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东吴名将太史慈为何不在江东十二虎臣之内?

 新用户6303bXRU 2021-09-08

        在《三国》《水浒》《说唐》《说岳》等古代章回小说里,战争场面基本上是两军排好阵势,主将上场单挑,决定一场战斗的胜利。其实这是瞎编出来的。章回小说起源于评书说唱。评书说唱艺人为热闹好听,吸引听众臆造出来的战斗场景。不论古今,战斗时冲锋陷阵在前的都是大头士兵,主将都躲后面的。

        顺便聊个趣事。《三国演义》里的阵前单挑,都是凭实力,高下胜负立判。关羽万军之中刺颜良,温酒斩华雄,都是瞬间之事。

        《水浒传》里则不是,通常都是大战几十几百回合不分胜负,哪怕是天罡星和地煞星之间交战。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三国演义》里对阵双方是敌人,杀了就杀了。《水浒传》里虽然眼前是敌人,以后则会是兄弟,所以不能杀,不能兄弟相残。《三国演义》里以后会成为兄弟的也不能杀,也是打得天昏地暗不分胜负,比如关羽和黄忠的长沙交战。

        是不是很有趣?这就叫文学创作。

        真正在《三国志》里记载的武将之间的单打独斗只有两次,一次是正式的;一次是非正式的。

        正式的那次发生在吕布与郭汜之间。

        吕布刺杀董卓后,王允执政,刚愎自用,要追究原董卓部将李傕、郭汜、张济等凉州小军阀的罪过。这些小军阀在贾诩的煽动下,放弃了逃回凉州的想法,集结起来攻打长安。

        吕布手下叟兵叛变,打开长安城门放叛军入城。吕布突围出城,迎头撞上郭汜带领的大队人马。吕布仓促外逃,所带人马太少,难以冲出,就激郭汜单挑,以自己输了,任凭郭汜处置,赢了,则放我逃生。

        郭汜毫不示弱地答应了。结果吕布刺伤郭汜。郭汜也不食言,放了吕布一马。

        非正式的那次发生在太史慈与孙策之间。

        为什么说这次是非正式的呢?一、双方不是在正式交战的战场上相遇;二、双方没有同意单挑的约定;三、双方是突然遭遇,都猝不及防,像街头混混一样的打了一架。详情后面再讲。

        大家都知道曹魏有五子良将,蜀汉有民间流传的五虎上将,没多少人知道(或者不能说全)东吴有十二虎臣(如图),比曹魏、蜀汉加起来都多,厉害吧?这可不是民间传说,是《三国志》正史记载。

        奇怪的是赫赫有名的太史慈却不在其中,这是为什么呢?

                                   避祸辽东

        太史慈,字子义,东莱郡黄县人(以出粉丝著名的山东龙口)。少年时好学,长大后在郡里担任主管奏事的奏曹史。(类似于机关的机要通讯员)

        当时郡守和州刺史有矛盾,分不清曲直对错,争相向朝廷上奏,谁的奏章先到谁就占有主动。刺史奏章先派人送走,郡守害怕自己的奏章后到,就找能言善行者去报,选中了时年二十一岁的太史慈。

        太史慈领命后昼夜兼行,赶到洛阳专门递交公文的公车门时,正好看到州里的信差在排队等候送公文。太史慈就问他:“你是来送奏章的吗?”信差说:“是啊。”太史慈又问:“奏章在哪里?”回答说:“车上。”太史慈说:“奏章的题署有没有错误啊?你取来看看。”(就是公文格式有没有错误,古时奏章格式有严格要求。今天也有)

        信差不知道太史慈是郡守派来的人,就去拿来给太史慈看。太史慈接过奏章,从怀里抽出事先准备好的刀子,一下子把奏章划成几截(奏章为竹简)。

        吓得信差跳脚大喊:“有人把我的奏章弄坏了!”太史慈把信差拉到车边,对他说:“刚才你要是不把奏章给我,我也没办法弄坏你的奏章,我们都有错,有什么后果要共同承担。不如我们悄悄离开,各自逃走,免得受到处罚。”

        信差此时已经知道太史慈是郡守派来的人,说:“你已经如意了,为啥还想逃走?”太史慈回答说:“当初接受郡守的派遣,只是来看你们的奏章交上去没有。我却做得有些过分,把你的奏章弄坏了,这样回去,恐怕也会因此受到责怪,所以想和你一起逃走。”

        信差相信了太史慈的话,和太史慈一起离开洛阳。太史慈出城后,又偷偷返回洛阳把郡守的奏章交上去了。

        刺史知道后,重新派了个信差又去送奏章,朝廷因为已经受理了郡守的奏章就不收刺史的奏章,并且判定引起矛盾的事情是刺史的错误。

        太史慈因为这件事情出了名,但却引起了刺史的愤恨。太史慈担心受到刺史的迫害,就跑到辽东躲避。

        太史慈在辽东期间,正是公孙度称霸辽东之时。北海名士邴原、刘政也在辽东避乱。公孙度畏惧、厌恶刘政,想杀死他,把他全家都拘捕了。刘政跑到邴原家躲藏。邴原冒着与他同罪的风险把他藏了一个多月。正好太史慈要回乡,邴原就把刘政托付给了太史慈带回北海。

        太史慈不是害怕受到刺史迫害才到辽东避祸的吗,怎么又敢回来呢?因为此时公孙瓒占领了东莱郡所属的青州,原来的那个刺史被赶跑了。新任刺史是公孙瓒的部下田楷,刘备就是这个时候跟随田楷到了青州,任平原相。

                                 义救孔融

        太史慈在辽东避祸期间,北海相孔融听闻太史慈其人其事后,认为太史慈是个人才,就经常接济太史慈的母亲。其母对孔融感恩戴德。

        193年,黄巾军进入北海。北海相孔融率部出屯都昌(今山东昌邑)迎战黄巾,被黄巾军管亥所围,情势紧急。

        碰巧太史慈避祸六年后返乡。其母要他去帮助孔融,报答接济之恩。太史慈在家住了三日后,遵从母命赶赴都昌,趁夜潜入城内见到孔融,自告奋勇要求带兵出战。

        孔融见黄巾军势力强大,不敢出战,闭门等待外援。非常时期,无利可图,谁会来救?

        孔融苦等援军不来,黄巾军攻城又越来越猛,眼看守不住了。孔融打算找刘备求救,但部下将领谁都不愿也不敢出城。

        只有太史慈愿意去。孔融并不了解太史慈的能力,担心太史慈难以做到。太史慈明言是听母亲之命前来报答孔融的爱顾之情,一定会拼死出城。孔融这才答应。

        太史慈身高七尺七寸(约一米八),标准的山东大汉。长有一部漂亮的胡须,也是美髯公(古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故长胡须者多,曹魏的程昱,蜀汉的魏延等都是,非关羽一人),臂长力大,特别善于射击,其突围出城的过程有勇有谋,非常精彩。

        第二天天刚亮,太史慈饱餐一顿后装备齐整,带上箭囊,摄弓上马,两个骑兵一人拿一个箭靶紧随其后,开门直出城门。

        城外黄巾军见有人出城,都十分惊骇,赶快加强防备。太史慈打马到城壕边却不走了,叫那两个骑兵去把箭靶插好,居然在那里练习射箭。箭射完后,回马入城。

        第二天早晨又这样练习了一番,黄巾军士兵还是有人站起来戒备,但也有人躺卧在原地不理睬了。戒备心慢慢出现松懈。

        第三天早晨,太史慈又来了,黄巾军士兵谁也不愿起来戒备。突然之间,太史慈打马飞越壕沟,直突重围而去。黄巾军士兵发觉上当想要起身阻拦时,太史慈已突出重围,取下弓箭回身射击追赶的士兵,箭无虚发,追兵应弦而倒,其他士兵吓得不敢追击。

        太史慈快马加鞭抵达平原向刘备求救。恳请刘备相救的话很有层次和水平。

        因与刘备素昧平生,就先自报家门,再声明自己与孔融非亲非故,只是慕名相知,有分灾共患之情义。然后说明孔融孤穷无援,危在旦夕的情况。最后恭维刘备一向有仁义之名,更能救人急难,因此孔融才期盼得到刘备的帮助,派我冒险突出重围,从万死之中向你求救。

        太史慈一再说明自己与孔融没有什么关系的目的,是担心刘备会以与孔融素无来往而推托,先用自己见义勇为的行动来堵住刘备的嘴,使刘备难以拒绝。

        果然,刘备听了太史慈的一席话,深受感动,也深感震撼,庄重地说了句:“孔北海知道世间有刘备这样一个人啊!”是啊,一个卖草鞋草席的人能够得到孔子二十世孙,天下名士的赞赏和恳求,实在是天大的荣耀啊。

        刘备自信心爆棚,立即派遣三千精兵随太史慈返回都昌,援救孔融。黄巾军听说援兵到了,弃城而走。孔融获救,非常感激太史慈,认太史慈为忘年之交。(三千精兵有点夸张。刘备任平原相时有一千来人马,收容了少量幽州鲜卑、匈奴骑兵,估计是原来在幽州家乡时结交的,还收容了几千流民,哪来的三千精兵?三千临时凑合起来的人马倒还有可能)

        太史慈回报母亲,其母也十分欣慰,庆幸儿子能够代替自己报答孔融的恩惠。

        刘备因为此事一直与孔融保持友好关系。孔融任北海相六年后,刘备表荐孔融兼领青州刺史。

                                   南投刘繇

        现在有种说法,刘备错失了将太史慈收为已用的机会。因为有过见面,要这样说似乎也可以,但事实上刘备没机会。

        首先是两人彼此不了解,只有一面之缘,匆匆忙忙相见,匆匆忙忙分开,解围后太史慈就回家了,没有见面加深了解的机会。双方没有情谊,而刘备从来都是以情谊留人。

        其次刘备只是个平原相,还是公孙瓒手下的手下,看上去并没有什么前途。从太史慈以后的经历来看,是个有远大志向的人,不会留在刘备这里。

        最后,事实上也如此,太史慈选择的是此时比刘备实力强大得多的汉室宗亲、扬州刺史(后为州牧)的刘繇。

        太史慈与刘繇是同郡老乡,帮助孔融解围后就去曲阿看望刘繇,正好遇到孙策来攻,就留下来帮助刘繇。

        刘繇的部下曾建议刘繇任命太史慈为将军,从刘繇“我若用他,许劭先生(汉末著名人物品评家,“月旦评”开创者)将会嘲笑我啊?”的回答和只任用太史慈负责巡逻侦察来看,太史慈与刘繇应该有一定的亲属关系,如用太史慈为将军,担心许劭嘲笑其假公济私。

        还有一个证据是太史慈是以看望的名义去见刘繇,仅仅是同郡老乡就可以随便去看望的话,不知道会有多少人去,哪还不把刘繇累死?放今天也不行啊,某省省长是你一个市的老乡,你就可以去看望吗?

                              神亭打斗

        也是因缘凑巧,太史慈有次巡逻时在神亭(今江苏金坛)恰恰与孙策相遇。

        孙策本来是带着韩当、宋谦、黄盖等十三名将领一起出行的,可能是孙策马快跑在前面落了单。如果有十三员将领紧紧围绕着孙策,估计太史慈也不敢单枪匹马来战。

奇怪的是太史慈也是落单,自己跑在前面,随从落在了后面。

        两人近身搏斗,孙策夺了太史慈插在背上的手戟,太史慈抢了孙策的头盔,互有输赢。

        这场搏斗并没有持续多久,后面随从很快跟上来了。双方都摸不清楚对方底细,不敢冒然交战,各自回营。

        孙策打败刘繇后,刘繇逃往豫章(今江西南昌)。太史慈却没有跟着去,而是逃往芜湖山中,自称丹阳太守。附近山越纷纷依附于他。当太史慈发现刘繇不能成事时,立即离开刘繇,另立山头,想自己创业。从这件事也可看出,刘备留不住太史慈。

        此时孙策已经平定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以东,只有泾县以西六县还未收服。太史慈就在泾县。孙策亲自带兵攻打,在泾县勇里抓住了太史慈。

        孙策爱惜其才,亲手为其松绑,握住其手说:“还记得神亭时候吗?假若你当时抓住我会怎么样对待我?”太史慈回答说:“这个还真不好说。”听了太史慈诚实的回答,孙策大笑,立即任命太史慈为门下督。

        此行孙策还收服了另外一个差点要了自己命的强悍势力领袖,就是陵阳(今安徽省青阳县)祖郎。当年孙策投袁术后到丹阳招兵,被祖郎包围,两人交战,祖郎一刀砍来,孙策及时闪躲,砍中马鞍。程普跃马挺矛来救,才保住了孙策。

        抓住祖郎后,孙策也没报那一刀之仇,仍然大度地释放祖郎,任其为门下贼曹。

        班师回营时,祖郎和太史慈这两个都曾经威胁到孙策生命的昔日敌人,一起走在部队的前面引导前行,沿途军民人等看到无不骄傲振奋。孙策名声大振。

                               屡建功勋

        太史慈为孙策夺取江东六郡,立足江东立功无数,主要功绩是取豫章、平山越、拒刘表。

        刘繇逃往豫章不久后去世,其手下一万多人马无所依从。他们本来想依附于豫章太守华歆,可华歆是个迂夫子,认为没有朝廷许可,擅自收容这些人,不是人臣应该做的事。

        这些士兵苦守几个月,华歆还是不愿意接收,让他们自己遣散。孙策立即让太史慈去安抚收编这些人,并附带侦察豫章的情况。

        此次派遣,受到众将质疑,认为太史慈会一去不返。这个质疑是有理由的,一是太史慈刚投降,是否忠诚到底还未可知;二是太史慈本为刘繇部将,那些士兵原来就和他在一个阵营,很容易拥立他为新主人,占山为王,东山再起。

        但孙策坚信太史慈不会背叛自己,认为“太史慈离开我后还能依靠谁呢?”临行前,孙策问太史慈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完成任务并返回,太史慈回答,不超过六十天。

        果然太史慈如期而返,不光带回一批人马,还带回有关豫章的十分有价值的情报。孙策根据这些情报,派虞翻前往豫章劝降华歆。华歆不战而降。孙策兵不血刃得到豫章。

        不断叛乱的本地山越一直是东吴到亡国都没能彻底解决好的难题。孙策时期山越叛乱更为猖獗,孙策猛下杀手,连杀山越豪强无数,仍然不能平息。

        太史慈多次跟随孙策平山越,最精彩的一次是跟随孙策平麻屯、保屯(均在今湖北嘉鱼县境内)山越。有一个山越站在屯墙楼上,一手支着楼柱,一手指着楼下的孙策兵辱骂。太史慈张弓搭箭,一箭射穿这人支柱那只手,牢牢钉在柱子上。楼下士兵轰然叫好。

        江东比邻荆州,刘表对孙策在江东崛起的势力感到不安,派侄子,也是一员猛将的刘磐,与后来成为蜀汉后将军的黄忠驻守长沙攸县,不断出兵骚扰江东,给江东安危造成威胁。

孙策为防御刘磐、黄忠的侵袭,将海昏、建昌(均在今江西南昌北部地区)分为左右六个县,任命太史慈为建昌都尉,统辖六县,督领辖区内众将,专门对付刘磐、黄忠。

        找不到刘磐、黄忠骚扰、侵袭江东的具体事例,也找不到太史慈如何应对的事例,只知道最终的结果,自太史慈驻守海昏后,刘磐、黄忠再也没有来骚扰、侵袭。

                                   英年早逝

        孙策死后,孙权继位,十分认可太史慈的能力,继续让其统管南方防御之事。

        曹操也想将太史慈招揽过来,专门写了封信给太史慈,信封里却空无一字,装着几根当归。太史慈是北方人,曹操以此暗示其回归北方。

        206年,年仅四十一岁的太史慈去世。临死前慨然长叹,说:“大丈夫处身立世,当带长剑,侍立于天子身旁。如今此志未酬,为何就要死了呢!”

        壮志未酬身先死,对志向高远的英雄来说,不啻是最大的悲哀!天妒英才啊!

                              未入虎臣名单之谜

        陈寿写《三国志》时,将程普、黄盖等十二名武将合在一个传记里,并在传末评论里说:“凡此诸将,皆江表之虎臣,孙氏之所厚待也。”故有十二虎臣之称。

        先弄清楚一个事实,无论是曹魏的“五子良将”,还是东吴的“十二虎臣”,这些称号评价都是史家归纳概括出来的史家言论,不是曹魏或者东吴官方认定的正式说法。

        史家言论,各据其理,仅为一家之言,可信可不信。特别是古代史家并不严谨,比如“五子良将”“十二虎臣”的入选标准是什么?怎么量化的?都不知道。因此,经常会有某某名将其功劳不在这些人之下,为何却不在其中之疑问。

        不是要否定“五子良将”“十二虎臣”的概括评价毫无道理,只是说不必太当真。

        太史慈没在十二虎臣名单之内,原因只有一个:去世太早。其功劳主要是在孙策创业初期,为占领、巩固江东六郡立下汗马功劳,中后期都没有。

        过早去世使其没有机会出现在东吴建国过程中遇到的主要对手曹魏和蜀汉的主战场上。这个战场绵延的时间、对手的强大、战斗的惨烈都不是太史慈那个年代能够比拟的。

        太史慈的能力也许在十二虎臣之上,但其所建立的功勋对东吴的建国和稳固延续贡献确实没有十二虎臣那么辉煌。

        有人认为因为太史慈是降将,才被排除在外。这种说法不准确,因为十二虎臣中的甘宁也是降将。(这也是说史家不够严谨的一个证据)

        其实,无论是“五子良将”还是“十二虎臣”,都是处于主将而非主帅的层次,说白了都是最大的“炮灰”,冲锋在前,撤退断后,舍命追求自己的信念,舍命忠诚于主君,舍命博取功名富贵。从这个角度说,这些人都是勇敢的、伟大的将军。

        曹魏的曹氏、夏侯氏主帅级别的人不在“五子良将”之列,东吴“四杰”周瑜、鲁肃、吕蒙、陆逊也不在“十二虎臣”之列,但并不能因此就说他们不是英雄。

        太史慈198年投降孙策,206年去世,短短八年,砥柱中流,成为孙策抵御荆州刘表的屏障,虽然不在十二虎臣内,但也是英雄。

        (东吴的人和事聊了不少,暂停一下,下期打算聊聊辽东公孙家族的兴衰,不知各位有没有兴趣?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