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哲学趣谈:谁更聪明

 萧然静客 2021-09-03

5001.“先知后行”和“知行合一”有啥好研究的

2.用“知行合一”给中西医分个高下

3.科举制度违反了“知行合一”

4.结论

正文

1.“先知后行”和“知行合一”有啥好研究的

在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之中,年轻的王子扪心自问:“生存还是死亡,那是个问题:是默然忍受命运暴虐的毒箭,或是挺身反抗人世无涯的苦难,通过斗争把它们清扫,这两种行为,哪一种更高贵?”这是一个令人肃然起敬的问题,而在中国,我们有另外一个更加重要的大问题——读完书再去工作还是边工作边读书?

这算个大问题吗?是来搞笑的吧?可这是中国文化史上非常著名的学术争论!谁这么无聊?就在数百年前,明朝大儒王阳明用“知行合一”向宋朝大儒朱熹的“先知后行”发起了隔空批判,开启了这一具备近现代思想竞争性质的伟大争论,这是贯穿人类历史的永恒较量,直至今天,世界的发展仍然围绕着这种思想斗争。很多看似彼此无关的矛盾其实是围绕着这一较量而衍生,到底鹿死谁手仍然成谜。先学后干还是先干后学?钱重要还是人重要?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现实主义和理想主义,资本主义还是共产主义,科学主义还是人文主义,阶级斗争和阶级合作,西医和中医;为老板服务还是为人民服务?是精英领导世界还是人民推动历史?诸如此类的矛盾由来巳久,但万变不离其宗。所谓一山不能藏二虎,必须解决了“先知后行”和“知行合一”谁优谁劣的问题,其他的疑问才有可能冰释。“知”和“行”的问题有这么严重吗?这是在一条隐秘战线上的、比“生存还是死亡”更加迫切的大问题,生存和死亡都是为了它,它跟每个人的利益都有密切关系,不信您往下看!

“知”和“行”都是人类的本能,也是一个动态平衡系统,“知”、“行”这两根链条互相衔接并循环往复地运动,推动人类不断地向前发展,而“先知后行”和“知行合一”则是这个系统的两种驱动方式。“先知后行”是想以知识去指导实践,用知识去带领实践,并认为知识是第一性的,知识的重要性超过实践,因而掌管知识的精英是最重要的。认同“先知后行”的人夸赞知识,抬高精英,鄙视体力劳动,歧视劳动人民,以清除“垃圾人口”为环保目标。而“知行合一”则是指以实践来获得知识,用实践去带领知识,认为实践是第一性的,实践的重要性超过知识,因而更重视民众。那些坚信“实践出真知”的人们崇尚实践、热爱劳动、反对劳役,视劳动为光荣,因劳动而自豪,尊重劳动人民,鄙视不劳而获,以捍卫民众权利为使命。哪一种想法更聪明?您看问题是不是有点严重?

相信“先知后行”的人将知识和实践分为两截,富豪们将钱和人分为两截,政客们将权力和民众分为两截,他们不知道知识和实践是一个整体,权、钱和民众也是一个整体,脱离了实践,知识就等于无知,脱离了民众,金钱和权力就变成了毒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是运用金钱、权力和知识的正确路线,不在民众兜里的金钱是洪水,不在民众手中的权力是猛兽,脱离民众实践的知识是恶魔!产生这些弊端完全是由于缺乏整体思维,是对社会整体利益的无知。在损害了社会整体利益的同时,竟然还幻想着能够促进个体利益,锅里都没有了,碗里还能常满?这样看来,强调整体性的“知行合一”很可能比分开两截的“先知后行”优越一点。

2.用“知行合一”给中西医分个高下

“知行合一”是一种整体思维,能让理论和实践达至最紧密的互动,能防止理论脱离实践、理智脱离情感、精英脱离民众。违反“知行合一”这种整体思维的学问不计其数,而西方医学算是其中的一种。下面通过对比中西医药的“知”和“行”,来更具体地说明一下“知行合一”和“先知后行”的差异。

在医学领域,实验失败,临床就没有了指望,这个很好理解,但是如果实验成功,临床却失败了,这就很难让人接受。比如我们可以经常看到,西医实验成功而临床失败,理论高大上但实践吓一跳。这仅仅是因为现代西方医药的“知”和“行”分为两截,即它的实验和临床是分开的,实验永远无法跟得上临床,所以它的实验在很多时候会难以满足临床的实际需要。

而中医药的“知”和“行”是合一的,即它的实验和临床是合一的,每一次的看病开药都既是临床又是实验,只要实验成功,临床就必定成功。中医的实验是高风险的实验,都必须承担着完全的责任。中医的每一次实验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必须全神贯注,以调动自己的全部本能,使出自己的浑身解数,努力让自己进入巅峰状态。在这种不能失败的状态下所作的实验,必定是相对地谨慎、安全和高效的。而西医的实验主要是把动物、穷人、战俘和囚犯来作为实验对象,就算实验对象被实验折腾死了,问题也不算很大,这样做可以大大地降低实验给医生所带来的风险。但在可以失败的相对低风险状态下所作的实验,必然会出现相对的轻忽、低效和残忍。正是实验的责任和风险不同,导致了方法的优劣和疗效的差异,对医生的巨大人道主义压力,会转化为提高疗效的巨大动力。西医从一开始就想着降低自己的风险,从而将风险留给了患者,而中医从一开始就把风险留给自己从而把安全带给患者,谁是更有担当的医学呢?

500神农尝百草

相比于西医用动物和其他“重要性较低的人”来试验药物,每位中医都是从“重要性很高的人”身上开始做实验,比如以己身试药、以亲朋戚友试药,这导致什么区别?最大的区别就是:中医药必须非常安全且高效,而西医药可以非常危险而低效。中西医药就是从这里开始分道扬镳!

从中可以看出,西医是“先知后行”的信徒,从小白鼠身上发明了一些药物,就敢注入到人的身体里面;从实验室里面发明一些理论,就找残疾人、孤儿、流浪汉、精神病患者和第三世界的孩子们做人体实验。

它的实验和临床是如此明显地分为两截,因而它的理论很容易脱离实践,对小白鼠有效的药物对人类未必无害。而中医是“知行合一”的信徒,从神农尝百草开始,中医的实验和临床就紧密地结合为一体,每一位中医的成长都是从面对老师的患者、自己的身体和关系密切的人开始,是一种推己及人的医学,遵循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高尚道德伦理。反观现代西医,自己有所怀疑的危险药物要先找弱势人群做实验,人类难以忍受的实验就施加到动物身上,这种欺负弱者的心态算不上仁心,更难以产生仁术。神农尝尽百毒却仍然健康,而西医的实验已经牺牲了多少人?它的临床更是哀鸿遍野、惨不忍睹。

总之,相对于中医而言,西方医学是一门理论严重脱离实践的科学,在新冠疫情之中更让人看清它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甚至居心叵测的真面目。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仅靠一些名不见经传甚至没有行医资格的土郎中,中医便力挽狂澜,而真正的高真大隐还没有现身出手。可见中医是一门理论高度结合实际、知行合一、实事求是的先进医学。中西医学是不同维度的知识,降维打击肯定是轻而易举。

“实事求是”所依靠的是以情感作为终极判断的标准,而科学不可能是实事求是的学问,科学总是让情感走开并固执于理智,总是更相信数据而不是人的感觉,殊不知情感是比理智更高级的智能,失去情感的指引,理智是盲目的。科学的精神是怀疑与证伪,这表明科学只是特定条件下的有限真理,它无力为人类真正地解决问题,而无知的人们却对科学奉若神明。科学充其量是一种工具和武器,没有比工具崇拜更可笑的信仰,它甚至远不如生殖器崇拜实在。而当科学依附于资本主义的时候,更可谓为虎作伥、狼狈为奸。

人类要解决自己的问题,还是应该依靠自己的天赋本能。人工智能虽可以在某些领域代替人类的工作,但绝不可能在全部领域替代人类的感性能力,因为人工智能只是人类理智的产物,而人类的情感太过复杂、太过高效,理智在能量上难以企及。自动驾驶的闹剧必定会成为引发悲剧的一种原因,只因自动驾驶的中心思想是无人,而无人即是排斥人类,既然要排斥人类,还哪里谈得上“知行合一”?既然要排斥人类,还哪里谈得上造福人类?这在逻辑上都不能自洽,就好象说原子弹能造福人类,实验室里的超级病毒是人类的朋友,这是魔鬼的逻辑,我们需要对科学提高警惕。

我们不妨大胆地推导一下自动驾驶的逻辑以发现它的无意识动机:“无人驾驶”的下一步就只能追求“无人乘坐”,再下一步很可能是“无人道路”,而最后只有一个完美结局——无人活着!因此可以窥见,现代科学的中心思想就是“无人”!现实的进程也暴露出这种趋势:先用战争或少子化清除部分“垃圾人口”,然后用超级病毒清除另一部分,再用有毒疫苗清除剩下的……整个进程一旦启动就无法自动停止,循环几轮下来,人类就无限接近于“无人”了。有点可怕了吧?

言归正传,根据上面的理论,我们在找医生看病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医生要负什么责任,那些就算把人治坏治死也不用负什么责任的医院和医生绝不应是最佳选择。相反,那些背负着巨大责任而对上门医闹无能为力的医生应属首选。比如那些民间无证老中医,妙就妙在无证,因为无证,他必定是在巨大的动力和巨大的压力之下学医与行医,必定是夹着尾巴做人、睁着眼睛睡觉,在这种状态下的学习和实践会非常高效,他肯定有着过人之处。在这样高风险的艰难处境之中行医,这些无证中医心里所追求的不可能是荣华富贵,而只能是仁心仁术,他们的技术就在充满仁爱的场景中被不断磨炼,直至炉火纯青。而且,只有无证的中医,才能真正地与患者建立起命运共同体:治好了皆大欢喜,要是治坏了,医生和患者谁也别想好过。医生掌握着患者的命运,而患者手中也掌握着无证中医的命运,无论举报、起诉还是医闹、砸招牌都容易得多,跟医院里的状况截然不同。因而无证中医比医院里的医生要谨慎得多,这个因素对患者非常有利,对构建良好的医患关系也很有帮助。在现实中,很多令人难以置信的医疗奇迹都是无证中医创造的,所以,行医资格证书可能会成为患者的催命符。

这个看似离经叛道的说法其实已被常识不断地证实。老板为什么总是比打工仔更精明?因为老板要冒着巨大的资金风险来工作。在黄埔军校里学习战争的国民党也在学习方法上败给了“在战争中学习战争”的共产党,因为在学校里学习战争毫无风险,而在战争中学习战争则要冒天大的风险。纸上谈兵带来的是教条主义式的惨败,而用血汗与泪水换来的才是致胜的知识。责任和风险对提高个人和组织的能力有着巨大的好处,因为它们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个人和组织的全部本能,让学习和实践的能力产生飞跃。医生的免责制度,正是消灭疗效的利器,而政客的免责制度也是政治腐败的根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