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晋国从内乱到称霸诸侯的经过

 午夜墨水 2021-09-09
晋国经历了嫡系和庶系长达六十多年的国君争夺之后,曲沃庶系获胜。晋献公时期,晋国兼并了周边的很多小诸侯国,晋国开始逐渐强大起来,在当时,齐国、晋国、秦国、楚国为强国。之前的文章里,我把晋国的历史分为三个时期(不对请指正):
第一个时期:嫡庶之争到初步强盛——主要是第1位国君唐叔虞到第18位国君晋献公时期。
第二个时期:逐渐强至称霸诸侯到六卿始强——主要是第19位国君晋惠公到第29位国君晋昭公时期。
第三个时期:六卿兼并到被瓜分灭亡——主要是第30位国君晋顷公到第37位国君晋静公时期。
第一个时期已经写过,限于篇幅,本文介绍第二个时期:逐渐强至称霸诸侯到六卿始强中的晋惠公到晋文公时期。(资料来源:《史记》的《晋世家》和《秦本纪》。本文是《晋世家》的第二篇文章)。

一、晋献公后期的晋国及内乱的延续

晋献公受骊姬的挑唆逼死太子申生、逼走公子重耳和公子夷吾之后不久,春秋五霸之首的齐桓公在葵丘召开诸侯大会,晋献公病了,所以很晚采取参会,走到半路遇到了周天子派去参会的宰孔,宰孔说,齐桓公开始骄横了,不修德,诸侯们开始不服他了,晋公你就不用去了,齐国不敢把晋国如何的。
恰好晋献公病着,就返回晋国了。这里顺便提一下,齐桓公召开过几次诸侯会盟,但是当时的强国只有四个,也就是齐国、晋国、秦国、楚国。参加过齐桓公会盟的,只有晋献公参加过一次会盟,可能是齐桓公在位第七年,诸侯在甄地会盟的那次。后来就再没有参加过。
至于秦国,秦国偏僻路远,没有参加过会盟,当时秦国是秦穆公在位,《齐太公世家》原文:秦穆公辟远,不与中国会盟。
楚国也是一次都没有参加过,当时楚国是楚成王在位,楚成王忙着兼并荆蛮之地的大小部落,而且,楚国一开始就不以周天子为上级,所以,楚国也没有参加过齐桓公的会盟。
通过上面的记载我们看到,晋国在晋献公初期还不是一个很强的诸侯国,他只是一个领土稍微大一点的诸侯国而已,这一点,从《晋世家》的记载也可以得到一定的证据,我前一篇文章写过,晋国嫡系公族和曲沃的庶系公族争夺国君之位时,小小的虢国就两次出兵打败了曲沃庶系,要知道,当时晋国曲沃庶系的力量可是强于嫡系公室的。
到了晋献公后期,晋国通过兼并小诸侯国,扩大地盘,充实人口,逐渐开始强盛了。所以,晋献公去参加诸侯会盟的路上碰到周天子的使臣宰孔时,宰孔说,你不去参加,齐国也不敢把晋国如何的。原文:君弟毋会,毋如晋何。
晋献公返回晋国后,病的越来越厉害了,他找来大臣荀息说,寡人想立儿子奚齐(前一篇文章介绍过,他是晋献公和骊姬所生的儿子)为后,但是奚齐年少,怕诸位大臣们不服,可能会起内乱,你将来能帮我立奚齐为国君吗?
荀息说,我能。晋献公不放心,就问了一句:“何以为验?”荀息说,使死者复生,生者不惭,为之验(这话现在听起来很虚)。晋献公也没有别的办法,就把儿子奚齐托付给了荀息。而且,任命荀息为相国,主持国政。
上面是夏天发生的事情,当年秋天,晋献公就死了。但是,晋国的大臣里克和邳郑想要迎接公子重耳回国即位,就联合了三公子(即太子申生、公子重耳、公子夷吾)的党羽一起作乱,还警告荀息说,三位贤公子的势力联合起来,外有秦国帮忙,内有晋国百姓的支持,你荀息能怎么办?
里克他们为什么这么说呢?我在上篇文章写过,晋献公有八个儿子,其中太子申生、公子重耳、公子夷吾都很贤能,帮助晋献公治国很给力,太子申生率领军队战功赫赫,后来,骊姬生下奚齐之后,晋献公疏远了自己的三位好儿子,让太子申生去看守曲沃老窝,公子重耳镇守蒲城,公子夷吾镇守屈城。这三位公子在奚齐出现之前,都有自己的党羽,势力还是比较强的。
荀息听了里克的警告之后说,我不能辜负晋献公的嘱托。但是,荀息虽然身为相国,却没有什么办法。里克不久之后就把为晋献公守丧的奚齐杀死了,当时的晋献公还没有下葬。荀息就想以死相报,这时,荀息的手下人说,不如立奚齐的弟弟悼子(晋献公和骊姬的妹妹所生的儿子)为新国君。荀息就立了悼子为国君,然后安葬了晋献公。
仅仅过了一个月,里克在朝堂上把悼子杀死了,荀息自杀以报。当时的君子们又开始曰了,说荀息好样的,没有违背诺言。
里克马上派人到翟去迎接公子重耳,想立他为国君。可惜的是,公子重耳辞谢了,他说,我是违背父亲意愿逃出晋国的,父亲死时也没办法尽人子之孝,我不敢回晋国啊,请更立其他公子吧。
里克得知公子重耳不想回国即位后,就马上派人去梁地迎接公子夷吾,因为晋献公的三个贤能的儿子中,太子申生自杀,太子申生死后,公子重耳最年长,既然公子重耳不愿意,就只剩下公子夷吾了。公子夷吾见到里克的使者之后,就想回国即位。这个时候,公子夷吾身边的吕省和郤芮说,晋国国内有可以立为国君的公子,却到国外来求公子您回去即位,我们不可轻易相信。我们应该去向秦国请求帮忙,借助强国的军队和威望回国,要不然会有危险。
公子夷吾马上派郤芮带着厚礼去秦国,和秦穆公约定,如果立为国君,就把晋国的河西之地献给秦国作为报答。这个秦穆公也不是外人,是公子重耳和公子夷吾的姐夫,因为晋献公的女儿嫁给了秦穆公。
秦穆公受到邀请后,马上发兵护送公子夷吾回晋国。这里还需要提一句,公子夷吾在派郤芮去秦国的同时,还派人给晋国国内的里克送信说,如果我夷吾能成为国君,就把汾阳封给你。
就在晋国的国君之位虚位以待时,齐桓公听说晋国内乱,率领诸侯来晋国。当到了晋国时,齐桓公听说秦穆公已经护送公子夷吾到了晋国境内,就派大臣隰朋带兵和秦穆公汇合,一起护送夷吾回国即位。这下公子夷吾稳了,有诸侯盟主和秦穆公两个强力外援,一回去就顺利即位,公子夷吾就是晋惠公。

二、晋惠公和晋怀公时期——秦晋恩仇录

1.晋惠公的失信

晋惠公顺利即位了,但是他向别人许下的诺言却全部没有实现。
第一,派邳郑去秦国,感谢秦穆公,但是说,之前我夷吾答应事成之后把河西之地给秦国,如今我成功即位了,但是,晋国的大臣们说,河西之地是先君之地,我夷吾无权送给秦国。我夷吾争取了很久也不行,所以只能不给秦国河西之地了。
第二,没有封给里克汾阳之地,还把里克的权力全部收回。而且,想到当初里克先去联络的哥哥公子重耳,重耳不来才找的我夷吾,现在哥哥重耳在外流浪,你里克万一再生二心,把我杀了,迎接哥哥重耳回国即位怎么办?想到这里,晋惠公赐死了里克。理由是,里克杀死了奚齐和悼子两位国君,还逼死了相国荀息。里克说,我不那么做,你怎么能即位呢,你想杀我,就没有其他理由了吗(其无辞乎?这可能是最早版本的“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了)?里克说完就拔剑自刎了。
里克自杀的时候,被派去秦国道谢的晋惠公旧臣邳郑还没有回国,所以避免了一场灾难。邳郑在秦国听说了里克被赐死的消息之后,就对秦穆公说,晋国好几个大臣实际上不愿意跟从晋惠公,如果能给他们送去厚礼,和他们一起赶出晋惠公,把公子重耳护送回国即位,大事可成。
秦穆公答应了,就派人和邳郑一起回晋国,给三位晋国大臣送了厚礼,三位大臣说,送厚礼,说好话,这肯定是邳郑在秦国把晋君出卖了。然后,竟然杀死了邳郑。一同被杀的还有,邳郑的党羽、里克的党羽、邳郑的儿子邳豹逃到秦国,说可以趁乱攻击晋国,但是秦穆公没有听从,却把邳豹留下了。后来,邳豹成为秦国大将,曾经率军迎击晋惠公攻击秦国的军队。
晋惠公虽然即位了,但是他背弃与秦国和里克的盟约,诛杀大臣,晋国人都不服。周天子派召公来见晋惠公,晋惠公居然傲慢无礼,召公讥讽了晋惠公。
从这里看,晋惠公这个人并不怎么贤能。

2.晋惠公的宿命——晋国和秦国的第一次大战

晋惠公四年,晋国发生饥荒,向秦国求援,请求秦国给晋国粮食。秦穆公询问百里奚的意见,百里奚说,给他们粮食吧。邳郑之子邳豹说,不要给晋国粮食,趁机攻打晋国吧。秦穆公说,晋惠公虽然可恶,但是晋国百姓没有罪过。然后,答应给晋国粮食,秦国比较实在,送粮食的队伍从秦国当时的都城雍开始排到了晋国的都城绛(《秦本纪》:以船漕车运,自雍相望至绛)。
第二年,秦国发生了饥荒,向晋国求粮食。晋惠公找来大臣商量,大臣庆郑说,国君您靠秦国才得以即位,后来背弃盟约,去年晋国饥荒,秦国送给我们粮食,现在秦国饥荒,我们给他们粮食,有什么疑虑呢?还商量什么呢?
另一个大臣虢射说,去年上天把晋国赐给秦国,秦国不知道取晋国却给晋国粮食,现在,上天把秦国赐给晋国,晋国要是不取秦国就是逆天,我们要趁机攻击秦国。晋惠公说,好。然后拒绝给秦国粮食,还发兵攻击秦国。
秦穆公大怒,发兵迎击晋国。晋惠公和秦穆公在韩原发生会战,晋惠公的马不听使唤,秦兵马上就到晋惠公面前了,晋惠公窘迫,晋惠公想去大臣庆郑的战车上躲避,但是庆郑却说,你不听占卜之言,打败仗不是应该的吗?
为什么庆郑这么说呢?因为在这次会战之前,晋惠公问庆郑,秦军要深入晋国了怎么办?庆郑说,秦国帮你当上国君,你却背弃盟约,晋国饥荒秦国给粮食,秦国饥荒晋国给刀枪,秦军深入晋国不是很应该吗?晋惠公出战之前,开始占卜谁来驾车谁来护卫战车右侧,占卜的结果是,庆郑最吉利。但是,庆郑刚怼完晋惠公,晋惠公说庆郑不尊重我。就让其他人驾驶国君的战车。所以,发生了上面的一幕。
庆郑说完之后,架着自己的战车离开了。晋惠公只好跑到其他大臣的战车上。对于这场战争,《晋世家》和《秦本纪》各自以自己的角度记载了经过,但是,为了更全面的写详细这次战争,我把《晋世家》和《秦本纪》整合一下,介绍如下。
晋惠公坐上其他大臣的战车之后,开始逃跑,秦穆公与部下紧追不舍,但是追得太过了,反而被晋军包围了。晋军发起攻击,秦穆公受伤了。就在这紧急时刻,岐山脚下曾经把秦穆公的良马吃掉的三百野人(无户口的人)冒死突击进入包围圈,救了秦穆公,在三百野人的冲击下,秦军大败晋军,反而把晋惠公俘虏了。
这三百野人怎么回事呢?在这场战争之前,秦穆公的良马跑丢了,被岐山脚下的一群野人抓住吃掉了,吃马肉的人一共有三百人,秦国的官吏追逐良马踪迹找到了这三百人,要处死他们治罪。这个时候秦穆公说,君子不因为畜生害人命。我听说吃良马的肉如果不喝酒的话,就会伤身体。秦穆公就赐给这三百人酒喝,还赦免了这三百人。这三百人听说秦穆公出征,都请求跟随军队一起出战,等到秦穆公被包围时,这三百人推锋争死,解救秦穆公来报答食马赐酒之恩。
秦穆公抓住晋惠公后,带回秦国要把晋惠公杀死祭祀上天。周天子听说后,派人来求情,另外秦穆公的夫人是晋惠公的姐姐,也向秦穆公求情。秦穆公饶恕了晋惠公,还和晋惠公达成盟约,放晋惠公回国。
晋惠公回国后,诛杀了庆郑,修政教。把河西之地献给秦国,派太子圉去秦国当人质。晋惠公修政的同时,没有忘记自己的哥哥公子重耳,派人去杀重耳,重耳逃跑到了齐国。

3.晋怀公的短命

晋惠公把太子送到秦国当人质,秦穆公把宗室女嫁给了太子。不久之后,秦国灭掉了梁国和芮国。太子的母亲是梁国宗室女,而恰好在这个时候,晋惠公病危的消息传到了秦国。
太子说,我的母家是梁国,现已被秦国灭掉,我已经外轻于秦而晋国内外全无援助了。晋国有我好几个兄弟在,如果老爹晋惠公死了,我可能就没法顺利即位为国君了。就和自己在秦国的妻子秦宗室女商量一起逃回晋国。秦宗室女愿意留在秦国替他隐瞒消息。
太子逃回晋国后的第二年,晋惠公死了,太子即位,也就是晋怀公。
晋怀公逃离秦国,秦穆公很生气,就去把在外流浪的公子重耳接到秦国,想把重耳护送回晋国即位为国君。
晋怀公很害怕,命令那些跟随重耳一起流浪之人(比如赵衰等)限期内去向晋怀公报道,过期不到的人灭其家。晋国大臣狐突的儿子狐毛和狐偃都追随重耳流浪了,狐突不肯把两个儿子召回来,晋怀公大怒,囚禁了狐突。狐突说,我的两个儿子服侍重耳很多年了,如今把他们召回来,就是教他们背主反叛,我怎么能教他们那么做呢?晋怀公就杀死了狐突。
与此同时,秦穆公发兵护送公子重耳回晋国,栾氏、郤氏为内应,在高梁这个地方杀死了晋怀公,公子重耳即位为国君,他就是晋文公。

三、晋文公——春秋五霸之一

1.好士的晋文公

现在需要介绍下晋文公了。晋文公的老爹晋献公有三个贤能的儿子,年最长的是太子申生,其次是公子重耳晋文公(下文把没有即位为国君的晋文公统称为重耳),再次是公子夷吾晋惠公。重耳年少的时候,就善于结交贤士。重耳17岁时,手下有五位贤士,分别是赵衰、狐偃咎犯、贾佗、先轸、魏武子魏犨。当晋献公还是太子的时候,重耳就已经成年了。

2.避难的晋文公

后来,因骊姬之乱,太子申生自杀,重耳逃到母家翟狄,晋惠公夷吾跑到梁国。重耳逃到翟狄的时候,已经四十三岁了,除了上面提到的五位贤士之外,还有数十名从者。
重耳在翟狄的时候,狄攻打咎如部落,得到了两位美女,把一个年龄比较大的美女送给了重耳,生下了两个儿子,把一个年龄比较小的美女送给了赵衰,生下了赵盾。
再后来,里克杀奚齐和悼子,想让公子重耳回国即位,重耳没去。弟弟公子夷吾被秦国护送回国即位为晋惠公。晋惠公派人去杀重耳,重耳跟狄部落的妻子说,等我二十五年,二十五年我没来,你就改嫁。妻子笑着说,二十五年,我坟头上的树都老高了,不过,我会一直等着你回来的。这样,重耳离开了自己住了十二年的狄部落,带着他手下的贤士们开启了他的流浪列国之旅。

3.流浪的晋文公

重耳的目的地是齐国,因为重耳和手下的贤士们商量了,当时管仲和隰朋都死了,齐桓公志在王霸,我们去了可能被重用。重耳在前往齐国的路上,路过了卫国,卫国的卫文公无礼。后来,重耳即位后,收拾过卫国。
到了齐国之后,见到了齐桓公,齐桓公赐给重耳厚礼,还把齐国宗室女嫁给了重耳,重耳安心的在齐国享福。仅仅过了两年,齐桓公死,齐国大乱,虽然齐国持续内乱,但是重耳爱齐女,想一直在齐国呆着。赵衰和狐偃咎犯商量离开齐国的事情,被齐女的丫鬟听到了,丫鬟告诉了齐女,齐女居然杀掉了丫鬟,劝重耳离开齐国。
重耳说,人生安乐,不知道还有其他的事情了,我愿意老死在齐国,不想去别的地方。齐女非常非常贤惠,她说,你作为一国的公子,避难来齐,有数十位贤能之士与你相依为命,你不想法回国回报臣子,却因为女色安乐起来,我都替你害羞了。现在不行动,何时能有功呢?重耳不听。
齐女和赵衰他们合谋,把重耳灌醉,放在车上离开了齐国。离开齐国很远了之后,重耳醒了,非常生气,拿着戈就要杀狐偃咎犯,狐偃咎犯说,我死能成就公子您的话,我情愿死。重耳说,如果事不成,我就把你吃了。狐偃咎犯说,事不成,我的肉腥臊,不可食。重耳就此作罢,和大家一起离开了齐国。
路过曹国,曹共公无礼,想看重耳长在一起的肋骨。曹国大臣釐负厚待重耳,后来重耳收拾曹国时,唯独没有让士兵侵犯釐负的家族。
离开曹国后,重耳来到宋国,当时正好赶上宋襄公被楚国打败受伤,宋襄公恨楚国,就和重耳结交,以国礼接待重耳。
离开宋国来到了郑国,郑文公无礼。郑国大臣叔瞻劝郑文公如果无礼对待重耳,不如杀死重耳以免后患。郑文公不听。
重耳最后来到了楚国,当时的楚国国君时楚成王,楚成王用诸侯之礼对待重耳,重耳谢不敢当。赵衰说,公子在外十几年,小国轻视公子,如今楚国为大国,厚待公子,请公子不要谦让,这是上天赐下的征兆。重耳以客礼见楚成王。楚成王厚待重耳。重耳却一直很低调。有一次,楚成王问重耳,公子要是回国,如何报答寡人呢?
重耳说,如果将来和大王兵戎相见,愿意辟王三舍。楚国大将子玉听了非常生气,说,大王待重耳恩厚,重耳却出言不逊,请求杀死重耳。楚成王说,重耳贤,及困于外,跟随重耳的全都是无双国士,这是上天的安排,不可以杀他。
接上文,秦穆公因太子擅自逃回晋国而生气,就访求重耳的下落,得知重耳在楚国后,派人请重耳去秦国。楚成王说,楚国离晋国很远,中间隔了很多诸侯国,秦国与晋国接壤,秦穆公贤,公子前行珍重啊。楚成王厚送重耳离开了楚国。

4.即位的晋文公

重耳来到了秦国之后,秦穆公把五个宗室女嫁给了重耳,还把之前嫁给晋太子(也就是后来的晋怀公)的宗室女也给了重耳。重耳不想介绍,手下人说,他(晋怀公)的国家都马上要攻打了,何况他的妻子呢?现在我们和秦结亲求入晋为国君,请公子不要拘泥于小节。重耳介绍了,秦穆公大喜,与重耳一起饮酒。
过来两三个月,晋国大夫栾氏和郤氏听说重耳在秦国,就私下派人来劝重耳尽快回国,他们作为内应。有了栾氏和郤氏做内应后,秦穆公马上发兵护送重耳回国。晋国发兵迎击秦军,但是大家都知道重耳在秦军内,没有发生战争。
秦军准备渡过黄河时,狐偃咎犯说,我跟从公子多年,过错很多,请求从此别过。重耳说,我会与你同甘共苦的,河伯为证。还把佩戴的玉璧扔到河里,作为信物。在船上同行的介子推大笑道,上天保佑公子,而狐偃咎犯却认为是自己的功劳来向公子讨价,我羞于同这样的人为伍。于是,介子推渡过黄河后躲藏了起来。
秦军过黄河后包围了令狐,狐偃咎犯和秦晋两国大夫达成合约,过了几天,重耳进入晋军内部,率领晋军进入曲沃,在曲沃即位为国君,也就是晋文公,晋国大臣们听说后都去曲沃朝见晋文公。晋怀公逃跑到了高梁,晋文公派人去杀死了侄子晋怀公。

5.躲过暗杀的晋文公

重耳成功回都城即位,这时他已经六十二岁了,晋国人还记得这为贤能公子,所以,晋国人大部分信服重耳。但是晋惠公和晋怀公时期的大臣吕省和郤芮不想文公立,而且他们是晋惠公和晋怀公的重臣,怕晋文公死他们,就合谋烧晋文公的宫殿以便烧死晋文公。
这件事情被之前奉晋献公之命抓捕晋文公的人知道了,这个人的名字叫履鞮,这个履鞮是个宦官,曾经在骊姬之乱时,命令晋文公自杀,晋文公翻墙逃走时,他还用砍下了晋文公的衣袖。履鞮想解除因之前抓捕晋文公的罪过,就来向晋文公告密。
但是晋文公不想见他,责备他之前的过错。履鞮就说,我是个受过宫刑的人,除了效忠君主,别无二心,所以得罪了您,现在您已经是国君,难道您就不会像晋献公那样发生内乱吗?以前,管仲射中齐桓公衣带钩,齐桓公却用他成就霸业,现在我这刑余之人有要事相告,您却不愿意见我,当心灾祸降临。
一个宦官有这样的见识,真的不错了。晋文公召见了履鞮,得知了吕省和郤芮等人的阴谋。晋文公想到吕省和郤芮的党羽众多,而且自己刚即位,根基不稳,就悄悄离开晋国,约了秦穆公在王城见面。
没过多久,吕省和郤芮等人造反,烧毁了晋国宫殿,但是没有见到晋文公本人,晋文公的侍卫们与叛军战斗,叛军逃跑。秦穆公把吕省和郤芮等人引诱到黄河边,杀死了他们。晋文公安全回国继续当国君。
之后,晋文公迎接自己在秦国娶的夫人,秦穆公特地派了三千人作为护卫,一起来到晋国,防止晋国再发生叛乱。晋文公就这样坐稳了国君之位。

6.称霸的晋文公

(1)论功行赏定民心
晋文公即位后,修政事,施惠百姓。封赏了跟随自己流浪的贤士们,功劳大的给封地,功劳小的封爵位。就在这时,周天子周襄王因为弟弟作乱逃到了郑国,派人向晋文公求救。
晋国刚安定,而且晋文公正在论功行赏,刚好该封赏介子推了,介子推感叹说,晋文公肯定会让晋国兴盛,但是,晋文公的手下有那么几个人认为晋文公有今天的成就是他们的功劳,我介子推不愿意和这种人为伍。介子推的母亲和他进行了一番对话后,最终达成共识,介子推和母亲一起隐居了,直到死去。
介子推的手下可怜介子推,在晋国宫殿外面挂了一个牌子,上面写着:一条龙想飞上天,五条蛇一旁辅助,龙已经上天,有四条蛇回到了自己的宫殿,只有一条蛇在哀怨,最终找不到可以去的地方。
晋文公知道后,说,这是介子推啊,我因为处理周王室求救之事,还没有封赏他。然后马上派人去找介子推,可是介子推已经离开了,有人打听到介子推已经进入了绵上山。晋文公就把整座绵上山封给了介子推(是否放火烧山《史记》《晋世家》并没写),其中的田地称为介推田,绵上山改名叫介山。晋文公说,我通过这种方式来记住自己的过错,同时也是对君子的表彰。
还有一个没有什么能力且功劳很小的人,叫壶叔,他也跟随晋文公一起逃亡过,就去问晋文公,国君已经进行三轮封赏了,我何罪之有,没有封赏?晋文公回答他说:
用仁义和德惠劝导我的人,受上等封赏,用实际行动辅佐我,助我登上国君之位的人,受次等封赏,冒弓矢之险立下汗马功劳的人,受再次等的封赏,紧靠力气却没有帮我改正错误的人,也会受到封赏,等这些封赏当结束后,就轮到封赏你这样的人了。晋国的百姓听说后,都十分高兴。
(2)周王室平乱得威望
晋文公二年,秦国的军队已做好准备想护送周襄王回周王室重新继位为天子,晋国的赵衰说,想要称霸不如先帮周天子继位,尊重周天子。晋国和周王室同姓,如果秦军先护送周襄王成功,晋国就失去号令天下的机会。现在,晋国只有尊周王室,才能为晋国积攒称霸的资本。
晋国发兵和秦国一起护送周襄王回周王室即位成功,赶走了周襄王的弟弟公子带,周襄王把河内、阳樊之地赐给了晋国。
(3)战胜楚国成霸主
晋文公四年时,楚国围困了宋国都城,起因是宋国当时是宋襄公的儿子宋成公在位,宋襄公当年厚待结交了流浪的公子重耳晋文公,而且,宋襄公被楚国打败受伤而死,宋国怨恨楚国,当他们得知晋文公即位的消息后,宋国背弃了与楚国的盟约,来和晋国结盟。楚国就怒了,联合几个小诸侯,一起发兵攻打宋国,宋国抵不过,被包围了都城。
宋国被楚国包围后,宋国大臣公孙固来向晋文公求救。晋国大臣先轸说,报答宋公的恩情,同时成就霸业就在此一战了。大臣狐偃说,楚国刚和曹国、卫国达成同盟,如果我们攻击曹国和卫国的话,楚国必定营救,这样,宋国的危难也就解除了。
晋文公决定出兵救宋,晋军分为三支,攻击曹国和卫国。晋国向卫国借道,卫国不同意,晋军绕路攻击了曹国,接着又回头攻击了卫国,卫国国君卫成公被卫国大臣赶走,晋国把卫国的一些土地送给了宋国。
然后,晋军再次攻击了曹国,俘虏了之前对晋文公无论的曹共公。这时,楚国再次围困宋国,宋国向晋国求救,如果晋国救宋国,就会与楚国发生战争。但是,晋文公流亡时,楚成王厚待了他,对他有恩。
如果不救宋国,宋国也曾经厚待晋文公,也有恩与他。就在晋文公左右为难时,先轸说,可以先抓住曹国国君,然后把曹国和卫国的土地分给宋国,楚国为曹卫两国会放弃围困宋国。晋文公听从了先轸的建议,楚国果然离开了宋国。
楚国大将子玉说,晋文公受楚国厚恩,现在和楚国作对,是轻视楚王。楚成王说,晋文公受天命即位为国君,而且能用其民,势不可挡。应该说,这个楚成王很有见识。
楚将子玉不服,出言不逊,楚成王很生气,只派给子玉很少的兵。子玉派人去告诉晋国,请马上恢复曹国和卫国的国土,我也会放过宋国。
晋臣狐偃说,子玉无礼。先轸说,是我们晋国无礼,能安定人心的才叫礼,楚国一句话就平定了曹卫宋三国,我们却要灭亡这三国,所以是我们无礼。不如我们先答应楚国条件,然后把楚国使臣抓起来,激怒楚国,然后视情况再定。
晋文公就把楚国使臣囚禁在了卫国,私下让卫国和曹国恢复原状。曹卫两国都和楚国断绝了关系,成为晋国的小弟。楚将得臣很愤怒,就去攻打晋军,晋军开始撤退。有人问晋文公为何撤退?晋文公说,当初我在楚国时,向楚成王承诺,将来要是晋楚对战,晋军退避三舍。
楚国军队也想撤离,但是楚将得臣不同意。这时,宋国国君、齐国将军、秦国将军和晋军一起驻扎在城濮。晋军出战,楚军战败逃走。
曾经帮助楚国在城濮一起攻击晋军的郑国害怕了,请求和晋盟(实际上就是“睦邻友好”的请求),晋同意了。
一个月以后,晋国把俘获的楚国俘虏献给了周天子,献给周天子的有:驷马战车上百辆,步兵上千名。周天子派王子虎任命晋文公为诸侯老大,赏赐给晋文公一些高大上象征的物品和士兵。周天子写下《晋文侯命》:晋文公你用仁德道义使诸侯和睦相处,彰显了周文王和周武王的功德等等。从这以后,晋文公成为诸侯的老大,晋国称霸。
晋军焚烧楚军,大火烧了好几天也没有熄灭。晋文公叹息了,有人问晋文公,战胜楚国,国君为何忧愁?晋文公说,我听说只有圣人才能做到打胜仗却心安,所以我感到惧怕,况且楚将子玉还在,我怎么能高兴呢?
楚将子玉大败回到楚国,楚成王埋怨子玉不听自己的话,子玉自杀。晋文公听说后,高兴了,他说,我晋国从外面攻击了楚国,现在楚国自己诛杀了大将,内外相呼应,我放心了。
同年冬天,晋文公在温这个地方会盟诸侯,想率领诸侯一起去朝见周天子。但是晋文公怕晋国号召力还不够,怕有的诸侯不去,就提前告知周天子周襄王到河阳去打猎。然后,率领诸侯朝见了周襄王。后来孔子写到,诸侯无权召天子。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晋文公或许是出于对国家扩张的需求,或许仅仅是为了报仇。晋文公率诸侯朝见完周天子后,率领诸侯围困了曹国,曹国国君曹共公曾经无礼于晋文公,曹国人说,齐桓公当霸主,能帮助异姓诸侯国定国平乱,现在晋文公当霸主,却要灭掉同姓诸侯。曹国的始祖是周文王的儿子、周武王的弟弟姬振铎,晋国始祖是周武王的儿子、周成王的弟弟姬虞,现在晋文公联合诸侯灭兄弟同姓之国,不合乎礼法。晋文公退兵了,还让曹国国君重新即位。
晋文公七年,晋文公以当初流亡时,郑国对自己无礼,再加上郑国在城濮之战中帮助楚国为借口,联合秦穆公一起,包围了郑国都城。并声称要得到叔瞻报仇(前文已介绍,叔瞻曾建议郑国国君杀死晋文公),郑国的大臣叔瞻听说后自杀,郑国把叔瞻的头献给晋文公,但是,晋文公说,得到郑国国君我才甘心。
郑国害怕,派人(这个人就是以前高中语文课本里提到的烛之武)劝说秦穆公,秦穆公撤兵,晋文公也撤兵了。
两年后,晋文公死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