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地球生物全系列——从单细胞到人类】伞菌目—粉褶菌科

 地球生物与人类 2021-09-06

伞菌目—粉褶菌科

真核生物域

真菌界

担子菌门

伞菌亚门

伞菌纲

伞菌目

粉褶菌科

粉褶菌科(Entolomataceae)是担子菌门下伞菌目的一科。中国只有赤褶菌属(Rhodophyllus)。

1.霍氏粉褶菌

霍氏粉褶菌(学名:Entolomahochstetteri):是一种在新西兰和印度可以见到的蘑菇。这种蘑菇的菌盖最大约5厘米,但菌柄很细,只有约5毫米直径,总体高度80毫米,它的菌盖呈锥形,有锐利的边缘,边缘内翻。菌盖颜色为靛蓝色,稍带点绿色,最初为蓝色,后变成蓝红棕色至粉红棕色,上面具小纤维。菌盖边缘有条纹并内卷。

炫蓝蘑菇也指霍氏粉褶菌,但是更多指炫蓝小菇Mycenainterrupta

分布于新西兰北岛和南岛西部的树林里,生长在潮湿的土壤中,特别是在阔叶林和罗汉松林中的凋落物和苔藓中,该真菌出现新西兰2002年发行的真菌邮票系列中。也可以在新西兰50元钞票的背面看到它。

1)分类命名

霍氏粉褶菌最早是由奥地利真菌学家埃尔温·雷查德(ErwinReichard)于1866年描述的,真菌学家约翰·阿尔伯特·史蒂文森(John Albert Stevenson)于1962年将学名定为Entoloma hochstetteri。其学名中的“hochstetteri”是取自德国博物学家费迪南德··霍赫施泰特(Ferdinand von Hochstetter),即霍氏

2)形态特征

霍氏粉褶菌有一个小巧精致的地上子实体,总体高度80毫米。 [1]  它的菌盖呈锥形,直径15-50毫米,有锐利的边缘,边缘内翻。菌盖颜色为靛蓝色,稍带点绿色,初成长时为蓝色,后变成蓝红棕色至粉红棕色,而且长着小纤维。菌盖边缘有条纹并内卷。菌褶连接物微凹,菌褶薄,3-5毫米宽,基本上与菌盖同色,有时带点黄色。圆柱形的菌柄长50-100-150×3-5毫米,厚0.5厘米,长着小纤维且实心,伴生绒毛。成长到一定时候会褪色到棕色,基部发白,干燥,瘘管,易碎,原纤维经常扭曲。

孢子紫色或深红棕色,大小为11-15 x11-14微米,长方体,光滑透明,壁较薄。担子体大小为40-60×15-20微米,球棒形,透明,有四个类绒毛的孢子梗。圆柱形菌丝直径5-13微米。膜薄壁,具有不清楚的血浆色素。夹紧连接。

粉褶菌属蘑菇的典型特征,顾名思义,就是菌褶大多呈现出淡粉色、淡红色的状态,英语直呼粉褶菌为Pinkgill。霍氏粉褶菌也不例外,它的菌褶依然为淡红色,但全身包括菌柄在内均为蓝色,在英语中被称为Hochstetter’s blue pinkgillSky blue mushroom。霍氏粉褶菇有着与众不同的全蓝色,而它的菌褶(gills)因为孢子而稍带点淡红色。它子实体的蓝色是三种薁类色素造成的。

3)产地生境

霍氏粉褶菌分布于新西兰北岛和南岛西部的树林里,常常生长在苔藓和落叶之间。生长在潮湿的土壤中,特别是在阔叶林和罗汉松林中的凋落物和苔藓中,很少发生在诺霍沟灌丛中。与假山毛榉和罗汉松结合。霍氏粉褶菌在印度部分地区的林地也发现。

4)主要特性

霍氏粉褶菌的蓝色来源于其体内的甘菊蓝类化学物质(Azulene),其化学名称源自西班牙语的蓝色(azul);甘菊蓝是萘(Naphthalene)的同分异构体,萘是无色的,而甘菊蓝确呈现深蓝色。

霍氏粉褶菌食用性未知。粉褶菌属的许多成员都是有毒的。这个小小的蘑菇通体都是蓝莹莹的,只有菌褶部分可以看到红色孢子的痕迹,这种颜色是由于它的子实体含有三种甘菊环烃。霍氏粉褶菌不可食用,但它是否有毒依然还存有争议。

5)作用

霍氏粉褶菌可以把动植物的遗体、遗物等分解,释放出其中的碳、氮等营养元素,使之能够被植物吸收并重复利用,促进了自然界的物质循环。另外,粉褶菌属中有一些成员属于'菌根菌,它们与植物互利共生,即植物给它们提供营养,它们从土壤中吸收氮、磷等无机物回馈给植物。在一些环境比较恶劣的地方,植物必须依靠和真菌共生才能生长得好,这也给在环境条件不太好的地区植树造林提供了一种思路。

6)相关文化

新西兰作为一个位于南半球且生物多样性奇特的国家,热衷于宣传保护自己本土的生物多样性,为纪念这种最早发现于自己国家的鲜艳蘑菇,新西兰这50元钞票上画上了它的形象。它可以在新西兰储备银行1990年发行的50元钞票背面看到。 [5]  2015年,他们又对50元钞票进行重新设计,把霍氏粉褶菌的图案从角落位置挪到了中间,还突出了它的蓝色。

新西兰邮政还曾于2002年发行了霍氏粉褶菌的纪念邮票,它是新西兰2002年发行的真菌邮票系列中六个本地真菌之一。

2.毒粉褶菌

毒粉褶菌Rhodophyllussinuatus (Bull.: Fr.) Pat,子实体较大。菌盖一般污白色,直径可达20cm ,初期扁半球形,后期近平展,中部稍凸起,边缘波状,常开裂,表面有丝光,污白色至黄白色,有时带黄褐色。菌肉白色,稍厚。菌褶初期污白,老后粉或粉肉色,直生至近弯生,稍稀,边缘近波状,长短不一。菌柄白色至污白色,往往较粗壮,长9-11cm,粗1.5-3.8cm,上部有白粉末,表面具纵条纹,基部有时膨大。孢子多角,8-11μm×6.5-8μm

属树林外生菌根菌,可与栎、山毛榉、鹅卫枥等树木形成菌。夏秋季在混交林地往往大量成群或成丛生长,有时单个生长。

中毒后,潜伏期约半小时,长达6小时。发病后出现强烈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心跳减慢、呼吸困难、尿中带血,中毒症状往往严重。抗癌实验表明,对小白鼠肉瘤180的抑制率为100%,对艾氏癌的抑制率为100%。与栎、山毛榉、鹅耳枥等树木形成菌根。

3.野粉褶菌

野粉褶菌是粉褶菌科内一真菌,价值未明。

形态特征:担子果小型。菌盖宽约4cm,干燥,肉质,呈污蓝色至深蓝色,光滑。菌肉很薄至薄,白色。菌褶黄色,直生。菌柄圆柱形,基部稍膨大,被白色绒毛,中生,中空。孢子9.2~11.5×6.9~8.0μm67)角,淡黄色,具有1尖突,光滑,非淀粉质。

繁殖方法:孢子繁殖。

生长环境:生于腐殖土上或朽木上。单生。

分布范围:海南,亚洲。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