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田定方 | 借 粮

 富平人原创馆 2021-09-04

借 粮 
文/田定方

1976年,爷爷精神状态一直不佳,大中午的暖阳下,他还须穿得厚厚的棉衣,也觉得浑身发冷。

奶奶避过爷爷给父亲说:“道,你伯好像不行了,应该给准备后事了。”父亲应声道:“妈,您老放心!棺材也给我伯弄好了,清梅随后叫人给我伯做寿衣,我抽空把屋里拾掇下。”没过二十多天,有一天,早饭吃了后,爷爷给奶奶说自己有些累,就躺炕上睡去了。到午饭时,喊爷爷吃饭,他说不想吃,奶奶喊父亲快把姑姑叫来。到了晚上,爷爷躺在炕上,全家人和姑姑都围坐在房子。突然,爷爷睁开眼睛说:“道,灯把人眼睛照得晃的,你把灯芯弄碎点。”父亲按爷爷说的,把灯芯用剪子剪短了。过了一会儿,爷爷又说:“清梅,你去给门口那俩人弄些吃的,他两都等了半会了。”母亲惊愕地看了大家一眼,不知所措。这时,只听见爷爷长长地出了一口气,就再无声息了,眼睛很安详地闭上了。

1976年,正是吃粮紧张的时候,家里的余粮是不够给爷爷过事用的。于是,父亲就找村长想借村里的粮,村长给写了条子,答应借给三斗粮。父亲一手拿着条子,一手拿着口袋,跟在保管员后面,我跟在父亲后面。到了保管室门前,保管员从腰带上小心翼翼地解下钥匙,费力地把钥匙插进了锁孔里,转动了好几下,才把锁子打开。父亲帮忙把锁子取下来,交到了保管员的手里,两人合力推开了厚重的大门。我用手抓住门槛,抬腿,趴着翻了过去。这是我第一次走进村里的保管室,也是唯一一次。
一股发霉的气味扑鼻而来,里面很黑。保管员熟练地走到墙角,拉了一下灯绳,室内才开始明亮了一些。地面上圆锥形的粮堆有序排放着,上面盖满了“福”字的方形印章,听说这个印章原来是福盛源家族的,后来就被生产队收缴公用了。保管是我本家一个爷,他用簸箕把粮食倒进斗里,用手把粮食抹得和斗沿一样平,然后把斗里的粮食倒进父亲拿的口袋里。那次,父亲一共借了村里三斗粮食。

那年,毛泽东、周恩来、朱德三位伟人相继逝世,全国人民处于悲痛之中。
那年,唐山大地震时,我们全家挤在场里用细木棍做支架、草帘子围着的简易棚里。听父亲说,房顶的瓦片掉下来好多,水壶从桌子上掉下来摔碎了。
那年,粉碎“四人帮”,结束“文化大革命”。对于年幼的我而言,这样的胜利是无法感觉到的,只是成天疯跑着看村里大人们开各种各样的庆祝大会。

农村实行承包责任制后,保管室被拆掉了,粮食按人头分到了各家各户。农具、椽、廪、砖、瓦、那门、那门槛都被以抓阄的方式分配到了各家各户。
那个借粮的口袋,后来用了好多年,直至被奶奶补了又补,不能再用了,父亲才忍痛将其作为它用。
而借粮的事情,直到现在,也再没有发生过。


作者简介:田定方,富平县宫里镇雷村人。

讲述富平人的故事,

凝聚富平人的力量,

弘扬富平人的精神,

打造富平人的品牌!

富平人投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