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螺杆菌:与丧钟共舞
当然杀不绝了,要是那么容易就被消灭了,还能有它们的今天?
其实幽门螺杆菌已经和人类共存了千万年了,就像寄生在人体中的近千种细菌一样,是细菌大家族中很普通的一员,只不过它呆的位置比较特殊,是寄生在胃的幽门部位的胃黏膜组织中,它的罪状就是引起慢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和胃萎缩,严重者则发展为胃癌。据此,专家们认为,及早发现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及时而有效地用抗菌素杀灭幽门螺杆菌,对预防和控制胃癌有重大意义。
现在问题就来了,制造溃疡的不只是幽门螺杆菌,还有其他很多细菌参与,为什么不把其他参与者都一起消灭干净呢?还有,消灭了幽门螺杆菌,就不会再患胃溃疡了吗?
当然不是,消灭的幽门螺杆菌你照样会患胃溃疡,你照样会患胃癌。问题的关键是为什么这些细菌在很多人胃肠中生存,却只有极少一部分人罹患溃疡或者胃癌,而大多数人却能和细菌和平共处、相安无事?
要解释清楚这个问题其实一点也不难,幽门螺杆菌跟其他寄生在胃肠中的数百种细菌一样,是一直和人类共生共存的,是人类的好朋友,为吃进去的食物提供分解、糜化,以便于肠道的消化吸收。当人的情绪变坏的时候,会导致血液中产生一系列激素,扰乱胃的生态系统,同时还有几种酶参与破坏胃黏膜组织,这时候细菌才开始活动,其活动的作用是向脑传递胃黏膜组织遭破坏的信号,这是人体系统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幽门螺杆菌功不可没。
上述一系列活动的更详细情况其实我们知道的也只是冰山一角,因为其生化反应的复杂程度是我们目前科技水平所根本无法想象的。我们现在只能从宏观上猜测我们观察到的结果,那就是没有坏情绪引发的一系列干扰,细菌就不会无缘无故的开始活动;而你把这种细菌消灭了,会有另外一种细菌接替它来完成这项任务,所以细菌是无辜的,没有坏情绪,细菌就相安无事,这就是为什么只有极少数人会罹患胃溃疡和胃癌的原因。
上面说的极少数人一般都是性格内向,心里有事不愿意说出来,受了委屈憋在心里,爱钻牛角尖,遇事总往坏处想,斤斤计较,小心眼,这种人会经常受到来自负面情绪的伤害,他们是罹患胃溃疡和胃癌的高发人群;而性格外向,心胸开阔,阳光,没心没肺,直筒子脾气,心里有事马上就说出来,有委屈就会找人诉说,这些人是不会罹患胃病的,他们即使把幽门螺杆菌当饭吃也安然无事。
消灭幽门螺杆菌是一种很可笑的行为,但要想让人类完全明白这番道理恐怕至少还要等上几十年,也许几百年甚至几千年,谁知道呢。眼下嘛,你可别因为我这样一说就马上停药,千万别这样,我说的都是几百年几千年以后的事,跟你也没关系了,现在你要做的仍然是:
听医生的话——坚决消灭幽门螺杆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