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治疗一例双下肢浮肿案例

 中医知识圈 2021-09-09

治疗一例双下肢浮肿案例


一诊,2021-09-02,患者,男,78岁,因“下肢浮肿2个月”来诊,患者述1个月前在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双下肢凹陷性浮肿,夜尿频数,一晚要起数次到十次,无尿痛,无腰痛,无发热,无颜面浮肿,无腹痛腹泻,来诊,要求中药治疗。

刻诊:双下肢浮肿,口干口苦,口渴欲饮水,喜温水,夜尿频数,一晚需要起数次到十次,纳可,睡眠差,无表证,大便正常,舌淡红,舌苔白腻,左脉:寸弱,关弱,尺微;右脉:寸浮,关弱,尺微。

拟诊:肾经水气不升。

中药:熟地黄,山药,吴茱萸,泽泻,茯苓,牡丹皮,桂枝,熟附子。七剂水煎服。

二诊,2021-09-09,以上七剂后,下肢浮肿消失,下肢肿消后,出现皮皱,口干口苦消失,口渴缓解,夜尿减少,纳可,睡眠一般,无表证,大便正常,舌淡红,舌苔白腻,左脉:寸弱,关弱,尺微;右脉:寸浮,关弱,尺微。

中药:熟地黄,山药,吴茱萸,泽泻,茯苓,牡丹皮,桂枝,熟附子。七剂水煎服。三剂,善后。

按语:肾属水,它的作用是封藏,老年患者肾阳虚衰,封藏不及就会出现阳越,足肿,肾中水气不升,则会夜尿频数,口渴。

患者两个尺脉异常,是极危的脉,左尺脉候的是肾水,右尺脉候的是肾中间的相火,如果你是右尺脉比左尺脉更危,那是因为右尺中的相火不足,导致的水气不能升发。所以个时候用了附子来补我们下焦这个相火。

此患者方中以熟地黄润木气,调疏泄,而保水气。薯蓣补金气,助收降,而生水气。山茱萸敛火,丹皮清热,茯苓、泽泄除湿。附子补水中之火以培木气之根也。桂枝,达木气之郁也。故风平渴止,小便照常,足肿消,诸病皆愈。

我们知道水的本性是阴的,是下降的,水不会自己上升,必须是肾中间的阳气足了,才能把水气蒸腾,变成气,人体内的水才能往上走,实际也就是一种气态的流动上来,这个人他才不会渴,如果是肾中间的阳气不足,这个水就上不来,这个肾就渗到膀胱去,这个时候就会小便多了。

很多老年人尿等待,夜尿多,前列腺增生这一类的疾病,实际就是肾中间的阳气不足导致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