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日学论语#9.6【2017-2-3】

 龙泉看水hbc 2021-09-07

#每日学论语#9.6【2017-2-3】

【原文】

太宰问于子贡曰:“夫(fū)子圣者与(yú)?何其多能也?”子贡曰:“固天纵之将(jiānɡ圣,又多能也。”子闻之,曰:“太宰知我乎?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

【译文】

太宰问子贡说:“孔夫子是位圣人吧?怎么这样多才多艺呢?”子贡说:“这本是上天要让他成为圣人,又让他多才多艺。”孔子听到后说:“太宰怎么会了解我呢?我因为年少时地位低贱,所以学会许多鄙贱的技艺。这些技艺对君子来说是多余吗?不是。”

【微言微感】

“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

这句话顺着往下续写:

 孔子说:“君子多乎哉?不多也。”

这些事情对君子多余吗?怎么会呢?

孔子会驾车,而且比专业的还专业;孔子会射箭,连以善射自负的阳虎都不是对手;孔子善弹琴,连专业乐师苌弘都赞叹不已。当然,孔子管仓库、管牧场都是一把好手。

孔子学院的课程设置包括礼乐射御书数,估计劈柴做饭洗衣服补衣服等,这些事情弟子们都要学习。否则周游列国那么多年,不会这些,怎么生存啊!

这让人想起很多父母:他们对孩子的照顾到了无微不至,无以加复的地步,从小到大,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家务活不让摸,庄稼活不让学,这也不让做,那也不让干,美其名曰不能耽误学习,似乎搞定学习就搞定了一切,真的是这样吗?

新加坡电影《小孩不笨》,有一个小男孩叫泰瑞,父母娇惯溺爱,对一切包办代替,恨不得吃饭都让保姆一口一口喂。结果呢?泰瑞做事无主见,生活不能自立,除了听妈妈的话,似乎什么都不知所措。

孔子是至圣先师,弟子三千,到哪里都是国宾帝师待遇,是不是什么都不用自己做呢?他需要驾车技能吗?他需要舞刀弄枪保护自己或者他人吗?他需要抚琴奏乐取悦别人吗?似乎都不需要。

所以太宰问子贡:夫子是圣人吧?为什么如此多才多艺啊?其实是想说,作为圣人的孔夫子,似乎不必要去把精力浪费在“礼乐射御书术”这些技艺上,他应该研究大事,研究“仁义礼智信”的学说,研究理想社会的构建,研究周公之礼的传承,研究传统文化的发展……

子贡或许也有同感,只好说:没办法,夫子天生就是圣人,什么都知道,什么都会,是“天纵之才”!那些技艺都是天生的。

孔子如何看待这件事?

他说,太宰怎么会了解我呢?他不理解我的为人,也不理解我的学说。我没什么不好意思,我就是“少也贱”,出身贫寒,后来为了讨生活,不得不学习礼,学习乐,学习射,学习御,学习记账……这有什么丢人的?这些技艺对君子,对圣人多余吗?不多啊!很有必要嘛?

听听这话!我们肃然起敬。孔子是圣人,但不是高高在上,神龙见首不见尾的神话,他真实如同身边凡夫俗子,不肯装腔作势,不肯敷衍趋势,不肯弄虚作假,错了就承认错,不行就承认不行,贫贱就承认贫贱,这是何等自信自爱自尊啊?

身边有一些人,出身清贫,一旦发达,马上要洗白自己。怕别人知道他的过去,怕别人知道他有农民父母,甚至连自己是中国人都不敢承认,这样的人,对国家,对社会,对家庭,有什么用?

英雄不问出身。人们敬重你,不是因为你的出身,而是你当下的德望和能力,贡献和业绩。成为“官二代”、“富二代”没有什么值得骄傲的,成为“官二代”、“富二代”的老子才是牛气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