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花鸟画家

 志涛书馆 2021-09-05
      田佐,字润臻,号西垂耕夫,礼县石桥人。于美术专业科班出身,又是著名的文史学者,现为中国书画家协会会员、万象画院副院长、甘肃国画院院士、大千画院院士、陇南师院客座教授、中国白马人民俗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甘肃秦文化研究会副会长。
       田佐先生多年来受中国传统文化浸润,有丰富的学养和艺术积淀,因此,他的绘画作品蕴藏着文人画清丽雅致又恣肆挥洒的艺术风骨。他的绘画题材多以荷、菊、梅、紫藤、石榴、寿桃、枇杷、丝瓜、葫芦等花卉、果蔬和家雀、仙鹤、鹌鹑、八哥、燕子等寓意丰富的传统文人画题材组合呈现,透射出强烈的文人精神风范。在艺术传承方面,借鉴和吸收了潘天寿、吴昌硕等写意花鸟画鼻祖的精髓,再通过自己的艺术实践,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笔墨语言。
       比如他画荷,意在体现荷花挺立污泥间但不屈曲合流的精神风貌,有时还加几只鹭或蟹,更显对生活的思考,而在运笔上,则大胆泼墨,小心收拾,画面干净而雅致,意趣横生;比如他画梅,意在体现梅在寒风中孤傲挺立的不屈精神,运笔则拟吳昌硕中锋拖绞之法,构图重直挺而少屈曲,致线条苍劲老辣,色彩凝重却真切自然;比如他画紫藤,意在体现生命力之旺盛,画面经营则攀缠而舒展,少枝蔓繁复而线条刚劲柔和;比如他画石榴,意在体现坦荡的胸襟,则着力夸张石榴裸胸坦腹、笑纳乾坤的君子气度……田佐师古而不泥古,通过长期写生和自己的艺术体验,己经有了自己的创作体系和艺术风范。
       欣赏他的作品,既有高雅的文人画风骨,又有亲和通俗的民间味道。他既注重精神层面的尊贵,又倾向生活层面的情趣,往往在画面中缀以三五小鸟、一二飞蜓,铺设几株兰草、几片落叶,既丰富了画面的内涵,又增进了生活气息。吴昌硕先生在创作中选择性地借鉴吸收民间艺术的用色方式和技巧,改变了传统文人画萧散清淡的味道,其作品在用色上既具有热烈奔放的豪气,又不失传统绘画雅致内敛的风貌。田佐很好的吸收和借鉴了吴昌硕先生的这一优点,他的画墨韵十足而墨色变化丰富,色彩浓淡有致,用色大胆而视觉感舒爽,形成了独特的艺术特色。
       有画家和评论家认为,田佐的作品在笔法方面,凡体现面的部分,均用泼墨;凡体现线的部分,多用绞笔和拖绞笔——此两者的结合,既厚重又显力度。在构图方面,多学习吴昌硕面内布局,也偶用潘天寿面外布局,追求奇中之平和平中之奇。因此,他的作品重于笔意、神采,轻于形貌、细微。田佐多年来坚持写生,力求在写生中提升造型能力和笔墨功夫,增强作品的时代感和生活意趣。大自然的造化中,一枝一叶,一虫一鸟,一花一木,都是画家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尤其农村风光,鸟语悦耳,花香醉人,田佐以特殊的生活环境为课堂,用心描绘着大自然的美丽。或择美拍照,去芜存华,或择地而坐,精心描摹,不断地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积攒创作素材。
       田佐作为一名学者,有许多画家所不具备的文学修养,美术专业毕业的身份本身就使他具备了美术创作的能力。他起点高,一出手就能抓住绘画艺术创作的要旨,这是他的创作能够走得更远,能够达到更高境界的基石。同时,勤奋好学,不断钻研的文人习性,是田佐在国画创作领域能够走出一条自已的创新之路的保证。所以,我们有理由看好田佐的创作,也有理由相信,田佐在中国写意花鸟画家的队伍中会越来越走在前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