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与儒

 新用户8489cL9T 2021-09-03

文:黄骁  聂传安


        曾经也说过,两个班里都有一些爱思考的人。

        二班黄骁同学讷于言而敏于思,沉静的外表里包裹着一个思虑超出同龄人成熟的小心脏,让我们时时感受到他心智的成熟。

        他有一文名为《道与儒》,就是一般初一娃难以驾驭的内容。

        老聂曾让我们背诵了一篇叫《渔父》的文章。(虽是端午,但感觉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儿了)

        文章里有屈原和渔父这两个人物,屈原是儒家的,渔父则是道家的。两个人争论不休。(两个人,似乎代表着两个派别)

        这不禁让我想到了一个问题:道家和儒家学说,到底谁的更好?(能及时产生问题,好)

        道家思想推崇的是出世,而儒家思想推崇的是入世。儒家是古代官方学说,而道家不是。(现在的孩子的确了不起。想想当年可怜的我,初中时哪里懂得什么出世与入世啊)

        出世的人才有许多,就如嵇康、阮籍、陶渊明这样的人物。他们这些人中就算有的做过官,也天天不务正业。(这可能是局部的真理)

        入世的人才也有许多,如文天祥、屈原、岳飞这一些人物。这些人以身报国,舍己为人。(三个人物的排序要有一定的标准)

        有一些出世的人其实心中也有一颗为国为民的心,但他们却无力管、懒得管,于是眼不见为净。没钱了就做一会儿官,拿到了钱,又把它辞了。这一些人不怎么为国家做事,有些躲避。(陶渊明就干过没钱了就想去做官的事)

        但在那个黑暗的封建时代,好人大多数都没有好下场,连自己最基本的利益——生命,也难以保住,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那么努力地为国家做事?文天祥的一句诗回答了这一问题,那就是“留取丹心照汗青”。为后人所知道,为后人所敬仰。(这些人的舍身忘死也许不仅仅是为了“身后名”)

        从某种方面来说,道家人物不慕名利,不在意自己的名声,似乎又比只渴望被别人记住的“入世”的人要好一些。但是这些人能被别人记住都是自己应得的,也不能说是错。更有一些儒家的人则是根本不在意名声与钱财,而想到的全是自己的国家。这一些人更值得我们赞赏、敬仰。(黄骁把儒家的人又分为两类,一类无可指责,一类令人敬佩)

        在我看来,道家和儒家学说都有自己的优点,也有自己的不足。儒家缺少了一种潇洒、悠然自得的态度,而道家缺少了一颗舍己为人的心。(这孩子的感觉的确不错)

        也许我没有资格去对于道家和儒家学说指指点点,我没有老子、孔子那样高深的思想,也无法去劝说陶渊明入世,或屈原出世,因为那都是过去的事了。我们能做的就是取两家之精华,让自己变得更优秀吧。(所有的学习,都是为了让自己更为出色。黄骁目标非常明确)

        其实让初一孩子谈儒道,话题还是大了一些,因为我们毕竟了解的仅是皮毛。

        但是,如果不经过皮毛,又怎么会能触及肌肤,以至于更深层次的东西呢?

        所以,即使是皮毛,甚至连皮毛都算不上,我依然十分欣赏。

        学问虽深广如海,但我们有的是时间!

        从这个角度来说,黄骁同学的谈儒论道,自有他可贵的价值。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