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是对文物古迹的亵渎和破坏!

 泷西山人 2021-09-08

这是对文物古迹的亵渎和破坏!

泮池是位于学宫前的半月形水池,意即“泮宫之池”。由于孔庙与学宫“庙学合一”,因此孔庙又称学宫,也称儒学。西宁学宫于万历六年(1578年)农历11月动工兴建,至万历八年(1580)农历11月竣工,历时两年。从建成至今,已有440年历史。

虽然这座建县初期兴建的学宫早已毁掉,旧址成为了如今的建城××学校,但十分幸运,泮池还在!

据了解,1980年郁南县成立文物普查工作队,用了两年的时间在全县范围内开展文物普查工作,对一大批文物古迹进行了登记,这个明代西宁学宫泮池就是其中之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2017年11月4日修订):

第五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陆下、内水和领海中遗存的一切文物,属于国家所有。

据此,西宁县学宫泮池虽然在建城××学校的校园内,但作为文物,它不属于建城××学校,而是属于国家。就像药王庙在建城附城村委,但它并不属于附城村委,而是属于国家一样。

2020年3月,山人跟随建城镇政府领导到建城××学校参观,发现泮池修复工程已经由××学校完成。

修复后的泮池(宋德云摄)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2017年11月4日修订):

第二十一条

……

对文物保护单位进行修缮,应当根据文物保护单位的级别报相应的文物行政部门批准;对未核定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进行修缮,应当报登记的县级人民政府文物行政部门批准。

至此,山人不禁要问:××学校对拥有440年文物古迹——西宁学宫泮池进行修复,是否依法履行了“报登记的县级人民政府文物行政部门批准的手续?

如果××学校没有依法履行报登记的县级人民政府文物行政部门批准手续而擅自修复这个泮池,会不会构成违法?

池底使用了现代建筑材料水泥(宋德云摄)

修复后的泮池是什情况呢?首先,池底使用了现代建筑材料水泥,让修旧如旧打了折扣。但山人在这里不想说这个问题,只说说另一个更令人难以忍受的问题。

柱础用作护栏的装饰(宋德云摄)

泮池上有泮桥,泮桥两边有护栏,护栏的起点和终点,都有一个下方上圆的石头构件装饰。

这个下方上圆的石头构件是什么东西?是原来护栏的装饰构件吗?绝对不是!我们看看下面这幅照片就清楚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