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日学论语#7.17【2016-12-19】

 龙泉看水hbc 2021-09-07

#每日学论语#7.17【2016-12-19】

【原文】 

子曰:“加我数(shù)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译文】 

孔子说:“如果能给我增加几年寿命,五十岁时去学习《易》,就可以没有大的过失了。”

【微言微感】

《易》是个什么东西,让圣人如此看重?果真学懂《易》,就可以不犯大错了吗?

一直以来,我是排斥《易》的,总以为那不过是算卦看风水的书,骗人的把戏。

我看见,那些神神道道,阳宅阴宅,这不易,那不妥,天天烧香迷信,一味窥探天机,祈求保佑,精于计算,避讳甚多的人,做人做事并不顺利,甚至祸事不断。

天机不可泄露。否则,算卦的人去炒股票赌博,还不都成了巴菲特?

孔子说,给我增加寿命,让我五十岁学通《易》,就可以少犯错误。

为什么是五十岁?为什么学通《易》就可以少犯错误?

说这话的时候,孔子应该不到五十岁,四十八九岁的样子吧。这一段时间,孔子在鲁国,目睹鲁国混乱局面。三桓专政也就罢了,季平子死,季桓子年轻,季氏家臣阳虎、公山不狃拥兵自重,先后叛乱。

阳虎逼着孔子帮他做乱,孔子躲了;公山不拗逼着孔子和他一起造反,孔子差一点就去了。子路据理力争,孔子才作罢。孔子着急实现自己报复,差一点就晚节不保。

冷静下来,孔子退而修《诗》《书》《礼》《乐》,以教弟子。可能是在这个过程中,开始研究《易》,越走越深,越看越爱,许多困惑豁然开朗。

孔子很高兴!或者说很兴奋!

提起《易》,我们马上想到《周易》,想到“卜筮”。“卜筮”就是对未来事态的发展进行预测,《易》便是总结这些预测规律的书。 

当然,这只是《易经》浅层次理解,真正的《易经》,其实是包罗万象的。其内容涉及哲学、政治、生活、文学、艺术、科学等诸多领域,天文地理人伦,天道人道规律,都在易经易理之中。

孔子说自己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我猜想:孔子过去对占卜的事情应该是半信半疑的,或者根本就不信。或许,他就没有怎么看《周易》,就直接把这些列入旁门左道行列。

后来,他屡遭失败,甚至有时候心灰意冷,闲暇无事,偶然翻看《周易》,哇,很多苦思冥想不可参透的玄机,这里都有精彩论述。

对好东西,孔子有天生的执着和痴迷。发现了《易》的玄妙,孔子又一次进入了如痴如醉,三月不知肉味的痴迷状态。朝闻道,夕死可矣。关键是,一定要闻道,这样才死得其所,否则,闻而不可得,窥而不入门,那还不让人遗憾死?

遇见,并不是缘分;懂你,才能结缘。

年轻时候的孔子,或许也曾接触过《易》,但是因为阅历原因并不真懂,所以对好东西熟视无睹。有了一定阅历,回头再看,才知道妙不可言。

原来,读书这件事,并不是越早越好。生命成长是有规律的,生理的,心理的,不到那个时候,很多东西,操之过急是没有用的。什么时候读什么书,做什么事,都有一个敏感期,把合适的书在合适的时候,带给合适的人,这才是天道。否则,一味追求高大上,过早把一些深奥的书给小孩子读,急功近利,拔苗助长,对生命成长并无益处。

我反对当下轰轰烈烈的读经运动,幼儿园就读《论语》《道德经》,我不以为对孩子就是最合适的。儿童来到这个世界,最初需要的是安全感,是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儿歌、童谣、童话才是他们当下的需求。

有一次,给一年级家长做阅读培训,一家长批评我们太小儿科,给孩子读儿歌童谣图画书,简直是浪费他孩子时间,他的孩子已经在读四大名著了。

说这话时候,那母亲趾高气扬,洋洋自得。说她读过所有的关于家庭教育的书籍,他儿子也读过1000多本她精挑细选的书了。

一年级?读四大名著?我实在不敢苟同。

从《水浒传》学习造反杀人吗?从《三国演义》里学习斗智斗勇吗?七岁的孩子能从《红楼梦》里汲取什么营养,我更不知道。这个年龄段小孩子需要的安全感,想象力,这些伟大作品里有这些营养吗?我不明白正吃奶的孩子,你直接让他们吃大鱼大肉,他们消化得了吗?

是益,还是害?出水才见两腿泥。

合适的,才是最好的。

少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夫子五十研究《易》,而不是血气方刚的少年时候,也不是锐意进取的青年时期。圣人都不敢超越时空,我们又怎敢如此急功近利?

或许有天才,但我不是,我周围的大多数人也不是。

天真无邪的少年,斗志昂扬的青年,成熟稳重的中年,睿智贤达的暮年,生命的美好,在于花开有时,循序渐进。反时令水果,很是新鲜,但毕竟不是那个味道。非超常儿童的超常教育,幼儿园做小学的事情,小学做初中的事情,初中做高中的事情,高中呢?大学呢?

我想到了武打小说中的走火入魔……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