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记苏州2天高级工业工程师训练营的收获

 新用户3120VQG3 2021-09-08

-写在前面-

两天的工业工程共学社的培训,其实是干货满满,一切归零的心态。诚惶诚恐,感恩共学社的组织给我这么大的机会分享自己作为一名菜鸟中的底层菜鸟的收获。

说实话,也还是因为迷茫和对IE这门大的系统学科的困惑,才抱着来补基础的目的来学习的

嚯,这一回没白来,自身,正所谓那一直在井底望天的青蛙,走出去看看才知道其他行业的实践。也感谢各行各业的伙伴们的倾囊分享。

颠覆认知,原来我一直都不知道

其实这2天的培训干活很多。但是我的收获最大的其实还是2点,接下来也是围绕这两点展开我的收获。

1.用数据说话

老师在课上其实分享了一点很重要——拿数据说话。在来之前,其实我和朋友是深陷于拿不到具体的数据的循环的。但老师以及伙伴们的几个问题瞬间把我们拷问住了。你有每天看生产日报吗?你能详细说出公司产品的具体流程吗?每个工序对应的良品率知道吗?一系列的问句瞬间问的我哑口无言。最后老师给的建议是还是先上产线吧。一语命中真相。不了解生产现场,谈何来的数据,谈何来的IE?

关于数据,老师提到了唯一的一个衡量改善效果的指标——UPPH。这是我第一次听到这个指标。

UPPH(人均小时产出),反映了人员利用率的高低。公式=(日实际产出/日实际出勤人工时数)*约当系数。其实我目前并不是很理解这个指标的具体意义的。我查阅过公式,从公式中了解到UPPH的高低影响因素,最终剩下一个因子BOL,那么提高UPPH的问题最终转换为提高线平衡率的问题。

接着就引入了下一点收获。IE的工作都是围绕着时间,动作,线平衡展开。

2.一切都是围绕着时间,动作,线平衡而展开

老师说了一句话,物流和信息流其实就是时间的表现形式。这三者目前我真的不是很理解,也无法给出自己的实践解释,只能说,在路上。

围炉夜话的分享

围炉夜话其实很感谢几位伙伴们和前辈们的分享,特别是在迷茫的前三年,如何突破迷茫,形成自己的下一步风格,极为重要。

其中一位小伙伴极其详细和耐心地给与了我讲解,到底如何去了解现场,收集现场的数据。我就以一段小小打油诗来轻松描述他的解答吧。

主要作业和辅助作业要分清,

机的作业时间要测时,

人员稼动率和设备稼动率要拎得清,

单件C/T要搞清,单道工序良率得明晰,

结语,生产现场你要拎得清。

而这只是迈出了第一步,接下来才是开始发挥IE工具的时候。

另一位前辈其实主要的分享在于,多向外界寻求帮助,对内大胆多多实践。这也是十分积极的破除迷茫的方式。

下一步怎么做

其实到了这所谓的行动方案阶段。IE也不玩虚的。第一步也就咱先每天上线了解现状与流程,收集问题点。

第二步拿数据来好好画PPT。

其实最主要的,还是谦逊谦逊,一直不断归零。

-THE  END-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