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松颜唐诗三百首 之十六:秋登兰山(万山)寄张五 / 九月九日岘xiàn山寄张子容 (2)

 松颜客 2021-09-09

秋登兰山(万山)寄张五 / 九月九日岘xiàn山寄张子容 

唐代:孟浩然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试 一作 始)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四、入乎其里求其法

(一)关于:淡到看不见诗

 1、一词多义

松颜客曰:诗欲留白耐读,大道自是谋篇创意之中经营;佳法可谓暗用典故;良策固有一典多用。然,一字一词,倘能兼顾多义,亦为留白之小术也。譬如:自(自己,自然、独自……),道(道说、道理、道路……),在(存在,正在,在于……)云云

隐者愉悦?

望试登高?

何当载酒来?

(1)何日、什麼時候。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2)何妨。何當來世結香火,永與名山供井磑wèi 。蘇軾《龜山辯才師》

(3)应当。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杜甫《画鹰》

(4)何况。何当血肉身,安得常强建。苏轼《无题》

(5)如何,怎么能够。何当遇长房,缩地到京关。岑参《阻戎泸间群盗》

2、一典多用与暗用典故

(1)一典多用

①北山

其一:《诗经 小雅 南山有台》

南山有台,北山有莱。乐只君子,邦家之基。乐只君子,万寿无期。南山有桑,北山有杨。乐只君子,邦家之光。乐只君子,万寿无疆。南山有杞,北山有李。乐只君子,民之父母。乐只君子,德音不已。南山有栲kǎo ,北山有杻。乐只君子,遐hé不眉寿。乐只君子,德音是茂。南山有枸,北山有楰。乐只君子,遐hé不黄耇gǒu 。乐只君子,保艾尔后。

松颜客曰:《南山有台》为周代贵族宴飨宾客通用乐歌,孟浩然此处首尾呼应于“共醉重阳节”

其二:《后汉书》卷八十三〈逸民列传·法真〉

性恬静寡欲,不交人閒事。太守请见之,真乃幅巾诣谒。太守曰:「昔鲁哀公虽为不肖,而仲尼称臣。太守虚薄,欲以功曹相屈,光赞本朝,何如?」真曰:「以明府见待有礼,故敢自同宾末。若欲吏之,真将在北山之北,南山之南矣。」太守戄然,不敢复言。

松颜客曰:北山北,北山白,谐音。法真,东汉学者,以清高著称。孟浩然此处言欲盼望眺望之人,乃是高洁之士。

②白云

其一.白色的云。《诗·小雅·白华》:“英英白云,露彼菅茅。”《庄子·天地》:“乘彼白云,至於帝乡。””

其二. 黄帝 时掌刑狱之官。后用作刑官的别称。《汉书·百官公卿表上》“ 黄帝 云师云名” 颜师古 注引 汉 应劭 曰:“ 黄帝 受命有云瑞,故以云纪事也。由是而言,故春官为青云,夏官为縉云,秋官为白云,冬官为黑云,中官为黄云。” 唐 孙逖 《授裴敦复刑部尚书制》:“委之刑柄,俾践白云之师。” 

其三.指《白云谣》。 

其四.喻思亲。《旧唐书·狄仁杰传》:“其亲在 河阳 别业, 仁杰 赴 并州 ,登 太行山 ,南望见白云孤飞,谓左右曰:'吾亲所居,在此云下。’瞻望佇立久之,云移乃行。” 

其五.喻归隐。晋 左思 《招隐诗》之一:“白云停阴冈,丹葩曜阳林。” 南朝 梁 陶弘景 《诏问山中何所有赋诗以答》:“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寄君。” 唐 钱起 《蓝田溪与渔者宿》诗:“一论白云心,千里沧州趣。”

(2)暗典

①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晋 陶弘景《诏问山中何所有赋诗以答》:“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

②相望试登高

初唐卢照邻《琴曲歌辞·明月引》试登高而极目,莫不变而回肠

③心随雁飞灭

南北朝 鲍照 《王昭君》既事转蓬远,心随雁路绝。

④愁因薄暮起

屈原《楚辞·天问》:“薄暮雷电,归何忧?

⑤兴是清秋发

晋 殷仲文《南州桓公九井作》诗:“独有清秋日,能使高兴尽

⑥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

梁  戴皓诗“长安树如荠”,

南北朝 颜之推《家训》云:“《罗浮山记》:'望平地树如荠’。

隋 薛道衡《敬酬杨仆射山斋独坐》:“遥原树若荠,远水舟如叶”

舟如叶,洲如月,谐音

⑦为什么要共醉重阳节?为什么要对方带酒来?(待到重阳日 还来就菊花)

《晋书·陶潜传》“其亲朋好事,或载酒肴而往,潜亦无所辞焉。每一醉,则大适融然。

又不营生业,家务悉委之仆。未尝有喜慑之色,惟遇酒则饮,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尝言夏月虚闲,高卧北窗之下,清风飒至,自谓羲皇上人

南朝宋 檀道鸾《续晋阳秋》:“陶潜尝九月九日无酒,宅边菊从中,摘菊盈把,坐其侧久,望见白衣至,乃王弘送酒也,即便就酌,醉而后归。”

松颜客曰:白衣送酒,言朋友以慰心事,且,白衣者,微服之意。此处致敬陶渊明,而于张五,企盼兼崇饰也。

五、出得其中吟趣斜

入声韵,有所约有所淡

(一)声线图:

(二)声线分析:

松颜客曰:任如何低落,终归回复,终归高远。入声韵,情感甚多,此作似乎为“轻澹”之短促急收藏。白脚处,间以上声(里,起,荠),末以“来”,孟襄阳自遣能力也。

(三)吟诵抛砖:

阙如

关于吟诵,《松颜诗话》有言,简而言之,吟诵乃是古人创作与鉴赏之手段,而非谱曲唱歌,故,吟诵之根本目的,不是为了好听,而是为了表达心音(创作),或通感作者心情(鉴赏)。试问,李清照“寻寻觅觅”之时,能好听乎?老杜“长使英雄泪满襟”之时,能好听乎?故,吟诵首以“基本调”为准,再求合理之变调。此处抛砖,蚊负基本调。

六、意逆由君无不可



松颜客曰:诗题为“寄”,非为“寻”、“赠”,诗中有“望”,由是可度:彼人彼处甚远?所谓“北山”,解为实指,或不当。张諲移居多处,张子容与孟襄阳多为同隐,兼之“张五”(张諲)、“张八”(张子容)诚然有别。故,此作题为《秋登万山寄张五》,当否?坡公言孟诗“韵高而才短,如造内法酒手而无材料尔”。孟诗从来不隔,其不凡之“清淡”,所谓韵高也?其“一典多用、暗典”,所谓“内法酒”也?孟诗风格早成,一生不变,其闲愁闲情闲淡,诚无更多材料乎?余谓:读孟诗,学其自遣,足矣!

七、环肥燕瘦比三家

松颜客曰:展目望之中,裁剪所见。裁剪所见,即是自调自遣,而后,展情之所望。孟诗裁剪,更具功力!

《松颜唐诗三百首 之一》链接如下(《松颜庄子》每周四更新,《松颜唐诗三百首》不定时更新。)

一首诗该怎么来读,才扎实?才过瘾?——《松颜诗话》之古诗鉴赏抛砖

 吁!余何人斯,敢妄正先贤之训?言之未竟,知必有阚余之谬而随议其后者。其是其非,此不在余,而在乎后之明哲矣。有子云其悯余劳而锡之斤正焉,岂非幸中又幸?而相成之德,谓孰非后进之吾师云。——明 张介宾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