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慢支哮喘一例:古法针灸案例

 优优的爸 2021-09-06
10.7,一位60多岁,由家人陪同来诊的老人,待我忙歇,见老人形体消瘦,面色苍白,声音细小,不停咳嗽,没力气的坐在大厅等我时,只能说状况欠佳呀!
患者自述:慢性支气管炎兼哮喘,咳嗽已二十多年,一年四季犯病,早晚都咳嗽严重,坐卧趴皆咳,痰多(时黄时白),胸闷气短,纳一般,睡眠差,背部发冷,大便偏溏,口干。
脉诊:人迎一盛
面诊:肝区明显有青色
诊断:肝木克脾土
治则:平肝培土生金
针方:(泻:肺俞,肝俞,补:脾俞肾俞,行针不留针)+五输穴+行气针方+补太白
在行肺俞肝俞时,老人说针下热热的,很舒服,再行脾俞肾俞,不一会,患者说背部暖和了。
 施针完毕,咳止、气顺、说话有力、面色微红,被老人大赞。 
  
次日家人反馈:针后一直没咳嗽,睡眠好一点。
 以前,我总觉得这种病特难见效,单纯针灸更不行,归根到底,水平信心问题。
今天,谨言慎行,勇往直前,又一突破,感谢大家的信任,感恩汤泼雪恩师多年的教导。
 想想,其实诊断正确,思路方针有分寸,患者气血尚可时,单纯针灸,可以很有效!

文中所用针穴配方不可轻易模仿,一是病情四诊每人不同,二是古法针灸的精髓不仅仅在配穴,更重要的是补泻手法,以及针师对手下得气的感受把握。同样的穴位,不懂得补泻和得气,甚至会加重病情。针为利器,可决人死生,当敬重、慎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