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炎的诊断标准有以下几点: 1、真性细菌尿 ☞ 膀胱穿刺尿细菌定性培养,有细菌生长。 ☞ 导尿细菌定量培养。 ☞ 清洁中段尿细菌培养,细菌数≥数值,但如临床无膀胱刺激症状,则要求二次培养。 有上述情况之一,即为真性细菌尿。凡是有真性细菌尿者,均应诊断为尿路感染。 2、膀胱刺激症状: 尿频、尿急、尿痛,膀胱区不适,白细胞尿,偶有血尿。 3、无明显全身症状: 具备上述3条,可诊断为膀胱炎。 还应指出,有明显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症状的妇女,尿中有较多白细胞,如中段尿细菌数>某个数值,也可诊断为尿路感染。 怎样鉴别肾炎与膀胱炎? 1、上、下尿路感染的鉴别 根据临床症状及感染的定位试验,可作出上、下尿路感染的鉴别。 ☞ 尿抗体包裹细菌检查阳性者,多为肾盂肾炎,阴性者多为膀胱炎。 ☞ 膀胱灭菌后的尿标本细菌培养结果阳性者为肾盂肾炎,阴性者为膀胱炎。 ☞ 参考临床症状,有发热(>38℃),或腰痛、肾区叩压痛或尿中有白细胞管型者,多为肾盂肾炎。 ☞ 经治疗后,症状已消失,但又复发者多为肾盂肾炎(多在停药后6 周内);用单剂量抗菌药治疗无效,或复发者多为肾盂肾炎。 ☞ 经治疗后,仍有肾功能不全表现,能排除其他原因所致者,或X线肾盂造影有异常改变者为肾盂肾炎。 2、尿道综合征 尿道综合征仅有尿频、排尿不适的症状,而无真性细菌尿,可资鉴别。 3、肾结核 有些尿路感染以血尿为主要表现者易误诊为肾结核,但肾结核膀胱刺激征更为突出,晨尿培养结核杆菌阳性,尿沉渣可找到抗酸杆菌,而尿普通细菌培养为阴性。IVP 可发现肾结核病灶 X 线征,部分病者可有肺、附睾等肾外结核,可资鉴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