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心学,悟人生

 尚廉心语 2021-09-10

阳明心学强调个体本身价值和自我人性修养,追求透明本心,胸中洒脱,对改善人的精神状态有着积极的作用。身处当今物欲横流、人心浮躁的世界,研读和领悟阳明心学,无论对于人的个性修养,还是享受生活抑或成就事业,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去私欲,循天理。这是阳明心学的要旨!

何为私欲?那是指超出正常生活的人的欲望。比如说,吃饭是正常生活所需,而吃饭需要美酒佳肴,这就是私欲。私欲包括好色、贪财、慕名等,人的负面情感如牵累、怨恨、畏惧等,说到底也是私欲的表现。

至于天理,王阳明认为,当人心没有被私欲所蒙蔽,那不需要从外面添加一丝一毫,此时人的内心就是天理。

事实上,世俗之人的内心无不被私欲所遮盖,只是程度不同而已,这就需修炼致良知!如果放纵私欲,毁灭天理,那是不堪设想的,必然助长混乱,引导奸邪。

去私欲,存天理”心如明镜般没有丝毫尘埃,果能达到这种心境,即为圣人!对圣人的界定,是指其心纯然合乎天理而非其才智。即使普通人只要愿意做学问不断修炼自我,同样也能成为圣人。正如孟子所言“人皆可以为尧舜。”

知行合一。这是阳明心学的又一要旨!

针对当时社会上知行不一的弊端,王阳明提出知行合一学说,纠正了长期以来世人奉行朱熹所说的“先知后行”的知行观。他认为,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有知必有行,有行必有知。

为说明“知行合一”的道理,王阳明以“如好好色,如恶恶臭”加以阐述:看到美色是知,喜欢美色是行;闻到恶臭是知,厌恶恶臭是行。知与行如影随形,本是一致的。

真正的知与行是和谐统一的。凡是不统一的,那都不是真知。我们看到知与行所以两张皮,说的一套,做的一套,这都是因为被私欲阻隔。

就“知行合一”的个人理解:学到的新知或自我感知,需付诸实践,彰显知的价值;在行为实践中,要善于从理性角度去归纳总结提炼其精髓;在日常生活之中,按照知行合一的原则,让身心协调地专注于当下的事务中!一个人的成长,便是在“知与行”的不断更迭反复循环中,才得到提升和发展的。

身的主宰便是心。这也是阳明心学的要旨。

”左右人的一切,做好事源于内心,做坏事也源于内心。心中所想决定我们的行为。心若安定也就释然了,那无论风吹雨打、电闪雷鸣等怎样的恶劣环境,都可以不屑一顾,置之不理,视之如过眼云烟。

面对纷扰的大千世界,保持一颗宁静的心何等可贵,需要多么豁达的胸襟和气度!我们常说“不往上心里去”,“放得下,想得开”等,用意都是不让内心受到伤害。心一乱,整个人也就乱了方寸;心受累,会导致身体健康受损,且不利于解决问题。

对于人的七情六欲,王阳明认为,只要顺乎自然,不施加主观动因,不过分在意,心自会趋于中正平和。若是多了一份执着或牵挂,心就为它所困,那就非良知属私欲,应当剔除才是!

能克己,方能成己。这句话类似于今天所言:能战胜自己的人,才是最强大的。

王阳明认为,无论是做学问还是生活,都必须保持心境的澄澈与安定,方能成就学问,也才会拥有幸福人生

人生的风光说穿了不过是名和利!放不下金钱,就成了金钱的奴隶;舍不得虚名,就成了名誉的囚徒。那些把名利看得过重的人,总想把所有财富收到囊中,将所有光环都揽至头顶,结果将被名缰利锁困扰。

一个人放弃心中的杂念私欲,清除存放心灵中的枯枝败叶,就能最大限度地获得生命的自由、独立,生活自然就能超然物我,倍感潇洒自在;在学业或事业上也会专注投入,终会业有所成!

值得强调的是,“克己”须彻底,不存留一丝一毫,才能让良知彰显!若有一毫的私念存在,那众多的恶行便会接踵而至,终会前功尽弃。

王阳明简介

王阳明(1472~1529),又名王守仁,浙江余姚人,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他通晓儒家、道家和佛家,在勤学、钻研和悟道的基础上,他创立了心学,提出心即是理的人生论,知行合一的认识论和致良知的思想学说。对后世五百余年影响深远,成为中国历史上难得的圣人,在立功、立德、立言三方面都有显著作为的一代宗师。

《传习录》是王门弟子所记录的王氏讲学言论及其答友人弟子的论学书信的汇编,它包含了王阳明的全部哲学体系和基本主张,是研习阳明心学的最基本的著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