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微头条

 宋国勤vasyr53j 2021-09-04
汗越多,气越少!治多汗,86岁老中医临床60年心血,8味药让患者的多汗症画上了句号。治病,若只看重世俗意义上的成功,那注定不能顶峰相见!
 
临床三十多年,常有朋友问我“你觉得中医好,还是西医好?”
 
虽然我一直研究中医,但是这个问题我也不能笼统的回答。因为在不同的领域,各有不同的建树。有些地方,西医远超中医,但是有些地方,中医比西医却强。
 
比如,我今天要和你说得多汗。
 
先前我接诊了一个,44岁的女患者。
 
女人啊,天性爱美,出去旅游的时候,爱拍照,来回换衣服,导致自己感冒了。按理说,感冒也没有多大的事,她自己吃了些感冒灵,胶囊药物。很快也就好转了。
 
但是,从那次之后,她就落下了毛病,动辄出汗,浑身都出,脑袋也出汗。出汗之后,她就畏寒怕风,整个人倦怠又疲惫。
 
持续了半年,期间看过不少医生,但始终不见好转。多汗、畏风、倦怠、无精打采。整个人几乎都没有办法好好工作了。索性,她辞了工作,四处寻医,本地治不好,就去外地找,外地找不到,就让亲戚朋友联系海外医生。但都无果......
 
后来,她的侄子之前在我师父跟前治好了胆结石,但是师父老人家已经去世了,他说让他可以找我试试看,于是抱着试试的态度,过来了。
 
经过上述的了解之后,刻诊,见患者脉浮细,苔薄白,舌质红。
 
我回顾了一下师父之前说的关于多汗症的辨证治疗,拟方为:
 
炒白芍、桂枝、黄芪、炒白术、防风、炙甘草、生姜、大枣。
 
结果你还别说,患者用药6剂之后,所有的症状均得到了恢复。不出汗、不畏风、不乏力了。她自己都感觉很意外,后来问我这到底是啥原因呢?
 
我简单和你说一下。
 
首先,你记住:汗越多,气越少!
 
就是说,一个人,因异常出汗,时间久了,必然伤气,出现气虚的问题。拿这个患者来说,她之前因为一次感冒后,自行用药结果造成多汗,汗出不已的情况。
 
汗,属于津液的一种表现形式。汗多,则津伤。津能载气。津伤,则气血受损。因为患者气血受损,就形成了一系列气虚的表现。比如说,浑身倦怠乏力,没有精神,这就是气虚使然。气有固摄肌表腠理的作用。气虚,肌表腠理舒张,于是不耐风邪,她便时时觉得畏风,怕冷。
 
就脉象来说,患者脉象浮细。浮,说明汗多伤气,就会容易受到外邪的侵袭,外邪一来正气当然要抗争了,所以会有脉浮的情况。细,说明正气不足,想要抗争是抗争不过来的。
 
那这个时候该怎么办呢?
 
第一、把患者的表邪给他散开。

第二、第二、辅助她的正气,补足了气,才能有力去抗争。一鼓作气,把外邪撵走,把肌表固护起来。

那你说这事儿是不是就摆平了?
 
方子里面桂枝、生姜散寒解表,驱赶风寒之邪。白芍、大枣,养阴血,敛营气,补充因为多汗而受损的营阴。甘草,配合桂枝,辛甘化阳而散寒邪,配合白芍则酸甘化阴补津液。
 
接着,白术、黄芪和防风。这三味药,主要负责培补患者的正气,补气、固表、实卫。黄芪和白术,健脾益气。防风,散邪祛风。
 
如此一来,患者气不虚,汗得敛,风寒之邪得以驱散,那么她多汗畏风之感,肯定也就好转了。
 
这便是在中医理论辩证下产生的治疗方法了。
 
实际上中医治疗多汗畏风易感,还是比较拿手的,和西医相比较优势会比较大一些。而这个思路,也是中医独有的。但这只是中医优越性的一个小小代表,缩影而已。
 
跟了老师半辈子,我觉得自己无比的幸运,因为这样的良师,他教给我的不仅仅是治病救人,还有很多做人的道理和医者的意义。

到现在我还记得,恩师86岁,临床60多年,但他依旧坚持每天出诊,很多穷人找他治病,他连最基本的诊断费用都不要。
 
但有些医生,光一个挂号费都能收到几百甚至几千。我想,他们一年赚的钱,可能我们一辈子都比不上。这也许就是医者之间的区别吧,拥有了世俗意义上的成功,那就注定达不到医道的顶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