互补,补充营养的同时还有助于促进消化、预防便秘。 豆腐所含的大豆蛋白虽然是植物中少见的优质蛋白,但其中一种必需氨基酸——蛋氨酸的含量相对较低。 而鱼肉、鸡肉、牛肉、蛋类等食物都是蛋氨酸的优秀来源,与豆腐搭档能明显发挥蛋白质互补作用,提升人体对蛋白质的吸收利用率。 像鸡蛋煎豆腐、鱼头豆腐汤、豆腐肉饼等都是比较经典的“搭档菜”,如果你家还有别的好吃又营养的做法,也欢迎留言和豆苗子分享哦!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